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44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意图于放大高吸声系数的峰值频率。吸声结构包括:具有凸部分(3)、凹部分(4)和开口(5)的凹凸板(2);连接到凹凸板(2)的封闭板(1),该连接方式为通过封闭凸部分(3)或凹部分(4)形成了中空部分(6),中空部分(6)经开口(5)与外部空间连通;以及具有多个通孔(11a、12a)且用作将中空部分(6)分隔为分区空间的第一和第二多孔板(11、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对抗声压激励的隔声性能的吸声结构主体和制造该吸声结构主体的方法。吸声结构主体适合用作汽车、铁路客车、建筑物和通用机械等中的结构部件、面板和隔声覆盖件。
技术介绍
传统地,如在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存在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吸声部件,其中穿孔板厚度、孔的直径、孔的间距和空气层的厚度被调节,同时穿孔板通过空气层被放置在面板的下部表面侧,且因此噪声在预定的频率范围内被吸收。根据如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结构,通过使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来调节穿孔板厚度、孔的直径、孔的间距和空气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地吸收在特定频率内噪声。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公开No.Hei 6-298014。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传统的结构中,只有在亥姆霍兹共振频率附近吸声系数才增加,且存在吸声性能难于拓宽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一专利技术具有包括凹凸板的结构,该凹凸板包括凹凸部分和开口;结合在凹凸板上以通过封闭凹凸部分的一个来形成中空部分的封闭板,该中空部分通过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以及将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第一分隔部件。根据第一方面的构造,可得到优秀的吸声性能,其中具有高吸声系数的频带被放大。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凹凸板中,第二专利技术具有进一步包括封闭了凹凸板中开口部分的开口的封闭部件的构造,一端开口的开口部分邻近中空部分。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凹凸板中,第三专利技术具有进一步包括将开口部分分隔为至少凹凸板中的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第三分隔部件的构造,一端开口的开口部分邻近中空部分。根据第二和第三专利技术的构造,可以得到更高的吸声系数。第四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一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第五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根据第四和第五专利技术的构造,可得到优秀的吸声性能,其中具有高吸声系数的频带被放大。第六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一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第七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在此情况下,第六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多个通孔(第八专利技术),且第七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多个通孔(第九专利技术)。第六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凹凸部分(第十专利技术),且第七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凹凸部分(第十一专利技术)。在第一专利技术中,第十二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吸声材料提供在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至少一个上。在第三专利技术中,第十三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吸声材料提供在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至少一个上。根据第十二和第十三专利技术的构造,可得到优秀的吸声性能,其中具有高吸声系数的频带被放大。在第一专利技术中,第十四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中只有一个与外部空间连通。在第三专利技术中,第十五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中只有一个与外部空间连通。根据第十四和第十五专利技术,构造被简化。第十六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该构造包括带开口的内部部件;相对内部部件布置同时与内部部件分离的外部部件;连接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以形成中空部分的连接部件,该中空部分与外部空间通过开口连通;以及将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空间的第二分隔部件。根据第十六专利技术的构造,可得到优秀的吸声性能,其中具有高吸声系数的频带被放大。第十七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内部部件是带凹凸部分的凹凸板,该凹凸板与连接部件整合在一起且通过连接部件形成,以及外部部件是结合以封闭凹凸部分的一个的封闭板。根据第十七专利技术的构造,吸声结构主体可以容易地通过将内部部件和连接部件整合而制造。在第十七专利技术的凹凸板中,第十八专利技术具有进一步包括封闭部件的构造,该封闭部件封闭了凹凸板的开口部分的开口,一端开口的该开口部分邻近中空部分。在第十七专利技术的凹凸板中,第十九专利技术具有进一步包括第三分隔部件的构造,该分隔部件将开口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凹凸板中的第三分隔空间,一端开口的该开口部分邻近中空部分。根据第十八和第十九专利技术的构造,可以得到更高的吸声系数。第二十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二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第二十一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根据第二十和第二十一专利技术的构造,可得到优秀的吸声性能,其中具有高吸声系数的频带被放大。第二十二专利技术可以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二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第二十三专利技术可以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三分布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在此情况下,第二十二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多个通孔(第二十四专利技术),且第二十三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多个通孔(第二十五专利技术)。第二十二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凹凸部分(第二十六专利技术),且第二十三专利技术的箔片可以具有凹凸部分(第二十七专利技术)。在第十六专利技术中,第二十八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第二吸声材料提供在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空间的至少一个上。在第十九专利技术中,第二十九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吸声材料提供在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至少一个上。根据第二十八和第二十九专利技术的构造,可得到优秀的吸声性能,其中具有高吸声系数的频带被放大。在第十六专利技术中,第三十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空间的只有一个与外部空间连通。在第十九专利技术中,第三十一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构造,其中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只有一个与外部空间连通。根据第三十和第三十一专利技术,构造被简化。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是制造吸声结构主体的方法,该吸声结构主体包括凹凸板,该凹凸板包括凹凸部分和开口;结合在凹凸板上以通过封闭凹凸部分的一个来形成中空部分的封闭板,该中空部分通过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以及将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第一分隔部件,在该吸声结构主体制造方法中,支撑孔形成在第一分隔部件中,该支撑孔插入到凹凸板的凸部分,支撑孔在插入的中途通过凸部分被支撑且固定,且因此第一分隔部件提供在中空部分内。本专利技术是制造吸声结构主体的方法,该吸声结构主体包括凹凸板,该凹凸板包括凹凸部分和开口;结合在凹凸板上以通过封闭凹凸部分的一个来形成中空部分的封闭板,该中空部分通过开口与外部空间连通;以及将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第一分隔部件,在该吸声结构主体制造方法中,装配凸部分形成在第一分隔部件中,装配凸部分装配在凹凸板的凸部分内,装配凸部分在装配的中途通过凸部分被支撑且固定,且因此第一分隔部件提供在中空部分内。本专利技术是制造吸声结构主体的方法,该吸声结构主体包括带开口的内部部件;相对内部部件布置同时与内部部件分离的外部部件;连接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以形成中空部分的连接部件,该中空部分与外部空间通过开口连通;以及将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空间的第二分隔部件,内部部件为带有凹凸部分的凹凸板,凹凸板与连接部件整合在一起且通过连接部件形成,外部部件是结合以封闭凹凸部分的一个的封闭板,在该吸声结构主体制造方法中,支撑孔形成在第二分隔部件中,该支撑孔插入到凹凸板的凸部分,支撑孔在插入的中途通过凸部分被支撑且固定,且因此第二分隔部件提供在中空部分内。本专利技术是制造吸声结构主体的方法,该吸声结构主体包括带开口的内部部件;相对内部部件布置同时与内部部件分离的外部部件;连接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以形成中空部分的连接部件,该中空部分与外部空间通过开口连通;以及将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空间的第二分隔部件,内部部件为带有凹凸部分的凹凸板,凹凸板与连接部件整合在一起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声结构主体,其包括:    包括凹凸部分和开口的凹凸板;    结合在所述的凹凸板上以通过封闭所述凹凸部分的一个而形成中空部分的封闭板,该中空部分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的开口连通;以及    将所述的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第一分隔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9-5 313869/20031.一种吸声结构主体,其包括包括凹凸部分和开口的凹凸板;结合在所述的凹凸板上以通过封闭所述凹凸部分的一个而形成中空部分的封闭板,该中空部分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的开口连通;以及将所述的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第一分隔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进一步包括封闭部件,它封闭了所述凹凸板中的开口部分的所述开口,其一端开口的开口部分邻近所述中空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进一步包括将开口部分分隔为所述凹凸板内的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第三分隔部件,其一端开口的开口部分邻近所述中空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一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一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多个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多个通孔。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凹凸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凹凸部分。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吸声材料提供在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的至少一个中。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吸声材料提供在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至少一个中。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分隔空间中的仅一个与所述的外部空间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中的仅一个与所述的外部空间连通。16.一种吸声结构主体,其包括包括开口的内部部件;相对所述内部部件同时与所述内部部件分离布置的外部部件;连接所述的内部部件和所述的外部部件以形成中空部分的连接部件,该中空部分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的开口连通;以及将所述的中空部分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分隔空间的第二分隔部件。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内部部件为具有凹凸部分的凹凸板,该凹凸板与所述的连接部件整合在一起且通过连接部件形成,以及所述的外部部件为封闭板,该封闭板结合以封闭所述的凹凸部分的一个。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进一步包括封闭部件,它封闭了所述凹凸板中的开口部分的所述开口,其一端开口的开口部分邻近所述中空部分。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进一步包括将开口部分分隔为所述凹凸板内的至少两个第三分隔空间的第三分隔部件,其一端开口的开口部分邻近所述中空部分。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二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带多个通孔的多孔板。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二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的第三分隔部件具有可振动地或可摩擦地提供的箔片。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多个通孔。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多个通孔。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声结构主体,其中所述箔片具有凹凸部分。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善三山极伊知郎上田宏树田中俊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