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954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电极层位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并包括一第一主间隔部及多个第一次间隔部。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一侧边。第一主间隔部与所述第一次间隔部在第一侧边相连,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中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一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第一主间隔部的一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少像素的十字暗纹,而提升像素的穿透率,进而达到省电并有利于高解析度显示产品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型电脑、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业者在提升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装置(TFTLCD)的广视角技术(Multi-domainVerticalAlignment,MVA)上,聚合物稳定配向(或称聚合物持续配向,PolymerSustainedAlignment,PSA)是一种用以提升开口率与对比等光学性能的成熟及量产的技术。其中,PSA技术是在面板的液晶滴入(OneDropFilling,ODF)制程中,混合一光反应性单体(monomer)后通电,并进行紫外光曝光照射,使液晶分子内的光反应性单体产生化学反应,并使化学反应后的单体依据薄膜电晶体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所提供的电场进行排列,以通过此聚合的单体来达到使液晶配向的目的。另外,以相同亮度而言,高穿透率的显示面板就可使显示装置更为省电,因此,各家业者无不努力地提高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以达到省电的目的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其中,薄膜电晶体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的图案设计也是影响显示面板穿透率的因素之一,尤其当面板的解析度(ppi)越来越高时,为了使面板具有较高的穿透率,透明导电层的图案也是需要探讨的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提升穿透率,进而达到省电并有利于高解析度显示产品的发展。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电极层位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并包括一第一主间隔部及多个第一次间隔部。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一侧边。第一主间隔部与所述第一次间隔部在第一侧边相连,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中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一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第一主间隔部的一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二次间隔部。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次间隔部与第一主间隔部在第二侧边相连。所述第二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二分支电极,且所述第二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与所述第二次间隔部交替设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与所述第二次间隔部对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层还包括一第二主间隔部以及多个第三次间隔部。第二主间隔部与第一主间隔部交叉设置,并具有一第三侧边。第二主间隔部与所述第三次间隔部在第三侧边相连,所述第三次间隔部中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三分支电极,所述第三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其中第二主间隔部的一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四次间隔部。第二主间隔部具有一第四侧边,所述第四次间隔部与第二主间隔部在第四侧边相连。所述第四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四分支电极,且所述第四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其中,所述第三次间隔部与所述第四次间隔部交替设置。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三次间隔部与所述第四次间隔部对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间隔部与第二主间隔部呈十字形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间隔部与第二主间隔部的宽度相同或不相同。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次间隔部的一宽度介于0.5微米与5微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层还包含一连接电极,其环设并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电极。承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电极层包括一第一主间隔部及多个第一次间隔部,且第一主间隔部与所述第一次间隔部在第一主间隔部的一第一侧边相连,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中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一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并且第一主间隔部的一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经由验证,通过第一主间隔区的设置并且当第一主间隔区的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时,可减少像素的十字暗纹,而提升像素的穿透率,进而达到省电并有利于高解析度显示产品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电极层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电极层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电极层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2以及一电极层13。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例如但不限于为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PS)式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fringefieldswitching,FFS)式液晶显示面板、垂直配向模态(verticalalignmentmode,VAmode)液晶显示面板或3D液晶显示面板,并不限定。另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亦可应用聚合物稳定配向(PolymerSustainedAlignment,PSA)技术。此外,显示面板1例如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电子装置,且当光线穿过显示面板1时,可通过显示面板1的各(次)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影像。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相对而设,并且一液晶层14(未显示液晶分子)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其中,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可为透光材质制成,并例如为一玻璃基板、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胶基板,于此并不限定。显示面板1还可包括一薄膜电晶体阵列、一彩色滤光阵列及一黑色矩阵层(图未显示),薄膜电晶体阵列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而彩色滤光阵列或黑色矩阵层可设置于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上。其中,薄膜电晶体阵列、彩色滤光阵列及液晶层14可形成一像素阵列。在一实施例中,黑色矩阵层与彩色滤光阵列可设置于第二基板12上,不过,在又一实施例中,黑色矩阵层或彩色滤光阵列也可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使其成为一BOA(BMonarray)基板或一COA(colorfilteronarray)基板,于此并不加以限制。此外,显示面板1还可包括多个扫描线与多个数据线(图未显示),所述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设置,并例如相互垂直而定义出该像素阵列的区域。其中,像素阵列包含多个次像素,且所述次像素配置成矩阵状。电极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而设;以及一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该电极层包括:一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一侧边;及多个第一次间隔部,该第一主间隔部与所述第一次间隔部在该第一侧边相连,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中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一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其中该第一主间隔部的一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而设;以及
一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该电极层包括:
一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一侧边;及
多个第一次间隔部,该第一主间隔部与所述第一次间隔部在该第一侧边相连,所
述第一次间隔部中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一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
相互平行;
其中该第一主间隔部的一宽度大于等于1微米并小于等于4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层还包括:
多个第二次间隔部,该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次间隔部与该第
一主间隔部在第二侧边相连,所述第二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二分支电极,
且所述第二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与所述第二次间隔部交替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层还包括:
多个第二次间隔部,该第一主间隔部具有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次间隔部与该第
一主间隔部在第二侧边相连,所述第二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间具有一第二分支电极,
且所述第二次间隔部的相邻二者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次间隔部与所述第二次间隔部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层还包括:
一第二主间隔部,与该第一主间隔部交叉设置,并具有一第三侧边;及
多个第三次间隔部,该第二主间隔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翰杨清喆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