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宝元专利>正文

电转汽自动保温蒸饭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90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转汽自动保温蒸饭甑,主要由甑子、甑座、蒸发锅、电热管、保温开关、水位控制电极和电子温控器等组成,蒸发锅上半部分为倒锥筒,与甑座台口连结,下半部分为圆筒,电热管和水位控制电极均通过筒壁安装在圆筒内,保温开关及其传热板安装在倒锥筒壁上,电子温控器装镶在甑座的台壁上并与电热管、水位控制电极、保温开关形成电路联接,甑子可紧密地套合在甑座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或手动设定蒸饭时间并自动保温,保持饭层的松软性,蒸发锅采用水位联锁报警保护,安全可靠,鸟鸣自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电热式的自动保温蒸饭甑。电饭堡能自动控温煮饭,由于电饭堡是按锅底温度来控温的,当人不在场时,锅内的饭层会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过多地失水,不仅会产生锅巴,还会使饭变硬,不可口。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蒸汽蒸饭并自动保温的蒸饭甑,克服现有技术中起锅巴和饭变硬的缺点。本技术提出的这种电转汽自动保温蒸饭甑由甑子,蒸发锅,甑座,电子温控器等构成。甑子用铝或不锈钢制作,其外包一层保温材料(一般用珍珠岩粉),蒸发锅也用金属材料制造,它的上半部分为倒锥筒,与甑座连结,下半部分为圆筒,用来盛水,筒壁上装有电热管和水位控制电极。温度控制开关及其传热板装在倒锥壁上,蒸发锅外面也包封上一层保温材料。甑座为圆台形,中空,其上口与甑子吻合,甑子可紧密地套合在上面。电子温控器装镶在台壁上,上述温度控制开关、电热管及水位控制电极与电子温控器形成电路联接。在甑座底面有一螺杆辅助支撑蒸发锅,甑座底面有三支脚。电子温控器由电路板,外壳和安装在壳面上的延时控制钮,一些指示灯,按钮开关和输入输出端子等组成。电路板上的电路基本可分为五个部分,即整流稳压电路,该电路主要由两支晶体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一支调整控制管及其他一些元件组成,该电路输出20VDC送控制台,12VAC送鸟鸣电路;水位联锁保护电路,该电路用一支DDO1B管和一支3DG21B管作电源开关管,其工作电源由整流稳压电路提供,其工作信号来自与蒸发锅里的水接触的G电极;延时控制电路由可控硅MCR1,一支BT33管、一支3DG21B管以及一些稳压管,发光二极管、继电器等元件组成,其工作电源由水位控制电路送来,它可根据水位控制电路的信号或事先设定的时间以及甑子内的温度等信号来接通或断开电热管的电源,起到自动保温的作用;鸟鸣报警电路主要用一支3DG21B管作鸟鸣控制开关管,一个线圈、一支三极管、两支电阻组成低音频振荡器。该电路在水位低于电极G点时鸣叫,提示人们加水;最后是电加热电路,主要由继电器和电热管组成,该电路是自动保温联锁保护功能的执行电路。本技术的优点是能电蒸汽蒸饭,并能自动控温、自动保护,避免了电饭堡饭层起锅巴和时间长了饭会变硬的缺点。因此,它更符合人们对做饭和保温的要求。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作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装配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A-A剖面图。附图3是电子温控器的主视图。附图4是电子温控器的左视图。附图5是电子温控器的俯视图。附图6是电子温控器的电路图。附图7是电子温控器的电路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1)是甑子,用铝或不锈钢制造。(2)是甑子(1)的保温层,用珍珠岩粉制造,当然这层材料不是必须的可以不要。蒸发锅(9)上部为一个倒锥筒,上结甑座(4)的台口,下接蒸发锅下半部分的圆筒,筒内盛水,通过筒壁将电热管(7)和水位控制电极(6)固定在筒内,温度控制开关(5)及其传热板(2)固定在锥筒壁上。蒸发锅的外面也用一层保温材料包封,锅底部用一螺杆承着,起辅助承重作用。甑座(4)是一个基本的圆台形,中空,用不锈钢、铝板等金属原材料制作,底板上焊有三个小支脚,台壁上有一方孔和托架,用来装镶温控器(8),电子温控器(8)与温度控制开关(5),水位控制电极(6)及电热管(7)形成电路联接。电子温控器(8)的外部形状如图3-5所示,它主要由内部的电路板和安装在外壳上一些开关,指示灯等元件组成,这些元件是延时控制旋钮(10),电源指示灯(11),延时控制加热指示灯(12),延时启动按钮(13),自动保温工作指示灯(14),电蜂鸣片(15),鸟鸣报警指示灯(16),娱乐鸟鸣直滑电位器(17),自动1手动加热开关(18),控制器输出两线电缆(接电热管)(19),叁线电缆(接电源)(20),水位电极联接线(21),两芯线(22)(接保温开关),接线端子(23)。电子温控器(8)以及它与电热管(7),温度控制开关(5),水位控制电极(6)的电路连接及其工作原理如图6-7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规格型号等详见图6。电路如图6所示。该电路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见虚线所划分的区域)。Ⅰ是整流稳压电路;Ⅱ是水位联锁保护电路;Ⅲ是延时控制电路;Ⅳ是鸟鸣报警电路;Ⅴ是电加热电路。当TK合上时,变压器B带电,输出12VAC提供鸟鸣报警电路电源,输出24VAC经整流、BG1、BG2、ZD1稳压,W调整输出20VDC,一路供水位联锁保护电路作为BG5、BG6水位开关管的信号源,另一路作为BG5、BG6工作电源,此时,如果水位高于电热管RL和电极G接触点,复合管BG5、BG6基极为高电位,经稳压管ZD2稳压17V,此二管饱和导通,输出17VDC电源,供鸟鸣控制报警电路,延时控制电路。此时,如需手动控制蒸饭,把开关置于手动位置,短路保温指示灯D8和温度开关TC。17V电压直接加在继电器J2上,J2带电其两常开触点并联闭合,接通电热管RL220V电源工作。当温度升到55℃(此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不一定此数值)时,温度开关TC自动断开,饭熟时把开关置于自动位置,J2失电,电路进入自动保温状态。当温度低于55℃时,温度开关自动闭合,接通J2,进而接通电加热管RL电源,加热保温。温度高于55℃时温度开关自动断开,J2失电,电热管停止工作,如此反复,使温度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当需要自动控制蒸饭时间时,把W3定位器调到所需时间(W3设计可整定6分-1小时,其最大值为450K)轻接启动按钮TA,延时电路带电,由于MCR1可控硅呈阻断状态,阳极电位高,BG8饱和导通,工作指示灯D6亮,J1带电,J1-1常开触点闭合自锁,延时电路工作,J1-2常开触点闭合,使指示灯D8及温度开关TC短路,接通J2继电器电源,J2带电,接通电加热管RL电源。当C4充电达13.5V时单极管BG7发射极导通,在第一基极W4产生高于稳压管ZD4的脉冲电压(第一基极W4调整压降为10.5V),击穿稳压值为11V的稳压管,触发可控硅MCR1控制极可控硅由阻断变为导通,阳极电位降低,BG8电压上升,在R13两端产生1.2V电压,经隔离二极管D5反馈到MCR1控制极,可控硅深度导通,BG8电压速升,J1失电J1-1,J1-2常开触点断开复位,延时电路失电,J2失电,切开电热管电源,电路即进入自动保温状态。由于重复上述过程的频率较低,C4电容放电采用自然放电。鸟鸣控制报警电路,当水位正常时,输出17V电压,经R7降压加到开关管BG4基极,使其饱和导通,集电极电位低,加到鸟鸣控制开关管BG9基极,BG9截止,电路不鸣叫。当水位低于电极G点时,复合管BG5、BG6基极无电源信号,均截止,输出电压较低,延时电路失电,停止工作,首先断开电加热管电源,BG4基极电位降低而截止,集电极电位升高,加到BG9基极,BG9饱和导通,鸟鸣电路带电工作,发生似鸟的鸣声以示蒸发锅内需要加水,当水位升到电极G点及其以上时,鸟鸣声停止。鸟鸣声主要由L,BG10,C9,R14,R15组成低的音频振荡器来产生,当电源D9发光二极管半波整流向C6充电,负半波时,向此频振荡器放电,L,BG10起振。通过压电蜂鸣片发出鸟鸣声,发光管D9与鸟鸣声同步闪亮。电热管的功率可根据甑子的大小而定,一般以同规格的电饭堡(尺寸大致相同)的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转汽蒸饭甑,有甑子和蒸发锅、甑座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锅上半部分为倒锥筒与甑座连结锥面上装有保温开关及其传热板,下半部分为盛水的圆筒,筒内装有电热管和水位控制电极,甑座为圆台形,甑子可紧密地套合在甑座口上,台壁上装镶电子控温器,电子控温器与电热管、水位控制电极、保温开关形成电路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转汽蒸饭甑,有甑子和蒸发锅、甑座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锅上半部分为倒锥筒与甑座连结锥面上装有保温开关及其传热板,下半部分为盛水的圆筒,筒内装有电热管和水位控制电极,甑座为圆台形,甑子可紧密地套合在甑座口上,台壁上装镶电子控温器,电子控温器与电热管、水位控制电极、保温开关形成电路联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饭甑,其特征在于电子温控器由外壳,电路板、控制开关、输入、输出端子等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元张宝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宝元张宝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