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62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包括水箱、中冷器和油冷器,所述油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腔中,所述中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沿纵向的底部,所述中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沿高度方向的顶部,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降低成本浪费。降低成本浪费。降低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冷却系统对于动力总成的性能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冷却系统包含了发动机本体冷却,增压进气冷却,变速器冷却等。一般说来,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自动变速器的动力总成,至少包含了水箱、中冷器、油冷器等三个散热器,同时布置在前端,依次重叠,这样布置,冷却模块风阻大,有效通风面积利用低,要求电子风扇功率大,散热器不能发挥出最大性能,造成成本浪费。
[000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降低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降低成本浪费。
[0005]本技术的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包括水箱、中冷器和油冷器,所述油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腔中,所述中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沿纵向的底部,所述中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沿高度方向的顶部。
[0006]进一步,所述油冷器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一侧,且所述油冷器与所述中冷器近似垂直的布置。
[0007]进一步,所述油冷器的进液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出液口沿纵向布置在油冷器的两端,且所述油冷器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道,所述油冷器的出液口连通有出液管道。
[0008]进一步,所述进液管道沿高度方向近似垂直的安装在所述水箱上,所述出液管道沿高度方向近似垂直的安装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水箱沿高度方向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供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出液管道伸出的进液管道出口和出液管道出口。
[0009]进一步,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出液管道安装在所述油冷器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
[0010]进一步,所述中冷器沿纵向的顶部卡接在所述水箱上,所述中冷器沿纵向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水箱上。
[0011]进一步,所述水箱沿横向的两侧沿高度方向向外延伸分别形成左挂耳和右挂耳,所述左挂耳沿纵向的底部设置有左支耳,所述右挂耳沿纵向的底部设置有右支耳;
[0012]所述中冷器沿横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左悬梁和右悬梁,所述左悬梁沿纵向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梁,所述右悬梁沿纵向的底部设置有右支梁;
[0013]所述左悬梁吊挂在所述左挂耳上,所述右悬梁吊挂在所述右挂耳上;所述左支梁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左支耳上,所述右支梁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右支耳上。
[0014]进一步,沿高度方向所述水箱的顶面和所述油冷器的顶面之间具有冷却间隙。
[0015]进一步,沿高度方向所述水箱的顶面和所述中冷器的底面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通过将水箱和油冷器集成一体,减少零部件数量,加大了零部件的集成程度,节约了成本,减少前端冷却模块层数,使整个冷却模块的风阻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水箱遮挡面积减少,降低了整个冷却模块的风阻,提高了有效通风面积的利用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成本得到了明显降低,性能显著提升;集成式油冷器可直接采用散热器冷却后冷却液进行水冷,水冷方式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变速器的效率会得到明显改善,对于整车燃油经济性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纵向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左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右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纵向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左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右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横向为图1中中冷器2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纵向为图6中油冷器3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高度方向即为图1中所述中冷器2安装至水箱1的堆叠方向;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式散热器、水箱1总成包括水箱1、中冷器2和油冷器3,所述油冷器3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内腔中,所述中冷器2设置于所述水箱1沿纵向的底部,所述中冷器2设置于所述水箱1沿高度方向的顶部。通过将水箱1和油冷器3集成一体,所述中冷器2设置于所述水箱1沿纵向的底部,所述中冷器2设置于所述水箱1沿高度方向的顶部,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加大了零部件的集成程度,节约了成本,减少前端冷却模块层数,使整个冷却模块的风阻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水箱1遮挡面积减少,降低了整个冷却模块的风阻,提高了有效通风面积的利用率,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成本得到了明显降低,性能显著提升;集成式的所述油冷器3可直接采用散热器冷却后冷却液进行水冷,水冷方式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变速器的效率会得到明显改善,对于整车燃油经济性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冷器3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一侧,且所述油冷器3与所述中冷器2近似垂直的布置。进一步降低油冷器3、中冷器2和水箱1之间散热的相互干扰,所述的近似垂直延伸含义即为在垂直的基础上允许存在安装及制造等误差,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所述油冷器3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水箱1的一侧可进一步提高水箱1水冷的效果,所述油冷
器3安装在所述水箱1的腔室内,可对油冷器3进行良好的冷却,并且所述油冷器3与所述中冷器2近似垂直的布置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相较于斜向不规则布置,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冷器的进液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出液口沿纵向布置在油冷器3的两端,可最大限度的提高油冷器3的冷却效果,使得整体油冷器3的内腔液体得到充分冷却,且所述油冷器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道31,所述油冷器的出液口连通有出液管道32;所述进液管道31沿高度方向近似垂直的安装在所述水箱1上,所述出液管道32沿高度方向近似垂直的安装在所述水箱1上,此类布置方式可极大的缩短冷却的路径,提高冷却效率;所述水箱1沿高度方向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供所述进液管道31和所述出液管道32伸出的进液管道出口和出液管道出口,所述进液管道出口和所述进液管道31之间密封,所述出液管道出口和所述出液管道32之间密封;所述进液管道31和所述出液管道32安装在所述油冷器3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可使得冷却的有效效率得到提高,进而使得冷缺效果提高。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中冷器2沿纵向的顶部卡接在所述水箱1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中冷器和油冷器,所述油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腔中,所述中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沿纵向的底部,所述中冷器设置于所述水箱沿高度方向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沿横向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一侧,且所述油冷器与所述中冷器近似垂直的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的进液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出液口沿纵向布置在油冷器的两端,且所述油冷器的进液口连通有进液管道,所述油冷器的出液口连通有出液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沿高度方向近似垂直的安装在所述水箱上,所述出液管道沿高度方向近似垂直的安装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水箱沿高度方向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供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出液管道伸出的进液管道出口和出液管道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和所述出液管道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峰周顺利高亮梁宗峰常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