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强专利>正文

无等待面食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9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等待面食煮锅,包括灶体、汤锅,汤锅设于灶体内,汤锅内设有1-10个漏式子锅,灶体上设有支架、连杆、曲柄、齿条和电机轴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节约能源,效益高,可根据顾客多少选择自动或手动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营业性使用的炊事机具,特别是无等待面食煮锅。目前,我国面食行业均作用着一个炉子架一口大锅来煮面食,这样在顾客少的时候也得打开鼓风机吹炉子烧一大锅汤煮一两碗面食,这就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在顾客多的时候,大锅又不能连续性下锅,必须等待前一锅面食煮熟捞起后再下后一锅,这样顾客必须等待,又使店家达不到应有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顾客多少选择手动或自动的无等待可连续下面煮面的营业性面食煮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等待面食煮锅,包括灶体(1)、汤锅(3),汤锅(3)设于灶体(1)内,灶体(1)内设有3~10个火头(4),汤锅(3)为长槽形,汤锅(3)内可放入1~10个漏式子锅(8),子锅(8)前后柄置于汤锅(3)上沿,灶体(1)上汤锅(3)前后设有支架(6),灶体(1)一端设有电机(9),支架(6)通过连杆(5)连接锯齿形齿条(2),齿条(2)与电机轴通过曲柄(10)连接,支架(6)、连杆(5)、曲柄(10)、齿条(2)和电机轴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汤锅(3)内设有凹槽,凹槽内插入隔板(7)。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节约能源,效益高,可根据顾客多少选择自动或手动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无等待面食煮锅,包括灶体(1)、汤锅(3),灶体(1)内设有3~10个火头(4),汤锅(3)为长槽形,汤锅(3)设于灶体(1)内,汤锅(3)内依次放入1~10个漏式子锅(8),子锅(8)前后柄位于汤锅(3)上沿,灶体(1)上汤锅(3)前后设有支架(6),灶体(1)一端设有电机(9),支架(6)通过连杆(5)连接齿条(2),齿条(2)与电机轴通过曲柄(10)连接,齿条(2)位于汤锅(3)前后位置,齿条(2)、连杆(5)、曲柄(10)、支架(6)和电机轴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电机(9)通过曲柄(10)带动齿条(2)作平行四边形运动,当齿条(2)运动至高于汤锅(3)上沿,子锅(8)前后柄架在齿条(2)上,子锅(8)由齿条(2)带动向前步进一段。当齿条(2)转动至低于汤锅(3)上沿,子锅(8)前后柄架在汤锅(3)上沿。如此循环往复,齿条(2)带动子锅(8)向前步进移动。汤锅(3)左侧设有凹槽,凹槽内插入隔板(7),隔板(7)与汤锅(3)左端有两个子锅(8)的距离,在顾客少时用隔板(7)将汤锅(3)隔开,启用一个火头(4),在顾客多时,取掉隔板(7),火头(4)全部打开,启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右侧顶端将面食放入子锅(8),再放入槽形汤锅(3)内,子锅(8)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驱动下,向左侧步进,行出一个子锅(8)空缺后可下第二锅。由于槽型汤锅(3)的长度是子锅(8)的10倍,一锅面食煮熟的时间约3分钟,子锅(8)由右侧步进到左侧的间隔定为3分钟,那么每隔约18秒就可下一锅面食,这就减少了等待时间,实现了连续下面食无须等待前一锅煮熟后再下后一锅的弊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等待面食煮锅,包括灶体(1)、汤锅(3),汤锅(3)设于灶体(1)内,其特征在于:灶体(1)内设有3~10个火头(4),汤锅(3)为长槽形,汤锅(3)内可放入1~10个漏式子锅(8),子锅(8)前后柄置于汤锅(3)上沿,灶体(1)上汤锅(3)前后设有支架(6),灶体(1)一端设有电机(9),支架(6)通过连杆(5)连接锯齿形齿条(2),齿条(2)与电机轴通过曲柄(10)连接,支架(6)、连杆(5)、曲柄(10)、齿条(2)和电机轴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等待面食煮锅,包括灶体(1)、汤锅(3),汤锅(3)设于灶体(1)内,其特征在于灶体(1)内设有3~10个火头(4),汤锅(3)为长槽形,汤锅(3)内可放入1~10个漏式子锅(8),子锅(8)前后柄置于汤锅(3)上沿,灶体(1)上汤锅(3)前后设有支架(6),灶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