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26A4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78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LC26A4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基因突变,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相比,具有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C突变。该基因突变是可检测的,通过检测该基因突变在生物样品中是否存在,可以有效地检测生物样品是否患非综合征型耳聋。通过检测该基因突变,扩展和完善了遗传性听力损失疾病的检测和研究,为该疾病的诊断或治疗提供了新的检测位点以及新的检测方法和途径。位点以及新的检测方法和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LC26A4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SLC26A4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耳聋(hearing loss,HL)是最常见的感官功能障碍类疾病,相当一部分的耳聋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通过基因检测手段确定耳聋发病的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采取产前基因诊断和干预措施,是降低耳聋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也是耳聋防治的根本途径之一。根据是否有并发的其他临床表型,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loss,SHL)和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
[0003]非综合征型耳聋在先天性遗传性耳聋中占70%左右,其中又有75%-80%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AR)。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00个基因座(loci)与常染色体隐性耳聋相关联,这些基因座被命名为DFNB。由不同致病基因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在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确定耳聋发病的致病基因有助于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听力干预手段,更好地提高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4]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得到鉴定,为遗传性耳聋的分子学诊断提供了基础,使得更多的遗传性耳聋患者得到诊断与治疗。然而,由于遗传性耳聋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目前仍有大量的致病基因未被鉴定,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仍需要加强基因鉴定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SLC26A4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0006]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是应用频率最高的基因组测序方法。外显子是人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区域,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可以将其DNA捕获并且富集。虽然外显子区域仅占全基因组1%左右,却包含了85%的致病突变。相比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更加经济、高效。外显子组测序主要用于识别和研究与疾病、种群进化相关的编码区及UTR区域内的变异。结合大量的公共数据库提供的外显子数据,有利于更好地解释所得变异与疾病的关系。
[0007]专利技术人针对自行收集的一例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Trio家系(父母+先证者),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家系分析联合Sanger测序验证的方法进行致病突变检测和验证。最终,根据各项检测结果,专利技术人确定了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新的致病突变——SLC26A4基因上的c.128delG突变,且该突变与患者另一条染色体上同一个基因的突变c.1001+5G&gt;C构成复合杂合(in trans),导致了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生。
[0008]SLC26A4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7q31,包含21个外显子,由780个氨基酸组成,编码Pendrin跨膜转运蛋白,在机体离子成分平衡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内耳,Pendrin表达于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椭圆囊、球囊等处,异变的蛋白将对这些结构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
影响,引发耳聋。
[0009]SLC26A4基因上一些变异位点,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临床可表现为大前庭导水管,儿童时期的听力损失,90%的患者为双侧性,听力损失程度不一,可表现为接近正常或重-极重度,病程可为稳定性、进行性或波动性,听力可逐步下降至全聋,跌倒、撞击等行为或无外界影响都可能引发听力的下降。专利技术人通过对一例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Trio家系进行研究,发现了致病突变位点SLC26A4基因上的c.128delG突变与同一基因的突变c.1001+5G&gt;C构成复合杂合(in trans),能够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生,应用该突变位点可以用于筛查常染色体隐性耳聋致病突变携带者。两个突变位点结合可以用于常染色体隐性耳聋患者的分子诊断以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快速、准确、高效、简便、早期诊断率高。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与SLC26A4基因上已经报道的其他变异位点等联用使用,或者与其他已经报道的用于常染色体隐性耳聋表征的突变位点联用,应用于常染色体隐性耳聋患者的分子诊断以及相关疾病的鉴别和诊断。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因突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基因突变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相比,具有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专利技术人发现SLC26A4基因的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病密切相关,从而可以通过检测该基因突变在生物样本中是否发生,有效地检测生物样本是否患非综合征型耳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基因突变是可检测的。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核酸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相比,具有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专利技术人发现SLC26A4基因的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病密切相关,从而可以通过检测上述核酸在生物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效地检测生物样品是否易患非综合征型耳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核酸是可分离的。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肽,所述多肽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表达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比,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下列突变:p.Arg43ProfsTer23和/或c.1001+5G&gt;C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移码突变。如上文提到的,SLC26A4基因的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移码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上述核酸所表达的蛋白或者多肽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病密切相关,进而可以通过检测该蛋白或者多肽在生物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效地检测生物样品是否易患非综合征型耳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肽是可分离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基因突变或核酸或多肽的试剂在制备试剂盒或者设备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或者设备用于诊断非综合征型耳聋,所述基因突变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基因突变,所述核酸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所述多肽为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多肽。如上所述,前面提到的基因突变、核酸、多肽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发病密切相关,进而可以将能够用于检测这些基因突变、核酸或者多肽的试剂来制备试剂盒或者设备,所得到的试剂盒或设备能有效筛选出患有非综合征型耳聋的生物样品。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模型在筛选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生物模型携带下列至少之一:(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基因突变;(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3)表达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多肽。需要说明的是,“生物模型携带本专利技术第一方
面所述的基因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突变,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相比,具有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任选地,所述基因突变是可检测的。2.一种核酸,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相比,具有c.128delG突变和/或c.1001+5G&gt;C突变。3.一种多肽,其特征在于,与野生型SLC26A4基因表达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相比,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下列突变:p.Arg43ProfsTer23和/或c.1001+5G&gt;C突变引起的氨基酸移码突变。4.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突变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的试剂在制备试剂盒或者设备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或者设备用于诊断非综合征型耳聋;任选地,所述非综合征型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任选地,所述试剂包括特异性针对所述基因突变、所述核酸和所述多肽的至少之一的抗体、探针、引物以及质谱检测试剂的至少之一。5.生物模型在筛选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模型携带下列至少之一:(1)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突变;(2)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3)表达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肽;任选地,所述生物模型为细胞模型或者动物模型;任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嘉乐孙宇彭智宇陈森谢文李丹宋娜娜罗红玉方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