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媒体技术

技术编号:304958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该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圆盘状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光记录层、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且不会因为外观而使商品价值下降。在圆盘状基板11的一个主面11a侧依次具有光反射层13、光记录层15、保护层16、第一透光层17和第二透光层18。并且,在比设置光记录层的区域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基板呈同心圆状地设置了第一槽11c1和第二槽11c2。此外,将第一透光层设置成其缘部位于第一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将第二透光层设置成其缘部位于第二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因此,在第一透光层的内周缘与第二透光层的内周缘各自的圆周方向上不存在弯曲条纹,使外观品质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盘状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种在圆盘状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光记录层和透光层的光信息记录媒 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追记型CD (所谓的CD-R (Compact Disc-Recordable,可记录光盘))等以往的圆盘状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如下构造在设置了预刻沟槽等的透光性基板的其中一个面上形成记录层和反射层。并且,从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侧照射通常波长为780 nm附近的激光, 由此将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层上和/或从所述记录层播放数据。此外,已经提出了被称为追记型数字通用光盘(所谓的DVD-R (Digital Versatile Disc-Recordable,可记录数字通用光盘))的圆盘状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光信息记录媒 体具有如下构造在以所述CD-R的一半以下的间距而设置了预刻沟槽的透光性基板的 一个面上,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形成记录层和反射层。并且,从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侧 照射通常波长为630 nm 680 nm附近的激光,由此将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层上和/或从 所述记录层播放数据。近年来,地波数字高清晰度TV (Television,电视)迅速普及。因此,正在开发一 种与所述DVD-R相比,能够利用波长更短的蓝紫色激光来进行高密度记录的圆盘状光信 息记录媒体。为了进行所述高密度记录,目前正在研究例如通过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NA (Numerical Ape加re))或縮短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来縮小点径,从而提高光盘的记录密 度。并且,目前已经提出了与所述方法相对应的圆盘状光信息记录媒体。在所述圆盘状 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将透光性信息记录区域的厚度设置成与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主面 相距0.1 mm左右。而且,已经提出了将NA设为0.85左右,并将激光的波长设为400 nm 左右,对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和/或播放。具体来说,已经提出了被称为追记型 蓝光光盘(所谓BD-R (Blu-ray Disc-Recordable,可记录蓝光光盘))等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如下构造在形成了螺旋状槽的基板上依次形成有光反射层、光记录层和透光层。并且,从具有所述透光层的面侧照射通常波长为400 nm 500 nm 附近的蓝紫色激光,由此将数据记录到所述记录层上和/或从所述记录层播放数据。关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如图3 (A) 图3 (C)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 如下所示的技术。即,当在基板101的一个主面101a上,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地形成例如 由有机色素等构成的记录层103、或由透明树脂等构成的厚度为0.1 mm的覆盖层119等 多层涂膜时,依次使用覆盖圆盘状基板101的中心孔102的封盖104、 114、 124等,并 利用旋涂法来在所述圆盘状的基板101的一个主面101a侧依次进行涂布,形成所述多层 涂膜。并且,如图4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如下所示的技术。S卩,通过在圆盘状基板 201的一个主面204的内周侧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槽205,将涂膜202、 209的内周侧的缘 部形成为大致正圆状。[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5-715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4-247341号公报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
技术介绍
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中,在所述圆盘状的基板101 的一个主面101a侧,使用外径大于所述基板101的中心孔102的内径的第一封盖104。 并且,在将所述封盖的周缘部配置成与所述基板的一个主面101a的内周缘附近相向的状 态下,利用喷嘴108来将例如第一涂布材料喷到所述封盖104上,并使所述圆盘状的基 板101和所述封盖104以特定的旋转轮廓旋转。由此,在所述基板101的一个主面101a 侧涂布并形成下层涂膜109。这时,所述涂布液105会因毛细现象而渗入到所述基板101的表面与所述封盖104 的周缘部的缝隙间,因此,当从所述基板101的表面101a拉开所述封盖104时,在涂膜 109的内周缘附近,容易在表面上形成厚度方向的凹凸。其次,与所述内容同样地,在所述圆盘状的基板101的一个主面101a侧所形成的下 层的涂膜109上,使用外径大于所述下层涂膜109的内径的第二封盖114。接着,在将所 述封盖114的周缘部配置成与所述下层涂膜109的内周缘附近相向的状态下,利用喷嘴 118来将例如第二涂布材料115喷到所述第二封盖114上,并使所述圆盘状的基板101 和所述第二封盖114以特定的旋转轮廓旋转。由此,在所述下层涂膜109上涂布并形成 第二层涂膜119。然而这时,如上所述,在所述下层涂膜109的内周附近,在厚度方向上形成了凹凸。因此,与所述第二封盖114的周缘部之间的缝隙尺寸不均匀,因毛细现象而渗入到所述 缝隙间的涂布液114向基板的中心方向渗入的程度会有差异。结果,在所述上层涂膜119 的内周缘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弯曲条纹。由此存在如下问题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从 外观上给消费者留下做工粗糙的印象,从而导致商品价值下降。并且,所述下层涂膜109 的内周缘从所述上层涂膜119的内周缘向中心侧部分地露出。因此,有可能因空气中的 湿气等进入下层涂膜109而导致品质下降,例如导致透光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从外观上给消费者留下商品做工粗糙之类的印象的 光信息记录媒体。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从外观上给消费者留下商品做 工粗糙之类的印象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手段是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在圆盘状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依次 具有光反射层、光记录层、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且可以通过从所述第二透光层侧 照射激光来记录和/或播放信息。并且,所述基板在所述基板的一个主面的比设置了所述 光记录层的区域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呈同心圆状地形成了第一槽和更靠内周侧的第二槽。 将所述第一透光层设置成其内周侧的缘部位于所述第一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并且, 将所述第二透光层设置成其内周侧的缘部位于所述第二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由此来 实现所述目的。根据第一技术手段,以内周侧覆盖第一透光层的内周侧的缘部的方式'沿着所述第 二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而形成第二透光层。因此,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可以防止从外 观上给消费者留下商品做工粗糙之类的印象。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技术手段,第二透光层的内周侧准确地覆盖第一透光层的内周 侧的缘部。因此,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不可能因为空气中的湿气进入到所述第一透光层 等而导致透光性降低等品质的降低。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手段是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在圆盘状基板的 依次形成了光反射层与光记录层的一个主面上,分别使用堵住所述基板的中心孔的大致 圆板状封盖,以覆盖所述记录层的方式,利用旋涂法来涂布树脂材料,依次形成第一透 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并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准备圆盘状基板,所述基板 在其中一个主面的内周侧呈同心圆状地形成了第一槽和第二槽;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主面上形成光反射层。并且,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光反射层上形成光记录层;以周缘部与所述第一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相向的方式 配置第一封盖,并利用旋涂法来涂布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圆盘状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光记录层、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且可以通过从所述第二透光层侧照射激光来记录和/或播放信息,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在其中一个主面的比设置所述光记录层的区域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呈同心圆状形成了第一槽和更靠内周侧的第二槽,将所述第一透光层设置成其内周侧的缘部位于所述第一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将所述第二透光层设置成其内周侧的缘部位于所述第二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3-6 2007-0550991.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圆盘状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依次具有光反射层、光记录层、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且可以通过从所述第二透光层侧照射激光来记录和/或播放信息,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在其中一个主面的比设置所述光记录层的区域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呈同心圆状形成了第一槽和更靠内周侧的第二槽,将所述第一透光层设置成其内周侧的缘部位于所述第一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将所述第二透光层设置成其内周侧的缘部位于所述第二槽的外周侧的缘部附近。2. —种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在圆盘状基板的依次形成了光反射层和光记录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原康仁萩原基光大津毅宫田章正相原邦行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