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05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0
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属于增程器技术领域。它对增程器进行相关的性能检测,使发动机和增程电机更好的配合,通过联调测试来获取增程器的运行特性,开展联合调试标定试验考察发动机的输出特性发电经济性及油耗。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基础功能测试:S1.台架搭建;S2.基础通讯调试;S3.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S4.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发电功能正常进行下一步,继续进行发电功能调试;进行性能测试;S5.系统map扫点;S6.跟随功率点测试;S7.温度特性测试;S8.NVH特性测试。通过对发动机和增程电机的联调试验,进一步磨合增程器的匹配,通过联调中的基础功能测试及性能测试即可对增程器有个系统的理解,对增程器的优化及调试有更深层的理解。层的理解。层的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增程器作为增程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一部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增程器由发动机及发电机组成,但发动机与发电机装配后存在适配及性能吻合及检验问题,所以提供一种能够使发动机和增程电机更好的配合的测试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对增程器进行相关的性能检测,使发动机和增程电机更好的配合,通过联调测试来获取增程器的运行特性,开展联合调试标定试验考察发动机的输出特性发电经济性及油耗。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进行基础功能测试:S1.台架搭建;S2.基础通讯调试;S3.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S4.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发电功能正常进行下一步,继续进行发电功能调试;
[0007]进行性能测试;S5.系统map扫点;S6.跟随功率点测试;S7.温度特性测试;S8.NVH特性测试;
[0008]结束:S9.完成以上试验后,编写及汇总以上试验结果及数据加以说明。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增程器的联调测试是为了使发动机和增程电机更好的配合,通过联调测试来获取增程器的运行特性,开展联合调试标定试验考察发动机的输出特性发电经济性及油耗。根据顺序完成每一项测试,并整理数据,绘制相关图表,即可完成一套完整的增程器联调过程,可准确的了解增程器的相关性能参数及实际运行效果,可根据测试结果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增程器的性能优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3]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进行基础功能测试:S1.台架搭建;S2.基础通讯调试;S3.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S4.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发电功能正常进行下一步,继续进行发电功能调试;
[0015]进行性能测试:S5.系统map扫点;S6.跟随功率点测试;S7.温度特性测试;S8.NVH
特性测试;
[0016]结束:S9.完成以上试验后,编写及汇总以上试验结果及数据加以说明。
[0017]最后针对试验数据及结果,对增程器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优化增程器的性能输出降低增程器油耗。
[0018]所述S1台架搭建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9]S11.完成总成安装;
[0020]S12.确认燃油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发动机、电机、散热器、GCU)、发动机机油、高压线路、功率分析仪等连接关系无异常;
[0021]S13.启动运行后总成无异响、无漏现象;
[0022]S14.确认台架实验条件设置正确(电机及控制器入水温度、发动机测试温度,排温风扇开启阈值设置等);
[0023]S15.根据系统散热需求设置冷却散热、流量、温度等相关条件;
[0024]S16.完成功率分析仪安装并调试完成,将功率分析仪、电压输入线接到GCU控制器母线电压输入端,电流钳套在GCU控制器母线正极上。
[0025]所述S2基础通讯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26]S21.确认台架12V电瓶电压正常;
[0027]S22.确认低压电源线路正确连接;
[0028]S23.给GCU和ECU上电,确认GCU与增程器及GCU与ECU通讯正常;
[0029]S24.增程器标定系统可以对增程器进行正常的监控。
[0030]所述S3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1]S31.以上工作正确无误后,经与台架操作人员确认后台架具备启动增程器条件后开始启动增程器(模拟电池给定高压340V,功率及电流限值按增程器实际功率设置),操作增程器标定系统进行增程器启动;
[0032]具体为:增程器标定系统对增程器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增程器标定系统内参数来调节增程器的启动。
[0033]S32.曲线图形监控界面(该界面为增程器标定系统和功率分析仪的监控界面,两个界面均需要时刻观察)可正常观测增程器转速、扭矩、功率等参数是否在试验允差范围内,转速波动<20rpm、扭矩偏差<5N.m,功率参数由增程器的输出性能决定,功率参数应与该增程器第一次实验值对比,若小于第一次试验值则说明在同一扭矩和转速下,增程器的输出降低了,反之若大于第一次试验值则说明增程器的输出提升了。(增程器最多允许五次启动失败(程序设定),五次启动失败后需断电重新连接)。
[0034]所述S4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5]在完成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后,需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主要测试增程器是否可以正常发电。
[0036]S41.进行增程进入正式联调之前需对增程器进行充分热机,热机工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定,增程器热机完成条件:发动机机油温度在94℃

130℃之间;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温度:88
±
5℃;
[0037]S42.在增程器运转过程中,更改请求功率的同时增程器系统会根据当前增程器转速自动计算出当前所需的请求扭矩,进而实现对增程器扭矩的控制,可根据试验需要,测试
不同转速、不同功率下的发电情况。
[0038]所述S5系统map扫点的具体步骤如下:增程器系统map扫点主要为例获取增程器系统(发动机/电机/控制器)比油耗数据,及map图;可为增程器运行工况的功率点选点提供参考依据;
[0039]S51.设定增程器工况运行点,测试增程器系统发电效率MAP与油耗率MAP,基本要求:转速范围:1200—4500rpm,转速间隔200rpm;扭矩范围:40—140Nm,扭矩间隔5Nm;
[0040]S52.扫点以下数据:请求发电功率、实际发电功率、发动机油耗率、发电机电机扭矩和转速、发动机转速和扭矩;
[0041]S53.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手动输入转速及扭矩并记录以上内容,最终完成系统map扫点并绘制map图。
[0042]所述S6跟随功率点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43]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目标功率点。
[0044]S61.在增程器充分热机完成后,即可开始功率跟随点测试,更改增程器发电转速和请求发电功率(即目标功率,试验进行中,所需要的功率都称为请求发电功率),控制增程器运转在目标功率跟随点;
[0045]S62.在目标功率跟随点油耗稳定后,可开始增程器功率跟随点油电转化率测试,在增程器功率跟随点油电转化测试中,增程器数据记录可参照增程器系统map记录;台架增加记录累计油耗量;功率分析仪增加记录累计发电量,电压和电流数值;
[0046]S63.在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基础功能测试:S1.台架搭建;S2.基础通讯调试;S3.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S4.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发电功能正常进行下一步,继续进行发电功能调试;进行性能测试:S5.系统map扫点;S6.跟随功率点测试;S7.温度特性测试;S8.NVH特性测试;结束:S9.完成以上试验后,编写及汇总以上试验结果及数据加以说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台架搭建的具体步骤如下:S11.完成总成安装;S12.确认燃油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发动机机油、高压线路、功率分析仪连接关系无异常;S13.启动运行后总成无异响、无漏现象;S14.确认台架实验条件设置正确;S15.根据系统散热需求设置冷却散热、流量、温度相关条件;S16.完成功率分析仪安装并调试完成,将功率分析仪、电压输入线接到GCU控制器母线电压输入端,电流钳套在GCU控制器母线正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基础通讯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S21.确认台架12V电瓶电压正常;S22.确认低压电源线路正确连接;S23.给GCU和ECU上电,确认GCU与增程器及GCU与ECU通讯正常;S24.增程器标定系统对增程器进行正常的监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增程器起停功能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S31.台架具备启动增程器条件后开始启动增程器,操作增程器标定系统进行增程器启动;S32.曲线图形监控界面正常观测增程器转速、扭矩、功率参数是否在试验允差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增程器发电功能调试的具体步骤如下:S41.进行增程进入正式联调之前需对增程器进行充分热机,热机工况根据实际情况给定;S42.在增程器运转过程中,根据试验需要,测试不同转速、不同功率下的发电情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台架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系统map扫点的具体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冰赵兴天肖凌翔柳恩鑫毕煜芦彦东李大东吕欧韩朔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