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418中间体化合物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96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论文“LSD1enzyme inhibitor TAK

418unlocks aberrantepigenetic machinery and improves autism symptoms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models”结果表明:LSD1酶抑制剂TAK

418可以解除异常的表观遗传机制并改善自闭症症状。该论文的研究团队还发现TAK

418对LSD1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几乎可以使大脑中基因表达水平异常正常化,并在各种具有发育前影响的神经发育障碍的啮齿动物中减轻了ASD样的异常行为。TAK

418还可标准化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例如DNA甲基化。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的环境侵害可能会导致持续的表观遗传失调和异常基因表达,而TAK

418对LSD1的抑制作用可能会解锁稳定异常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总而言之,LSD1酶的特定抑制剂 TAK

418可使神经发育障碍患者从中受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文献WO2015156417A1报道了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合成路线以5

溴噻吩
‑3‑
甲醛为原料,经过霍纳

埃蒙斯反应、三元环环化反应、水解反应、插羰反应、缩合反应等7步线性反应得到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合成周期长,总收率低。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的简单快捷制备方法。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5

溴噻吩
‑3‑
羧酸和4

氨基四氢吡喃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化合物1和(1R,2R)
‑2‑
(甲氧羰基)环丙基硼化物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再经水解反应、柯提斯重排反应得到目标TAK

418中间体化合
物。合成反应路线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缩合反应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 5

溴噻吩
‑3‑
羧酸,倒入80mL N,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成澄清溶液,然后再加入5.13g、1.05当量的4

氨基四氢吡喃,27.6g、1.5当量的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BTu),12.46g、2.0当量的N,N

二异丙基乙胺在25℃温度条件下搅拌16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体系中加入80mL水淬灭,用100 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洗涤后,浓缩干燥后得到 12.8g白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91.3%。
[0005]步骤2:偶联反应: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8g、1.0当量化合物1,35.2g、3.0当量三水合磷酸酸倒入100mL 1,4

二氧六环(1,4

dioxane)和10.0mL水溶解,然后再加入12.6g、1.1当量的(1R,2R)
‑2‑
(甲氧羰基)环丙基硼酸和0.1当量的[1,1'

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 (PdCl2(dppf)),反应在80℃温度条件下搅拌12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抽滤除去固体部分,剩余的反应液加入100mL水,分层,有机相浓缩后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4/1),浓缩后得到9.3g淡黄色固体化合物2,收率68.5%。
[0006]步骤3:水解反应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9.3g化合物2和1.80g、2.5当量氢氧化锂,100mL甲醇和20mL 水,室温下(25℃)搅拌4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体系在减压下蒸除大部分甲醇,加入 2mol/L的稀盐酸调节pH至6.0左右,抽滤干燥后得到8.5g白色固体化合物3,收率 96.3%。[0006]步骤4:柯提斯重排反应氮气保护下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5g化合物3,倒入40mL叔丁醇,三乙胺,室温下搅拌溶解成澄清溶液,然后在冰浴下缓慢滴加14.3g、1.8当量的叠氮磷酸二苯酯,滴加完毕后,反应体系升温至65℃继续搅拌16小时。停止反应,反应冷却至室温,往反应体系中加入40mL水淬灭,用8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浓缩干燥后的油状物继续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到8.2g白色固体(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收率78.1%。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5

溴噻吩
‑3‑
羧酸和4

氨基四氢吡喃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化合物1和(1R,2R)
‑2‑
(甲氧羰基)环丙基硼化物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再经水解反应、柯提斯重排反应得到目标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本专利技术
的合成方法反应路线操作简单,不需构建手性三元环,避免了常规合成的手性拆分步骤,合成路线原子利用率更高,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文献WO2015156417A1报道的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0]实施例1:步骤1:缩合反应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 5

溴噻吩
‑3‑
羧酸,倒入80mL N,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成澄清溶液,然后再加入5.13g、1.05当量的4

氨基四氢吡喃,27.6g、1.5当量的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BTu),12.46g、2.0当量的N,N

二异丙基乙胺在25℃温度条件下搅拌16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体系中加入80mL水淬灭,用100 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5

溴噻吩
‑3‑
羧酸和4

氨基四氢吡喃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1,化合物1和(1R,2R)
‑2‑
(甲氧羰基)环丙基硼化物发生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水解反应后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3经柯提斯重排反应得到目标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SD1酶抑制剂TAK

418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缩合反应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 5

溴噻吩
‑3‑
羧酸,倒入80mL N,N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成澄清溶液,然后再加入5.13g、1.05当量的4

氨基四氢吡喃,27.6g、1.5当量的苯并三氮唑

N,N,N',N'

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BTu),12.46g、2.0当量的N,N

二异丙基乙胺在25℃温度条件下搅拌16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体系中加入80mL水淬灭,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洗涤后,浓缩干燥后得到12.8g白色固体化合物1,收率91.3%;步骤2:偶联反应:氮气保护下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8g、1.0当量化合物1,35.2g、3.0当量三水合磷酸,倒入100mL 1,4

二氧六环(1,4

dioxane)和10.0mL水溶解,然后再加入12.6g、1.1当量的(1R,2R)
‑2‑
(甲氧羰基)环丙基硼化物和0.1当量的钯催化剂,反应在80℃温度条件下搅拌12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抽滤除去固体部分,剩余的反应液加入100mL水,分层,有机相浓缩后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4:1),浓缩后得到9.3g淡黄色固体化合物2,收率68.5%;步骤3:水解反应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9.3g化合物2和1.80g、2.5当量氢氧化锂,100mL甲醇和20mL水,室温下(25℃)搅拌4个小时,反应完毕后,反应体系在减压下蒸除大部分甲醇,加入2mol/L的稀盐酸调节pH至6.0左右,抽滤干燥后得到8.5g白色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杨文谦郑子圣汤海波吴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都创上海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