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和汽车内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46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可以保持优良的吸音性的同时可以成形为所需形状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的特征在于在连续气泡率为50%以上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在该泡沫薄片表面开口的孔部。因此,可将声音的振动能量通过孔部顺利地引导至泡沫薄片1的连续气泡内,使连续气泡的气泡壁进行振动而将声音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热能,由此可以发挥优良的吸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顶棚材料、门构件等汽车内装材料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
技术介绍
过去已有人提出了各种汽车内装材料,作为这种汽车内装材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由表皮材料和泡沫层叠体组成的汽车内装材料,其中泡沫层叠体具有在以改性聚苯醚系树脂作为基材树脂的泡沫层的两面上层叠了由热塑性树脂组成的非泡沫层的结构,而且泡沫层的发泡倍率超过20倍且为100倍以下。但是,上述汽车内装材料由于是通过使该泡沫层高泡沫化来提高在泡沫层上层叠的非泡沫层的振动自由度,并由此利用由非泡沫层的振动产生的音的干扰效果,使其发挥吸音性能,所以存在如下的诸多问题,例如非泡沫层的振动自由度会受汽车内装材料的成形形状的影响,吸音性能会根据汽车内装材料的成形形状发生变化,无法使汽车内装材料保持一定的吸音性能,或者如果要想保持一定的吸音性能,则要限定汽车内装材料的成形形状。专利文献1特开2000-283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保持优良的吸音性能的同时能够成形为所需形状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以及将该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进行热成形所形成的汽车内装材料。作为构成本专利技术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列举用下述化1表示的聚苯醚和聚苯乙烯系树脂的混合物、使苯乙烯系单体与上述聚苯醚接枝共聚而形成的改性聚苯醚、该改性聚苯醚和聚苯乙烯系树脂的混合物、使以下述化2表示的酚系单体和苯乙烯系单体在铜(II)的胺络合物等催化剂存在下发生氧化聚合而获得的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系树脂的混合物等。另外,改性聚苯醚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 (R1、R2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者卤原子,n表示聚合度。)作为用上述化1表示的聚苯醚,可列举聚(2,6-二甲基苯撑-1,4-醚)、聚(2,6-二乙基苯撑-1,4-醚)、聚(2,6-二氯苯撑-1,4-醚)、聚(2,6-二溴苯撑-1,4-醚)、聚(2-甲基-6-乙基苯撑-1,4-醚)、聚(2-氯-6-甲基苯撑-1,4-醚)、聚(2-甲基-6-异丙基苯撑-1,4-醚)、聚(2,6-二正丙基苯撑-1,4-醚)、聚(2-溴-6-甲基苯撑-1,4-醚)、聚(2-氯-6-溴苯撑-1,4-醚)、聚(2-氯-6-乙基苯撑-1,4-醚)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另外通常使用上述聚合度n为10-5000的物质。 (R3、R4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或者卤原子。)作为用上述化2表示的酚系单体,可列举例如2,6-二甲基苯酚、2,6-二乙基苯酚、2,6-二氯苯酚、2,6-二溴苯酚、2-甲基-6-乙基苯酚、2-氯-6-甲基苯酚、2-甲基-6-异丙基苯酚、2,6-二正丙基苯酚、2-溴-6-甲基苯酚、2-氯-6-溴苯酚、2-氯-6-乙基苯酚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作为混合于上述聚苯醚、上述改性聚苯醚或者上述嵌段共聚物中的聚苯乙烯系树脂,可列举例如聚苯乙烯、苯乙烯和可以与其共聚的乙烯单体的共聚物、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等,优选聚苯乙烯。另外,聚苯乙烯系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另外,作为上述乙烯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等。另外,作为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可列举向聚苯乙烯、或上述苯乙烯和可以与其共聚的乙烯单体的共聚物中加入1-20重量%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橡胶成分而成的物质。此外,作为与聚苯醚进行接枝共聚或者与酚系单体进行嵌段共聚的苯乙烯系单体,可列举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p-叔丁基苯乙烯等烷基化苯乙烯;-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等卤化苯乙烯等。还有,作为上述改性聚苯醚系树脂,优选苯醚成分为15-60重量%而且苯乙烯成分为85-40重量%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更优选苯醚成分为20-60重量%而且苯乙烯成分为80-40重量%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特别优选苯醚成分为25-50重量%而且苯乙烯成分为75-50重量%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还有,当向上述聚苯醚系树脂混合上述聚苯乙烯系树脂时,上述苯醚成分和上述苯乙烯成分的含量是指包括上述聚苯乙烯系树脂在内的含量。这是因为改性聚苯醚系树脂中苯醚成分如果少,则有时泡沫薄片的耐热性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多,则有时不能获得良好的泡沫薄片。上述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整体的连续气泡率、即形成有孔部2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以下称为“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整体的连续气泡率如果低,则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的吸音性有可能下降,所以限定为50%以上,优选60%以上,另一方面如果高,则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的机械强度有可能下降,所以更优选60-90%,特别优选60-85%。另外,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连续气泡率是指按照ASTM D2856-87测量的气泡率。具体地讲,通过在该泡沫薄片1厚度方向的全长切入,从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裁出多张边长为25mm的平面正方形状的薄片状试验片,之后将该多张试验片重叠而形成层叠体,其厚度方向的整体厚度达到了约25mm。接着,使用游标卡尺准确地测量上述层叠体的表观体积,之后使用空气比较式比重计用1-1/1-2气压法测量体积,由下述式算出连续气泡率。另外,按照1-1/1-2气压法测量的层叠体的体积可以使用例如由东京科学社以商品名“空气比较式比重计1000型”出售的空气比较式比重计进行测量。另外,层叠体的表观体积中不包括在层叠体中含有的后述的孔部2部分的体积。连续气泡率(%)=100×(表观体积-根据空气比较式比重计测量的层叠体的体积)/表观体积另外,上述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中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平均气泡直径如果小,则有时泡沫薄片1变得柔软而机械强度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大,则有时泡沫薄片1的表面平滑性下降或者变脆,所以优选为0.2-1.3mm,更优选为0.3-1.0mm。此外,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平均气泡直径是指按照ASTM D2842-69的试验方法测量的平均气泡直径。上述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中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密度如果小,则有时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的机械强度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大,则有时会产生因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的挠性下降而由于弯曲发生破损等问题,所以优选为0.03-0.30g/cm3,更优选0.035-0.20g/cm3。此外,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密度是指按照JIS K72221999“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密度的测量”中记载的方法测量的密度。另外,上述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中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厚度如果薄,则有时使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成形获得的汽车内装材料的厚度变薄,汽车内装材料的吸音性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厚,则有时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的成形性下降,所以优选2-10mm,更优选3-8mm。还有,上述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A中经孔加工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的泡沫层优选具有主要由连续气泡构成的连续气泡层,作为这种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1,可列举(1)泡沫层仅由主要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在连续气泡率为50%以上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在该泡沫薄片的表面开口的孔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8-8 290692/2003;JP 2004-1-16 008859/2004;J1.一种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在连续气泡率为50%以上的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在该泡沫薄片的表面开口的孔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两个面上将改性聚苯醚系树脂薄片层叠一体化而形成,且孔部开口于改性聚苯醚系树脂薄片的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中的形成有孔部的面上,层叠并一体化有由含形态保持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无纺布组成的表面薄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泡沫层具有主要由连续气泡构成的连续气泡层,且孔部延伸至连续气泡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泡沫层只由主要由连续气泡构成的连续气泡层组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的泡沫层中,在主要由连续气泡构成的连续气泡层的两个面上,形成有主要由独立气泡构成的独立气泡层,且孔部延伸至连续气泡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连续气泡率为60-90%。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独立气泡层的厚度为改性聚苯醚系树脂泡沫薄片厚度的1-25%。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装材料用泡沫薄片,其特征在于,孔部的总开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胜己上野裕之定国浩行松浦昭博杉村英夫出口英幸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林天连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