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4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它属于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釜体,釜体内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搅拌轴的另一端套设有搅拌板,搅拌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套设于搅拌轴上,固定套与搅拌板之间设有搅拌笼,搅拌笼由若干搅拌叶片围设而成,出料口处设有输料管,输料管内同轴设有螺旋杆,螺旋杆穿过输料管连接有第二电机,输料管最低处的端部周边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第一出料管连接有第一振动器,第二出料管连接有第二振动器。通过设置搅拌笼、螺旋杆等结构,能够解决出料口易堵塞的问题,避免了物料粘附在出料管内壁上的情况,提高了出料速度。提高了出料速度。提高了出料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化学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3]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 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0004]当反应釜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原料中加入添加剂,在反应结束后,通常会有未充分溶解的固体颗粒沉淀,很容易造成出料口的堵塞,降低了出料的速率;并且由于反应后釜体内温度降低过快,容易造成物料凝滞而不易排出,也很容易粘附在出料管的内壁上而导致排料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能够解决出料口易堵塞的问题,避免了物料粘附在出料管内壁上的情况,提高了出料速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釜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套设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搅拌板之间设有搅拌笼,所述搅拌笼设为倒锥形,所述搅拌笼由若干搅拌叶片围设而成,所述搅拌叶片和所述搅拌板上均设于若干通料孔;
[0008]所述出料口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内同轴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上绕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杆穿过所述输料管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输料管最低处的端部周圈上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二出料管连接有第二振动器,所述第二振动器和所述第一振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釜体的下部设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与所述釜体之间设有电加热管,所述出料口处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轴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为尖头。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直径小于所述搅拌轴的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笼与所述釜体的底部相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输料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5]1、本技术设置的搅拌板和搅拌笼等结构,能够搅散釜体下部的物料,加速了物料的排出;输料管内螺旋杆的设置,能够及时输送出料口处的物料,避免出料口的堵塞,提高了出料速度。
[0016]2、本技术设置的第一振动器和第二振动器等结构,出料时振动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采用抖动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物料粘附在出料管内壁上的情况,同时加快了出料速度。
[0017]3、本技术设置的电加热管等结构的设置,能够确保出料时釜体底部的温度保持恒温,避免因物料凝滞而不易排出。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釜体、2

搅拌轴、3

搅拌板、4

固定套、5

搅拌笼、6

输料管、7

螺旋杆、8

第一出料管、9

第二出料管、10

第一振动器、11

第二振动器、12

防护壳体、13

电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2]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上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和用于出料的出料口,釜体1内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2,搅拌轴2的一端穿过釜体1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搅拌轴2的另一端套设有搅拌板3,搅拌板3的下方设有固定套4,固定套4套设于搅拌轴2上,固定套4与搅拌板3之间设有搅拌笼5,以便于能够搅散釜体1下部的物料,加速物料的排出;搅拌笼5设为倒锥形,搅拌笼5由若干搅拌叶片围设而成,搅拌叶片和搅拌板3上均设于若干通料孔;以便于搅拌过程中物料的流通。
[0023]出料口连接有输料管6,输料管6内同轴设有螺旋杆7,螺旋杆7上绕设有螺旋叶片,以便于能够及时输送出料口处的物料,避免出料口的堵塞,提高了出料速度;螺旋杆7穿过输料管6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控制器连接,输料管6最低处的端部周边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出料管8和第二出料管9,第一出料管8连接有第一振动器10,第二出料管9连接有第二振动器11,第二振动器11和第一振动器10均与控制器连接,以便于采用抖动方式有效地避免物料粘附在出料管内壁上,同时加快了出料速度。
[0024]釜体1的下部设有防护壳体12,防护壳体12与釜体1之间设有电加热管13,出料口处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管13均与控制器连接,以确保出料时釜体1底部的温度保持恒温,避免因物料凝滞而不易排出。
[0025]搅拌轴2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设为尖头,以助于搅动物料,使物料迅速排出。
[0026]固定套4的直径小于搅拌轴2的直径,以避免物料留置在固定套4的顶部。
[0027]搅拌笼5与釜体1的底部相匹配,以利于对物料的搅拌。
[0028]螺旋叶片与输料管6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以利于物料的输送。
[0029]在出料时,搅拌轴2带动搅拌笼5对釜体1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散釜体1下部的物料,加快其流动,使其迅速通过排料口排出;当物料到达输料管6时,螺旋杆7工作,把物料分别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排出进入下一个程序。处于出料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物料的温度,当温度达不到设定值时,快速启动电加热管13,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避免了因物料凝滞而不易排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出料口易堵塞的问题,避免了物料粘附在出料管内壁上的情况,提高了出料速度。
[0030]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釜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套设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搅拌板之间设有搅拌笼,所述搅拌笼设为倒锥形,所述搅拌笼由若干搅拌叶片围设而成,所述搅拌叶片和所述搅拌板上均设于若干通料孔;所述出料口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内同轴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上绕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杆穿过所述输料管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输料管最低处的端部周圈上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接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笃辉李修能刘江栋丛广佩刘鹏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