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林专利>正文

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及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62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TFT液晶显示器及驱动方法。该显示器的驱动电路由接口盒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两部分及传送电缆共同组成。接口盒信号处理电路由AD转换和数据压缩处理电路完成计算机VGA或视频信号的处理及转换,以电压差分信号形式,经传送电缆,将上述信号送至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通过解压缩还原信号,再经过格式转换及时序信号生成电路和DA转换电路,产生液晶显示屏需要的模拟数据流,从而完成荧幕显示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送压缩的方法,将显示屏后的驱动电路大大简化,能够大幅度降低车载电视显示器的发热量,提高图像画质,并有利于将显示器进行超轻超薄化设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型液晶电视显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车载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显示屏和驱动电路组成。所述驱动电路将接收的VIDEO信号直接进行PAL或者NTSC的解码处理,生成RGB的模拟量,然后再将该模拟量进行放大,以达到荧幕需要的幅度,最后将处理后的信号送到荧幕进行图像显示。由于驱动电路是采用模拟视频信号处理模式,因此整个电路为一体结构,无法分成两个部分,导致所有驱动电路的器件均布置在显示屏背后。上述结构形式存在着易产生辐射、内部干扰、发热和显示装置厚度较大等缺点,直接影响显示器的图像画质和超轻超薄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以解决简化显示屏后的驱动电路问题,以达到大幅度降低车载电视显示器的发热量,提高图像画质的目的;同时可克服辐射干扰及有利于将显示器进行超薄化设计。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和驱动电路两部分,该驱动电路分成由视频解码、数字信号转换和压缩部分组成的接口盒电路和由解压缩、模拟量还原电路组成的显示屏电路部分;上述接口盒电路通过传送电缆与设置在显示屏后部的显示屏电路相连接,实现数字信号的传送。如上所述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中的接口盒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包括计算机显示接口(VGA输入)和视频接口;所述计算机VGA接口的计算机信号送入高频AD转换电路处理,由高频AD转换电路的RGB数据流输出端再送至数据压缩处理电路;视频接口的输入信号送至视频解码及AD转换电路,由视频解码及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数字信号,再送至上述数据压缩处理芯片形成低电压差分信号RSDS、TMDS或LVDS;所述接口盒信号处理部分的低电压差分信号通过传送电缆送至显示屏信号处理部分;所述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布置在显示屏背面,它包括一个与传送电缆相连接的低电压差分信号输入接口、一个与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相连接的解压缩电路、一个与解压缩电路相连接的完成RGB格式转换及时序信号生成的可编程门阵列电路、一个与可编程门阵列电路RGB数字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DA转换电路和一个RGB模拟量与时钟信号输出接口。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如下将接收的视频信号和电脑显示卡端子输出信号,包括复合视频(S-Video Ycrcb RGB)信号,首先进行视频解码和数字化转换,将以上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流,再处理成为表示图像的数字数据流(YUV或RGB格式),然后将此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变成低电压差分(LVDS、RSDS或TMDS)信号,输出到传送电缆上;利用传送电缆将上述低电压差分信号送至显示屏内进行解压缩处理,并且还原为电视图像和显示器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显示屏驱动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大大简化显示屏后布置的驱动电路;2.能够大幅度降低车载电视显示器的发热量、内部干扰,提高图像画质;3.有利于将显示器进行超轻超薄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接口盒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框图;图3、4、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接口盒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图6、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载TFT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显示屏和接口盒两个部分构成。本装置通过车内安装时使用的站立式支架,以及头枕式安装时的头枕安装架固定在车内的对应位置上。整个驱动电路由以下部分构成接口盒中的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屏后部的信号处理电路。接口盒中的信号处理电路将接收各种视频信号,包括复合视频(Composite Video),S-Video Ycrcb RGB信号,以及计算机信号,经过AD转换处理后,将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传送到传送电缆上。接口盒的总体电路原理框图可见图1,其中,电脑信号输入通过AD转换环节变成24位RGB数据流,视频解码将视频输入(复合视频CVBS,S-VIDEO,DVD分量Ycrcb)变成YUV数据流。两个数据流通过传送转换芯片变成电压差分(LVDS,TMDS或RSDS)信号,送到传送电缆上,供显示屏部分使用。其他的信号,即电源、声音信号则不通压缩,直接送到显示屏部分,供给显示屏的电源和喇叭发声。接口盒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中的计算机显示信号VGA输入接口和AD转换环节的具体电路可参见图3,VGA输入通过热插拨保护电路和匹配电路,接高频AD转换器AD9884芯片的输入端,该高频AD转换器的RGB三组数据流输出与图5中的压缩传送芯片383相连接。该高频AD转换器AD9884芯片的SDA、SCL端与图5中的单片机相连接,由单片机在其有信号输入时,控制其选通工作。接口盒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中的视频码AD转换环节的具体电路原理见图4。视频S端和复合视频接口将各种视频信号送至视频AD转换SAA7114芯片中,该视频AD转换输出端将YUV数据流送至图5中的压缩传送芯片383。视频AD转换电路同样有SDA、SCL端与图5中的单片机8051相连接,在有信号输入时被选通。接口盒中的信号处理电路中的控制器和将RGB、YUV数字信号流转换成传送信号的环节可参见图5。单片机可采用8051构成控制器。压缩传送芯片383的输出为数字传送信号,通过电缆送至显示屏后部的信号处理电路。显示屏的信号电路将传送电缆上送来的信号进行解压缩处理,生成压缩传送之前的RGB或YUV数据流。后续的处理环节则将该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变成液晶显示屏需要的模拟数据流,同时生成液晶显示屏所需要的时序控制信号,从而将电视图像或电脑图像在荧幕上显示出来。显示屏的信号处理电路中的接收单元和转换及时序信号产生单可见图6。LVDS接收单元为一个解压缩芯片384,它可将传送电缆上送来的信号进行解压缩处理,生成压缩传送之前的RGB或YUV数据流。该数据流的24根输出线与一个程门阵列芯片XC2S30的16根和8根数据输入线相连接,由该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完成转换及时序信号产生工作,并输出RGB三基色图像信号和时钟信号。上述RGB三基色图像信号为数字量,它必须经过图7中的DA转换芯片U501向显示屏提供RGB三基色模拟量信号。图7中仅给出一个DA转换芯片。其它二个与其相同,所以省略,故未在图中表示。图7中的显示屏接口包括一组时钟信号端D1-D13和RGB三基色信号端。由于驱动电路的改进,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显示主体可以采用普通的非承受高温型的YFT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及显示屏驱动电路被固定于塑料前、后盖组成的显示器壳体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体和驱动电路两部分,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分成由视频解码、数字信号转换和压缩部分组成的接口盒电路和由解压缩、模拟量还原电路组成的显示屏电路部分;上述接口盒电路通过传送电缆与设置在显示屏后部的显示屏电路相连接,实现数字信号的传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接口盒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包括计算机显示VGA接口和视频接口;所述计算机VGA接口的计算机信号送入高频AD转换电路处理,由高频AD转换电路的RGB数据流输出端再送至数据压缩处理电路;视频接口的输入信号送至视频解码及AD转换电路,由视频解码及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数字信号,再送至上述数据压缩处理芯片形成低电压差分信号RSDS、TMDS或LVD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体和驱动电路两部分,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分成由视频解码、数字信号转换和压缩部分组成的接口盒电路和由解压缩、模拟量还原电路组成的显示屏电路部分;上述接口盒电路通过传送电缆与设置在显示屏后部的显示屏电路相连接,实现数字信号的传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