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多重gamma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299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多重gamma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将一系列输入画面的画面速率升级为p/q倍,并产生一系列的输出画面,其中,p,q均为自然数且p>q;    将该系列输出画面的像素灰阶值施予一对应转换处理;以及    以一适当的扫瞄方式,将经过该灰阶值对应转换处理的该系列输出画面,依据一适当的gamma校正曲线,将像素转换过的灰阶值转换为对应的施加电压,扫瞄输出到液晶面板;    其中,该灰阶值对应转换处理是以一第一gamma灰阶值对应曲线与一第二gamma灰阶值对应曲线,以一适当方式交替的使用于画面速率升级后的该系列输出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的方法,尤其是有关于--种用于液 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利用画面速率升级提供多重gamma驱动的方法。技术背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液晶分子的透光率 (Transmittance)是施加于其上的电压的函数。举例而言,传统的VA(Vertical Alignment)形式的LCD,其液晶分子透光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所谓V-T曲线 是如图la所示;而传统的TN (TwistNemanic)形式的LCD液晶分子的V-T曲线则如图lb所示(图中的VTO代表的是液晶分子的临界操作电压)。如图所示,液晶分子的透光率对施加电压的函数并非是线性的,也就是说,给予 液晶分子两倍的施加电压,液晶分子的透光率不会加倍(或是变成一半)。因此一般的LCD在目前业界广泛使用的驱动方法,不外乎利用其施加电 压的非线性关系来符合人眼的对于亮度变化区别能力的视觉特性。如图lc所 示是传统LCD面板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传统的显示器面板驱动系 统10具有一时序控制电路11、 一源极驱动电路模组12及一栅极驱动电路 模组13,其中该时序控制电路模组11具有一时序控制器111和一 gamraa 校正电路112,该源极驱动电路模组12具有多个源极驱动器121,该栅极驱 动电路模组13具有多个栅极驱动器131,该源极驱动器121与栅极驱动器 131分别设在LCD面板14的上方与左方,也分别驱动LCD面板14的数据 线与栅极线以提供图像信号。当画面像素的灰阶值输入到时序控制电路U而 转换为电压,经由源极驱动电路模组12施加在LCD面板14的液晶分子的过 程中,这种传统的gamma校正电路定义了所谓的gamma校正曲线,使得像 素的输入灰阶值被转换成适当的对其液晶分子的施加电压,以使液晶分子产 生适当的透光率。传统的VA形式的LCD,其gamma校正曲线是如图!d所 示;而传统的TN形式的LCD的gamma校正曲线则如图le所示(图中Vcom代表的是液晶分子的参考电压)。以图ld为例,对于某一个输入灰阶值,如要使液晶分子产生正极性的偏转时,gamma校正电路是依照VTOm上方的校正 曲线将该输入灰阶值转换成适当的施加电压反之,如要使液晶分子产生负 极性的偏转时,gamma校正电路是依照Vrom下方的校正曲线将该输入灰阶值 转换成适当的施加电压。经由以上的校正,不论是VA或TN形式的LCD, 其液晶分子的透光率对输入灰阶值的关系会如同图If所示。请注意到,图If所示的曲线在不同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是最适合人眼的 特性,所以以上传统LCD的图像校正作法固然有相当实效,但其主要的缺点 之一就是不能针对画面图像(例如动态或是静态)及画面特性做动态调整, 因而无法完全改善及达到亮度与图像质量两方面兼具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传统LCD的gamma校正的前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画 面速率升级(Frame Rate Conversion)提供多冀gamma驱动的方法,用以改 善LCD动态画面质量并增加LCD彩度及增加色阶的显现。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全新LCD面板驱动系统,其步骤是(1)将画面速率 升级为p/q倍(p, q均为自然数且pq),并产生一系列的输出画面;(2)将 该系列输出画面经过灰阶值的对应转换,并依据不同的输出画面给予不同的 gamma值;(3)以一适当的扫瞄方法,将经过该灰阶值对应转换处理的该系 列输出画面,依据一适当的gamma校正曲线,将像素转换过的灰阶值转换为 对应的施加电压,扫瞄输出到液晶面板。其中,本专利技术是以两种灰阶值对应曲线,交替的使用于画面速率升级后 的该系列输出画面,而且二相邻输出画面的灰阶值曲线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 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是在步骤(2)之前先进行动静态画面的判断,如果 是动态画面,则继续前述相同的处理;如果是静态画面,则将两种灰阶值对 应曲线都改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曲线来处理。现在配合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将上述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 目的与优点详述于后。然而,应当了解附图纯是为解说本专利技术的精神而设, 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范畴的定义。有关本专利技术范畴的定义,请参照所附的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图la所示是VA形式的LCD液晶分子透光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V-T曲 线图。图lb所示是TN形式的LCD液晶分子透光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V-T曲 线图。图lc所示是传统LCD面板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Id所示是传统VA形式LCD的gamma曲线图。 图le所示是传统TN形式LCD的gamma曲线图。 图lf所示是传统LCD液晶分子透光率相对于输入灰阶值的曲线图。 图2a所示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LCD面板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b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升级2倍画面速率的输出入画面的时序对照图。 图2(;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升级1.5倍画面速率的输出入画面的时序对照图。 图3a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多重gamma驱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3b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多重gamma驱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4a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区别动静态图像的实施例的LCD面板时序控制 电路的示意图。图4b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区别动静态图像的实施例的多重gamma驱动过 程的示意图。图5a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采用分时方式扫瞄输出画面的示意图。 图5b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采用分时方式扫瞄输出画面的示意图。图5c所示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数种实施例采用空间交错方式扫瞄输出画面的 示意图。 图中,1, 2,3 曲线 10 面板驱动系统 12 源极驱动电路 14 LCD面板〖组1,,2,,3,1113曲线时序控制电路 栅极驱动电路模110输入界面111时序控制器gamma校正电路113画面速率升级电路114画面存储器115多重gamma驱动电路116gamma ROM117动静态图像判断电路121源极驱动器131栅极驱动器曲线X,,Y,, Z,曲线&S,T曲线R,, S,, T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画面速率升级提供多重gamma驱动的方法。图2a 所示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LCD面板时序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对照图lc传统LCD 的时序控制电路11,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时序控制电路基本上是在输入界面110和 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 111之间串设了一个画面速率升级电路模组 以及一个多重gamma驱动电路模组。其中,该画面速率升级电路模组包含一 画面速率升级电路113及画面存储器114。另外,该多重辟mma电路模组包 含一多重gamma驱动电路115及gamma ROM 116。通过该画面速率升级电路模组,本专利技术首先将输入到时序控制电路11的 画面速率(通常是60Hz)提升为p/q倍(p,q均为自然数且p〉q)。图2b、 2c 所示是画面速率升级电路113的输出入画面的二种可能情肌在图2b中,输 出画面的速率被加倍为120他(p=2,q=l);而在图2c中,输出画面的速率被 提升L5倍成为卯Hz (p=3,q-2)。请注意到将画面速率升级的作法并非本发 明的目的,而类似的技术巳经有很多的公开,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应用就是利 用将画面速率加倍U20Hz),再加上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多重gamma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下列步骤:将一系列输入画面的画面速率升级为p/q倍,并产生一系列的输出画面,其中,p,q均为自然数且p>q;将该系列输出画面的像素灰阶值施予一对应转换处理;以及以一适当的扫瞄方式,将经过该灰阶值对应转换处理的该系列输出画面,依据一适当的gamma校正曲线,将像素转换过的灰阶值转换为对应的施加电压,扫瞄输出到液晶面板;其中,该灰阶值对应转换处理是以一第一gamma灰阶值对应曲线与一第二gamma灰阶值对应曲线,以一适当方式交替的使用于画面速率升级后的该系列输出画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毓仁林丈枨
申请(专利权)人:钰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