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84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判定需要由纯电驱动模式切换至混合驱动模式情况下,控制混合动力系统中的主离合器接合,然后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拖动发动机,并在发动机的转速达到预设点火转速情况下控制发动机点火启动,发动机启动后,对发动机进行主动控制,升高发动机的转速至使发动机的损耗处于燃油经济区的目标转速,同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扭矩,以使混合动力系统的输出扭矩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方法,可在需要由纯电驱动模式切换至混合驱动模式情况下,完成发动机的启动控制,从而切换至混合驱动模式,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因为可以充分发挥内燃机车和纯电动车的优点,兼顾续航里程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得到广泛应用。图1所示即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动力电池驱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构成电力驱动系统,发动机则作为内燃机动力系统,二者通过耦合机构实现驱动动力的耦合,最终经主减速器驱动车辆行驶。
[0003]进一步的,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该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耦合机构构成,其中,耦合机构具体包括前传动机构、三个行星齿轮排PG1、PG2和PG3、主离合器CL0、副离合器CL1和制动器BK。PG1中的齿圈1与第一电机相连,PG2中的太阳轮2与第二电机连接,PG2中的行星架2连接前传动机构,主离合器CL0连接发动机与前传动机构,离合器CL1连接PG1中的行星架1和PG3中的行星架3,制动器BK用于锁止PG3的齿圈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处于纯电驱动模式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至混合驱动模式;若需要切换至所述混合驱动模式,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主离合器接合;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拖动所述发动机,并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达到预设点火转速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动机点火启动;升高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至目标转速,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扭矩,以使所述混合动力系统的输出扭矩的偏差处于预设范围内;其中,所述目标转速为使所述发动机的损耗处于燃油经济区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主离合器接合,包括:调节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主离合器的从动端转速;在所述从动端转速与所述主离合器的主动端转速的速度差小于第一转速阈值时,控制所述主离合器半接合;在所述从动端转速与所述主动端转速的速度差小于第二转速阈值时,控制所述主离合器完全接合;其中,所述第二转速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转速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主离合器的从动端转速,包括:获取第一需求扭矩、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耦合机构的输出端第一角速度,和所述第一电机的当前角速度;根据所述输出端第一角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目标角速度;根据所述第一电机的当前角速度和所述第一目标角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扭矩和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确定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目标扭矩;按照对应的目标扭矩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运行,以调节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主离合器的从动端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拖动所述发动机,包括:获取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耦合机构的输入端角速度、输入端参考角速度、输出端第二角速度和输出端参考角速度;将所述输入端角速度、所述输入端参考角速度、所述输出端第二角速度和所述输出端参考角速度分别输入预设模型预测控制器,得到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二目标扭矩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目标扭矩;按照对应的目标扭矩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运行,以拖动所述发动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
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张伟张万年张勋许浩欣徐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