具有导流结构的光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34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驱至少包括一底架(chassis);一拖盘,具有一开口,拖盘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架,用以乘载一盘片进出光驱;一光学读取头,是通过开口读取盘片上的数据,盘片是覆盖部分的该开口;一机壳(housing),是包覆底架;一导流结构,具有数个通道,导流结构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拖盘的开口相对设置,用以于盘片旋转时疏导盘片周围的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驱,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光驱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数字多媒体光盘的普及,光驱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及娱乐产品。为求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业者纷纷推出读写数据速度更快的机种。然而,光盘片于高转速的情况下,些微的盘片偏摆就会严重影响读写品质。目前虽然已有针对低转速的光盘片偏摆的解决对策,但各家厂商对于高转速的光盘片偏摆问题仍束手无策,特别是154-156Hz转速区间。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盘片偏摆问题,提升高转速光驱的读写品质实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光驱。针对高转速的盘片偏摆模式,设计出相对应的导流结构,具有气流疏导与调节的功能,进而解决高转速盘片的偏摆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光驱至少包括一底架(chassis);一拖盘,具有一开口,拖盘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架上,用以乘载一盘片进出光驱;光学读取头是通过开口读取盘片上的数据,盘片是覆盖部分的开口;一机壳(housing),是包覆底架;一第一凸块,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拖盘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凸块是邻近于盘片的一外缘;一第二凸块,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开口相对设置,第二凸块是邻近于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之间是分隔以一第一通道;一第三凸块,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开口相对设置,第三凸块是面对第一通道,并与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分隔以一第二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再提出一种光驱至少包括一底架(chassis);一拖盘,具有一开口,拖盘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架,用以乘载一盘片进出光驱;一光学读取头,是通过开口读取盘片上的数据,盘片是覆盖部分的该开口;一机壳(housing),是包覆底架;一导流结构,具有数个通道,导流结构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拖盘的开口相对设置,用以于盘片旋转时疏导盘片周围的气流。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第一实施例的光驱的立体分解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驱的立体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第一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种俯视图。图3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沿1A-1A’由箭头方向所视的剖面图。图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驱于旋转时的气流流向的示意图。图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种俯视图。图5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沿5A-5A’由箭头方向所视的剖面图。图6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种俯视图。图6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沿6A-6A’由箭头方向所视的剖面图。图7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种俯视图。图7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沿7A-7A’由箭头方向所视的剖面图。图8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光驱的一种俯视图。图8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沿8A-8A’由箭头方向所视的剖面图。图式标号说明100、200、300、400、500光驱101底架102拖盘103开口104机壳105盘片106、206、306、406、506第一通道107、207、307、407、507第二通道108第三通道109第四通道111、211、311、411、511第一凸块112、212、312、412、512第二凸块113、213、313、413、513第三凸块114第四凸块115第五凸块116第一凸条117第二凸条118第三凸条120导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第一实施例的光驱的立体分解图。光驱100至少包括底架(chassis)101、拖盘102、机壳(housing)104以及导流结构120。拖盘102具有一开口103,拖盘102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架101,用以乘载一盘片105进出该光驱。光学读取头(未显示于图中)是通过该开口读取盘片上的数据,盘片是覆盖部分的开口。机壳(housing)104是包覆底架101。导流结构120具有多个通道,导流结构120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拖盘的开口103相对设置,用以于盘片105旋转时疏导盘片周围的气流。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驱的立体图。在光驱100中,导流结构120是沿着Z轴方向设置于盘片105与机壳104之间,用以将盘片105与机壳10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通道,可以疏导气流并维持气压稳定,避免盘片偏摆。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驱的俯视图。导流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12、第三凸块113、第一通道106以及第二通道107。第一凸块111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拖盘的开口103相对设置,第一凸块111是邻近于盘片105的外缘。第二凸块112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开口103相对设置,第二凸块112是邻近于第一凸块111,第一凸块111与第二凸块112之间分隔以第一通道106。第三凸块113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开口103相对设置,第三凸块113是面对第一通道106,并与第一凸块111及第二凸块112分隔以第二通道107。第一通道106是沿着第一方向与开口103相对设置。第二通道107是沿着第二方向与开口103设置,第二通道107是与第一通道106连通。在光驱100中,拖盘102是沿第一方向(即-Y轴方向)活动,第一凸块111和第二凸块112是沿第二方向(即+X轴方向)并列设置,第一方向是与第二方向呈一特定角度设置,例如是90°。例如是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12及第三凸块113是沿着第二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凸块,并且呈「品」字型排列,其中第一凸块111与第二凸块112是排成一列,第三凸块113自成一列,并使得第二通道107亦沿着第二方向(+X轴方向)形成于两列凸块之间。此外,如图3所示,光驱100更包括第四凸块114、第五凸块115、第三通道108以及第四通道109。第四凸块114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开口103相对设置。第四凸块114是邻近于第三凸块113和第二凸块112,第四凸块114与第三凸块113之间是分隔以一第三通道108,第四凸块114是与第二凸块112分隔以第二通道107。第五凸块115设置于光驱内部,并与开口103相对设置。第五凸块是邻近于第二凸块112和第四凸块114,第五凸块115与第二凸块112之间是分隔以一第四通道109,第五凸块115是与第四凸块114分隔以第二通道107。在光驱100中,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12和第五凸块115是沿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并列设置,第三凸块113和第四凸块114是沿着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并列设置。并且,第三通道108和第四通道109是沿着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并分别与第二通道107连通。此外,如图3所示,导流结构120更包括第一凸条114、第二凸条115以及第三凸条116,是位于光驱内部,是分别沿着盘片105与机壳104相切的方向,设置于机壳104的一第一边、一第二边以及一第三边,机壳104的一第四边是相对拖盘的开口103。其中,第一凸块111、第二凸块112以及第三凸块113是相对于机壳的第四边设置。请参照图3A,其绘示乃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沿3A-3A’由箭头方向所视的剖面图。在光驱100中,第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驱,至少包括:一底架(chassis);一拖盘,具有一开口,该拖盘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底架上,用以乘载一盘片进出该光驱;一光学读取头,是通过该开口读取该盘片上的数据,该盘片是覆盖部分的该开口;一机壳 (housing),是包覆该底架;一导流结构,具有数个通道,该导流结构设置于该光驱内部,并与该拖盘的该开口相对设置,用以于该盘片旋转时疏导该盘片周围的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驱,至少包括一底架(chassis);一拖盘,具有一开口,该拖盘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底架上,用以乘载一盘片进出该光驱;一光学读取头,是通过该开口读取该盘片上的数据,该盘片是覆盖部分的该开口;一机壳(housing),是包覆该底架;一导流结构,具有数个通道,该导流结构设置于该光驱内部,并与该拖盘的该开口相对设置,用以于该盘片旋转时疏导该盘片周围的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中所述通道至少包括一第一通道,是沿着一第一方向与该开口相对设置;以及一第二通道,是沿着一第二方向与该开口设置,该第二通道是与该第一通道连通,该第一方向是与该第二方向夹一特定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中该导流结构包括一第一凸块,设置于该光驱内部,并与该拖盘的该开口相对设置,该第一凸块是邻近于该盘片的一外缘;一第二凸块,设置于该光驱内部,并与该开口相对设置,该第二凸块是邻近于该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与该第二凸块之间是分隔以该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三凸块,设置于该光驱内部,并与该开口相对设置,该第三凸块是面对该第一通道,并与该第一凸块及该第二凸块分隔以该第二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中该拖盘是沿该第一方向移动,该第一凸块和该第二凸块是沿该第二方向并列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中该第一方向是与该第二方向的夹角实质上为90°。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驱,其中至少该第一凸块、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奇成李懿玲曹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