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55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位于该基板的一非显示区内的多个接垫区,其中每一接垫区内配置多个长度相同的第一引脚,而两相邻的该些第一引脚的间距以及每一第一引脚的宽度至少其中之一随配置位置变化;以及    多个驱动芯片,配置于该非显示区内,其中每一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二引脚,且该些第二引脚与该些第一引脚对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芯片的引脚可准确地与 基板的引脚接合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因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与经济性, 一直独占显示器市场。然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具有辐射,且其体积庞大占据空间。 近年来,受惠于半导体元件的飞跃性进步,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 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平面显示器己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平面显示器的构件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用以提供显示面板足够亮度的光源,以 及配置在显示面板的基板上的驱动芯片,其中驱动芯片用以驱动显示面板内部的电 路,使显示面板可以显示图像。图1A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 考图1A及1B,在显示面板100中,基板110的非显示区110a内,有多个接垫区 120,且每一个接垫区120中配置有多个引脚122。这些引脚122,是用以与驱动芯 片130的引脚132对应连接。然而,由于引脚122、 132的材料特性,因此在将驱动芯片的引脚132与接垫 区120中的引脚122热压着接合时,引脚122会随着其在接垫区120中的配置位置 不同,而有形状胀縮、位置偏移等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驱动 芯片130的引脚132与接垫区120中的引脚122的接合成功率。当驱动芯片130 的引脚132与基板110上的引脚122的接合成功率低时,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显示面 板100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配置于其上的驱动芯片的引脚可与显示面板上的引脚准确地接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驱动芯片。基板具有位于 基板的一非显示区内的多个接垫区,其中每一接垫区内配置多个长度相同的第一引 脚,而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以及每一第一引脚的宽度,至少其中一种会随着配 置位置而变化。驱动芯片配置于基板的非显示区内,其中每一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 二引脚,且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对应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每一接垫区有一中心线,而接垫区内的第一引脚 以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地排列。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于上述每一接垫区内,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由中 心线往外渐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于上述每一接垫区内,第一引脚的宽度由中心线往外 渐增。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每一接垫区有一无胀縮区以及位于无胀縮区两旁 的胀縮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无胀縮区内的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相等。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胀縮区内的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由邻近无胀缩区往远离无胀縮区渐宽。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胀縮区内的第一引脚的宽度,由邻近无胀縮区往远离无胀縮区渐增。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无胀縮区内的第一引脚的宽度相等。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胀縮区内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由邻近无胀縮区往远离无胀縮区渐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胀縮区内的第一引脚的宽度,由邻近无胀縮 区往远离无胀缩区渐增。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胀縮区内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相等。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无胀缩区内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由邻近 胀縮区往远离胀縮区渐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无胀縮区内的第一引脚的宽度,由邻近胀縮 区往远离胀縮区渐增。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胀縮区内的第一引脚的宽度相等。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无胀縮区内两相邻的第一引脚的间距由邻近 胀縮区往远离胀縮区渐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无胀縮区内的第一引脚的宽度,由邻近胀縮 区往远离胀縮区渐增。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为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在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中,第一引脚会随着其在接垫区内的配置位置而有宽度及 间距至少其中一种的变化。因此,在驱动芯片与基板热压合后,第一引脚与第二引 脚的接合准确率较传统为高,同时可提升显示面板的良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显示面板的基板局部放大图。图2C是接垫区中,基板的第一引脚与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基板的第一引脚与驱动芯片的第二 引脚接合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基板的第一引脚与驱动芯片的第二 引脚接合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显示面板的基板局部放大图。图5C为接垫区中,基板的第一引脚与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 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接垫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而图2B为图2A的显示面板 的基板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考图2A及2B,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0包括一基 板2100以及多个驱动芯片2200。本实施例的基板2100为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且基板2100具有显示区2120以及非显示区2140,其中非显示区2140环绕于显示 区2120夕卜。接垫区2142位于非显示区2140内,且接垫区2142有一中心线2142a。 此外,每一个接垫区2142内配置多个长度相同的第一引脚2144,且这些第一引脚 2144以中心线2142a为中心,左右对称地平行排列于接垫区2142内。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0的每一个接垫区2142中,两相 邻的第一引脚2144的间距会随着其在接垫区2142内的配置位置不同而变化。详细 地来说,两相邻的第一引脚2144的间距可以是由中心线2142a往外渐宽。图2C是接垫区中,基板的第一引脚与驱动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合的示意图。驱 动芯片2200配置于非显示区2140内,其中每一个驱动芯片2200有多个第二引脚 2220,且每一个第二引脚2220用以与第一引脚2144对应连接。当将驱动芯片2200利用热压合的方式配置至基板2100上时,驱动芯片2200 的第二引脚2220会与接垫区2142内的第一引脚2144对应连接。然而,在热压合 过程中,由于第一引脚2144与第二引脚2220的材质关系,使得第一引脚2144与 第二引脚2220受热后会膨胀。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通过一一元N次方程式而求得两相邻的第一引脚 2144的间距排列关系。此一元N次程式为Y二aX"+bX'+c,其中X为输入,Y为输出,而a,b,c为常数。限制条件(Bounding Condition, B.C)如下:B.C.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位于该基板的一非显示区内的多个接垫区,其中每一接垫区内配置多个长度相同的第一引脚,而两相邻的该些第一引脚的间距以及每一第一引脚的宽度至少其中之一随配置位置变化;以及多个驱动芯片,配置于该非显示区内,其中每一驱动芯片具有多个第二引脚,且该些第二引脚与该些第一引脚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