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景盛专利>正文

光纤显示器的光纤末端广角显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710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显示器的光纤末端广角显像装置,其包括一显像板、一光学扩散膜和复数条光纤,其中该复数条光纤末端是依序等间距地分别穿设在该显像板上,而该光学扩散膜则是贴合在该显像板的一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条光纤的单点影像都可以通过光学扩散膜使扩散成具有一定面积的影像,从而达到扩大可视角的目的,增加影像质量的效果。此外,通过贴合光学扩散膜,也可简化现有技术的广角显像装置的构件,使得结构简单化,作业简便化,省时又省工,可降低生产的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显示器,特别是指一种光纤显示器 的光纤末端广角显像装置。技术背景光纤显示器由于其可适用于大规格的显示屏,能够达到传统CRT显示器所无法达成的功效,故深受大众喜爱。传统的光纤显示器的显像装置,如中国专利第97243700.2 号所公开的,如图1所示,每一条光纤2的末端穿设在显像板1 的穿孔11中,各条光纤2的端面与显像板1外表面在同一平面 上,当投影机投射出的影像光线经该各条光纤2传导后由其端面 导出时,首先受光纤2本身材质折射率的限制,以及其端面成平 面的结构性限制,使得传统的光纤显示器的可视角相当的狭窄。 另外,在该显像板1上设置的穿孔11密度也有一定的限制,不 可能将各个穿孔11靠得太近,故而传统的光纤显示器的每一条 光纤2的末端彼此间都会留下一定的间隔距离,使得显像装置的 显示画面因为该间隔距离的存在造成视觉效果不够完美。针对上述传统的光纤显示器显像装置的缺陷,后来又有发 明人对其缺陷进行了改良。如中国专利第02271209.7号所公开 的,设置在光纤末端的透明导光板上的浮凸块来提供光线折射作 用,每一条光纤末端的位置都设有浮凸块,浮凸块的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可以发散来自光纤末端的光线,进而达到广角发散的功 效,来提升光纤显示器的显示屏可视角度,并让光纤显示器的显示屏画面获得更完美的光纤广角显像装置。参照图2所示的结 构,在各光纤2末端的位置设置有长条状的组装座3来组装该光 纤2末端,而在组装座3上形成有等距间隔的组装块31,并在 每一组装块31上均设有一穿孔32,该各光纤2末端即组装在各 组装座3上的组装块31的穿孔32中;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导光板 4可供该各光纤2末端定位,该导光板4外侧对应于每一光纤2 末端的位置均设有一浮凸块41,可由该导光板4的浮凸块41扩 散光纤2末端传出的光线达到广角显像的目的,该导光板4的内 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组装槽42,同时在该导光板4的外侧面对应 于该组装槽42的位置形成有浮凸块41,浮凸块41略呈球面状, 各光纤2的末端分别配合该组装块31来与该导光板4相结合, 该穿孔32朝向导光板4的一端开口为一外大内小的漏斗状锥口 321,而另一端开口也为一外大内小的漏斗状的锥口 322,当光 纤2末端进行组装时,是将光纤2末端由锥口 322处穿过穿孔 32而伸至外锥口 321处,在锥口 321处对光纤2末端进行热处 理而形成以漏斗状21,使光纤2末端与组装块31能够稳固结合 而不会轻易脱开,接着对该漏斗端21的端面进行镜面研磨处理 成镜面端面,各组装块31穿入导光板4的组装槽42中的一端略 呈相应的锥状,导光板4内侧面的每一组装槽42分别与外侧面的一浮凸块41相对应,故而能提供每一光纤2的漏斗端21导引 出的光线作适当的扩散而提供更佳的观赏效果;光纤2末端穿入 组装块31穿孔32中制成漏斗端21并经研磨加工后,可将组装 块31以黏合,融合或紧密配合的方式结合至导光板4内侧面组 装槽42中定位,在组装块31固定完成后,即完成了导光板单元 的制作,接着即可将导光板单元组装至外框中定位,并适当的加 以黏合或固定或锁定,以将各导光板单元与外框结合定位,才可 以完成整个显示屏的组装。由该中国专利第02271209. 7号公开的结构来看,设置在光 纤末端的透明导光板上的浮凸块来提供光线折射作用,可以达到 显像广角发散以及增加画面清晰度的功效,但是其结构太过于复 杂, 一条光纤对应一个浮凸块及一个组装块, 一个光纤显示器中 所用的光纤达到数十万条,对于组装座来说,加工太复杂,如果 把组装座作为组装座单元来加工,则其安装过程变得很复杂繁 琐;另外导光板上的浮凸块如果是一体成型,则其加工难度很大, 如果浮凸块和导光板是分离的,要把一个个的浮凸块对应安装在 每一个光纤末端并加以固定,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且很庞大的 工程,因此制作如此一台光纤显示器,其成本势必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显示器的光 纤末端广角显像装置,它可以增加影像清晰度,减少导光板以及 浮凸块的材料和加工费用,减小了显示器体积,省时省工,又可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光纤显示器的光纤末端广 角显像装置,包括一显像板及复数条光纤,其中该复数条光纤末 端是依序等间距地分别穿设在该显像板上,其在该显像板外侧面 上贴合有一光学扩散膜。此种光学扩散膜在市场上就可以买到。光学扩散膜是在扩散 膜的基材中,加入了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这些微粒 子分散在树脂层之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地在两个 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 射与散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据此原理,经过 光纤末端传输的光线(影像)经过光学扩散膜的扩散就可以达到 扩大可视角,达到广角显像的目的,而且,经过光学扩散膜的扩 散,增大了单点光纤的影像面积,可以使得画面更清楚,可以达到与浮凸块(凸透镜)一样的功效,并改进该显示装置达到呈「纯 平面j的效果。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较,利用光学扩散膜代替现有技 术中的导光板上的浮凸块来发散影像,达到广角显像以及增加影 像清晰度的目的。利用光学扩散膜的结构,可以极大程度的使现 有技术的广角显像装置的结构构件减少,使结构简单化,易于安 装,节省了组装座,并且能呈一平面显示,而非因显像板上有「凸块」而使得显示器的显像板表面上有凹凸的状况(似传统LED电 子显示屏)。并由本技术创作,减少了导光板以及浮凸块的材料和加工费用,减小了显示器体积,省时省工,又可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 的说明图1是中国专利97243700.2所述的"光纤显示器"的显示 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国专利02271209. 7所述的"光纤显示器的光纤末 端广角显像装置"的导光板结合光纤末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显像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显像装置分散图;图5是本技术显像装置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效果举一 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显像装置包括一显像板8, 复数条光纤9, 一光学扩散膜10,其中该显像板8固定安装在显 示器机架7上,其上成比例放大设有与光纤9同数量的等距贯穿 孔81,且各该贯穿孔81排列方式与该光纤9的排列方式相同, 均为三角形排列法,这样的排列法,可以使得光纤9间的间隙最 小,得到更好的影像质量;该光纤9的每一条的端部穿设固定在 每一个相对位置的等距贯穿孔81内;该光学扩散膜IO贴合在该 显像板10的外侧面,使得从每条光纤9传出的影像都可以经过该光学扩散膜10后扩散,达到扩大可视角,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为了保护该光学扩散膜10,也可以在该光学扩散膜10的外侧面贴合一保护层(图示未给出),此保护层可以是深色的导光 材料,也可以是深色的多孔胶带,该多孔胶带的孔数与位置与该光纤9在该显像板8上的排列位置一一对应,其可以起到保护该 光学扩散膜10,增加影像颜色对比度,使光线扩散更均匀并不 会造成晕光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显示器的光纤末端广角显像装置,包括一显像板及复数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显示器的光纤末端广角显像装置,包括一显像板及复数条光纤,其中该复数条光纤末端是依序等间距地分别穿设在该显像板上,其特征在于:在该显像板外侧面上贴合有一光学扩散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庄景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