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49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包括同轴心穿设于动力输出轴套同轴心所设的内孔A的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伸出动力输出轴套的连接轴通过连接套组B与传动轴A同轴心固定连接,动力输出轴套的外侧壁通过连接套组A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连接件,连接套组A与传动轴A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实现了未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套的同轴心转动的分别输出。动的分别输出。动的分别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心转动的动力传动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传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同轴心转动的多个装置,目前市面上有关同轴心转动的多个装置,其一般都是同一个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对同轴心转动的装置进行同时驱动,通过诸如行星传动机构的传动,甚至能够通过一个动力装置实现不同输出轴自转的同时还能同时绕某个轴进行公转。
[0003]但是经过上述传动机构传动后的多个装置的转动都是联动的,即当传动装置在某个确定的传动状态下,必然会使多个装置同时转动或同时停止,当其中某个装置因为动力装置的转速或转向改变而对应发生转速或转向的改变的时候,其余装置也会同时发生转速或转向的改变。因此这种动力的传动方式使得动力输出的变化受到了局限。
[0004]要想使同轴心转动的不同装置的驱动轴相互之间可以任意变化的话,只能采用由不同驱动装置独立驱动的同轴心的动力输出轴套和动力输出轴。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对于同轴心的不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套的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实现了未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套的同轴心转动的分别输出;通过轴承将动力输出轴的连接轴与和传动连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A转动连接,从而保证了传动连接件与传动轴A的转动同轴度;通过键条和螺母分别对动力输出轴套和动力输出轴分别与连接套组A和连接套组B固定,保证了轴向和轴向的固定效果,而且还能便于连接套组A和连接套组B相对于动力输出轴套和动力输出轴的拆装;连接螺栓A和连接螺栓B将第一连接套A、第二连接套A和第三连接套A进行固定,保证了第一连接套A、第二连接套A和第三连接套A的固定效果,同样还能在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套避免接触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了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套的同轴度;另外还能便于轴承的拆装;传动连接件和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套和动力输出轴均分别间接固定,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套组A和连接套组B作为损耗件,防止损伤动力输出轴套或动力输出轴。
[0006]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包括同轴心穿设于动力输出轴套同轴心所设的内孔A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伸出动力输出轴套的连接轴通过连接套组B与传动轴A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套的外侧壁通过连接套组A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连接件,所述连接套组A与传动轴A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0008]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套组A沿着从动力输出轴至传动轴A的方向依次包括通过连接螺栓A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A和第二连接套A,所述第一连接
套A与动力输出轴套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套A与伸出动力输出轴套的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A的外侧壁与传动连接件同轴心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动力输出轴套的侧壁通过键条A与第一连接套A同轴心所设的内孔B周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A面向第二连接套A的一侧端面同轴心设有与内孔B连通的定位扩口槽A,所述动力输出轴套伸入定位扩口槽A内的一端通过螺母A与第一连接套A轴向固定。
[0010]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连接套A同轴心所设的内孔C通过轴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0011]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连接套A面向连接套组B的一侧端面同轴心设有与内孔C连通的轴承放置槽,所述轴承通过第三连接套A固定于轴承放置槽内,所述连接轴伸出第三连接套A同轴心所设的内孔D,所述第三连接套A通过连接螺栓B与第二连接套A和第一连接套A同轴心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连接套A面向连接套组B的一侧端面同轴心设有与轴承放置槽连通的定位扩口槽B,所述第三连接套A对应于定位扩口槽B设有匹配的凸环,所述凸环将轴承的外圈固定于轴承放置槽内。
[0013]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套组B沿着从动力输出轴至传动轴A的方向依次包括通过连接螺栓C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B和第二连接套B,所述第一连接套B与伸出内孔D的连接轴同轴心固定,所述传动轴A同轴心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套B背向第一连接套B一侧的端面。
[0014]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套B面向连接套组A的端面同轴心固定连接有套管B,所述套管B远离第一连接套B的一端穿过内孔D后与轴承的内圈接触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套B面向第二连接套B的一端同轴心设有与套管B同轴心所设的内孔E连通的定位扩口槽C,所述连接轴的侧壁通过键条B与内孔E周向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伸入定位扩口槽C的一端通过螺母B与第一连接套B轴向固定。
[0015]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套管B的外侧壁与第三连接套A面向连接套组B的端面之间设有机械密封套。
[0016]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三连接套A面向连接套组B的端面同轴心设有与内孔D连通的定位扩口槽D,所述机械密封套面向第三连接套A的一端定位连接于定位扩口槽D内。
[0017]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螺栓C设有多个,以动力输出轴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0018]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螺栓A设有多个,以动力输出轴套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0019]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螺栓B设有多个,以动力输出轴套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0020]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螺栓B的数量与连接螺栓A的数量相等,并且所述连接螺栓B与连接螺栓A间隔设置。
[0021]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螺栓B与两侧相邻的连接螺栓A之间的间距相等。
[0022]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螺栓B和动力输出轴套轴心的距离与连接螺栓A和动力输出轴套轴心的距离相等,并且连接螺栓B和连接螺栓A的螺纹相同。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第一、本技术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实现了未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套的同轴心转动的分别输出。
[0025]第二、本技术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通过轴承将动力输出轴的连接轴与和传动连接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A转动连接,从而保证了传动连接件与传动轴A的转动同轴度。
[0026]第三、本技术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通过键条和螺母分别对动力输出轴套和动力输出轴分别与连接套组A和连接套组B固定,保证了轴向和轴向的固定效果,而且还能便于连接套组A和连接套组B相对于动力输出轴套和动力输出轴的拆装。
[0027]第四、本技术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连接螺栓A和连接螺栓B将第一连接套A、第二连接套A和第三连接套A进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心穿设于动力输出轴套(2)同轴心所设的内孔A的动力输出轴(1),所述动力输出轴(1)伸出动力输出轴套(2)的连接轴(3)通过连接套组B与传动轴A(4)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套(2)的外侧壁通过连接套组A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连接件(5),所述连接套组A与传动轴A(4)的外侧壁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A沿着从动力输出轴(1)至传动轴A(4)的方向依次包括通过连接螺栓A(17)同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A(6)和第二连接套A(7),所述第一连接套A(6)与动力输出轴套(2)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套A(7)与伸出动力输出轴套(2)的连接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A(7)的外侧壁与传动连接件(5)同轴心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套(2)的侧壁通过键条A(12)与第一连接套A(6)同轴心所设的内孔B(10)周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A(6)面向第二连接套A(7)的一侧端面同轴心设有与内孔B(10)连通的定位扩口槽A(11),所述动力输出轴套(2)伸入定位扩口槽A(11)内的一端通过螺母A(13)与第一连接套A(6)轴向固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A(7)同轴心所设的内孔C(14)通过轴承(15)与连接轴(3)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心转动的转轴与轴套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A(7)面向连接套组B的一侧端面同轴心设有与内孔C(14)连通的轴承放置槽(16),所述轴承(15)通过第三连接套A(18)固定于轴承放置槽(16)内,所述连接轴(3)伸出第三连接套A(18)同轴心所设的内孔D(19),所述第三连接套A(18)通过连接螺栓B(22)与第二连接套A(7)和第一连接套A(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锦李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