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97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光源模块;包括条形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中的条形线路板,条形线路板上焊接有发光二极管、电阻和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其中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的两长边之间的相同截面上,两者之间电连接;新的连线设计使每个模块的线路板只通过供本模块中发光二极管工作的额定电流,因此可有效的减少每个模块中线路板的发热量,避免由于线路板造成的压降而导致的不同模块亮度不均以及保证局部的模块失效不会对整个模块组产生影响;同时对安装用的外壳进行了改进,加入了防变形卡位以及弹性卡口,改善了线路板与外壳的配合以及外壳底部变形的问题,使LED光源模块安装更加牢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光源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既具有传统灯具的轻巧,又可节省大量能源等诸多优点,因此广泛的用于立体发光字、广告灯箱、招牌、标识及装饰灯等作为光源使用。而随着对亮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解决的方法是增大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和增大发光二极管管芯面积等。由此产生的问题是,随着电流密度的剧增会使发光二极管发热显著增长。同时发光二极管的组装方式为模块化且多采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安装连接方法,电流需流经每一个相连接的线路板,从而影响了发光二极管模块线路板的发热量及质量,而且当众多串联的线路板的其中一个出现烧毁或断路将会导致整个发光二极管模块组的失效。另外,发光二极管模块一般是底部贴有双面胶纸的外壳与安装面粘贴实现固定安装的,当外壳与线路板配合不良而导致外壳底部受力变形时,安装就不牢靠,发光二极管模块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光源模块,采用新的连线方式,以解决线路板的发热问题,且保证了局部的模块失效不会对整个光源模块组产生影响。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LED光源模块,包括条形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中的条形线路板,条形线路板上焊接有发光二极管、电阻和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其中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的两长边之间的相同截面上,两者之间电连接。另外,为了解决外壳与线路板的配合造成外壳底面的变形问题,外壳的两条槽边分别设有安装线路板的滑槽和防变形卡位,线路板与滑槽配合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新的连线方式,每个模块的线路板只通过供本模块中发光二极管工作的额定电流,所有模块的主干供电电流只通过电源线传导,因此可有效的减少每个模块中线路板的发热量,又避免由于线路板造成的压降而导致的不同模块亮度不均以及保证局部的模块失效不会对整个模块组产生影响;同时对安装用的外壳进行了改进,加入了防变形卡位以及弹性卡口,改善了线路板与外壳的配合以及外壳底部变形的问题,使LED光源模块安装更加牢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LED光源模块的线路连接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线路连接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外壳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3,LED光源模块,包括条形外壳1以及安装于外壳1中的条形线路板2,条形线路板2上焊接有发光二极管3、电阻4和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2的两长边之间的相同截面上,两者之间电连接,同时电源输入芯线的末端、电源输出芯线的末端分别从条形线路板2的两侧长边伸出。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2沿长边方向的其中一端。使用这种连线方式,每个LED光源模块的线路板2只通过供本模块中发光二极管3工作所需的额定电流,而所有LED光源模块的主干供电电流只通过连线传导,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每个LED光源模块由于大密度电流流经线路板2而导致的发热量,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线路板造成的压降而导致的不同模块亮度不均以及保证了局部的模块失效不会对整个模块组产生影响。参照图4、图5,外壳1为槽形外壳,其两条槽边分别设有安装线路板2的滑槽5,线路板2与滑槽5配合安装。同时考虑到线路板2的尺寸与滑槽5大小存在差别,在两槽边设有防变形卡位6,在滑槽5的内拐角设有和弹性卡口7。当线路板2过宽与滑槽5过盈配合,防变形卡位6可缓解由于外壳1底部产生弯曲变形而导致的外壳1底部与安装面粘贴不牢靠,LED发光模块容易脱落的问题。当线路板2过厚于滑槽5过盈配合,弹性卡口7部位首先变形,减缓了外壳的两槽边张开变形,同时配合防变形卡位6,达到了缓解由于外壳1底部产生弯曲变形的目的。另外,外壳1外表面的拐角处还设有倒角8,令安装时手感更适合,不存在伤手现象。LED光源模块安装时,只需撕开外壳1底部双面胶纸9的保护膜,粘贴在安装面上且按照一定的外观进行排布,并连接好连接线即可,十分方便可靠。权利要求1.LED光源模块,包括条形外壳(1)以及安装于外壳(1)中的条形线路板(2),条形线路板(2)上焊接有发光二极管(3)、电阻(4)和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2)的两长边之间的相同截面上,两者之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芯线的末端、电源输出芯线的末端分别从条形线路板(2)的两侧长边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2)沿长边方向的其中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条形外壳(1)为卡槽形外壳,两条槽边分别设有安装线路板(2)的滑槽(5)和防变形卡位(6),线路板(2)与滑槽(5)配合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滑槽(5)的内拐角设有弹性卡口(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外壳(1)外表面的拐角处设有倒角(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光源模块;包括条形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中的条形线路板,条形线路板上焊接有发光二极管、电阻和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其中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的两长边之间的相同截面上,两者之间电连接;新的连线设计使每个模块的线路板只通过供本模块中发光二极管工作的额定电流,因此可有效的减少每个模块中线路板的发热量,避免由于线路板造成的压降而导致的不同模块亮度不均以及保证局部的模块失效不会对整个模块组产生影响;同时对安装用的外壳进行了改进,加入了防变形卡位以及弹性卡口,改善了线路板与外壳的配合以及外壳底部变形的问题,使LED光源模块安装更加牢固。文档编号G09F13/00GK2824199SQ200520061309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梁柏高, 韦榜全 申请人:广州市先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LED光源模块,包括条形外壳(1)以及安装于外壳(1)中的条形线路板(2),条形线路板(2)上焊接有发光二极管(3)、电阻(4)和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芯线、电源输出芯线的正负极接线脚对应连接在条形线路板(2)的两长边之间的相同截面上,两者之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柏高韦榜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先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