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7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移动杆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底部壳体,所述密封块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圈套设有弹片,所述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与弹片连接,所述弹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与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使用放油螺母的情况下,能够对油底壳的放油口进行密封,且方便进行拆卸。且方便进行拆卸。且方便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0003]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放油口出设有放油螺母,不放油时,拧紧放油螺母,使油底壳放油口密封,放油时,松开放油螺母,使油底壳放油口开启。在汽车日常使用时,常常由于路面颠簸,放油螺母部件锈蚀等原因,使得放油螺母松动,放油口不再密封,机油泄漏,给汽车安全行驶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移动杆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底部壳体,所述密封块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圈套设有弹片,所述移动杆的顶端通过滑块与弹片连接,所述弹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与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卡接。
[0008]优选的,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顶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内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块的外壁顶部周圈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与凹槽一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油底壳主体的壳体内圈底部两侧壳体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一的内圈里,且卡块的外圈卡接在卡槽的内圈里。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底部壳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二,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二的内圈里,且移动杆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密封块的底部壳体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推板的顶部壳体上,且复位弹簧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二的内圈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弹片靠近移动杆的一侧壳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的顶端壳体上,且滑块的外圈滑动套设在滑槽的内圈里。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移动杆、推板、复位弹簧、滑块、固定轴、弹片、卡块等结构,推动推板可以通过移动杆带动滑块在弹片的壳体上进行滑动,由于弹片的两端呈Y字形,因此当两个滑块垂直向上移动时,能够对其进行挤压带动卡块进入到密封块的内部,与油底壳主体脱离卡接,当松开推板时,通过复位弹簧能够使其返回原位,由此可以在不使用放油螺母的情况下,能够对油底壳的放油口进行密封,且方便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密封块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油底壳主体、2密封块、3导向板、4移动杆、5推板、 6复位弹簧、7滑块、8固定轴、9弹片、10卡块、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1,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2,密封块 2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4,移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5,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密封块2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的外圈套设有弹片9,移动杆4的顶端通过滑块7与弹片9连接,弹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两个卡块10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10与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卡接。
[002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顶部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内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圈11,密封块2的外壁顶部周圈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与凹槽一相匹配。
[002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均开设有通孔一,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底部两侧壳体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块 10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通孔一的内圈里,且卡块10的外圈卡接在卡槽的内圈里。
[002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开设有两个通孔二,两个移动杆4的外圈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通孔二的内圈里,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6。
[00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弹簧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密封块2 的底部壳体外壁上,复位弹簧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推板5的顶部壳体上,且复位弹簧6的外圈直径大于通孔二的内圈直径。
[00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弹片9靠近移动杆4的一侧壳体开设有滑槽,滑块7的一侧壳体固定连接在移动杆4的顶端壳体上,且滑块 7的外圈滑动套设在滑槽的内圈里。
[0025]工作原理:首先,因为推板5的顶部壳体固定连接有两个移动杆 4,移动杆4通过滑块7与弹片9滑动连接,所以当推动推板5时,可以通过移动杆4带动滑块7在弹片9的壳体上进行滑动,由于弹片9的两端呈Y字形,且弹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 的外圈活动套设在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内圈里,因此当两个滑块 7垂直向上移动时,能够对其
进行挤压带动卡块10进入到密封块2 的内部,与油底壳主体1脱离卡接,当松开推板5时,因为移动杆4 的底端外圈套设有复位弹簧6,而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外壁上和推板5的顶部壳体上,所以通过复位弹簧6能够使其返回原位,由此可以在不使用放油螺母的情况下,能够对油底壳的放油口进行密封,且方便进行拆卸。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密封块(2),所述密封块(2)内壁周圈固定套设有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的壳体内圈活动套设有两个移动杆(4),所述移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5),且移动杆(4)的底端外圈滑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底部壳体,所述密封块(2)的正面和背面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所述固定轴(8)的外圈套设有弹片(9),所述移动杆(4)的顶端通过滑块(7)与弹片(9)连接,所述弹片(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0),两个所述卡块(10)的外圈分别活动贯穿出密封块(2)的左右两侧壳体,且卡块(10)与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主体(1)的壳体内圈顶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内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块(2)的外壁顶部周圈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与凹槽一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底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兴宏盛汽车配件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