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57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1、头枕2、坐垫骨架301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靠背骨架1相对坐垫骨架301在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翻转,头枕2为自动折叠式头枕2,该自动折叠式头枕2在其折叠开关每一次受到拉力作用时,能够在头枕2使用状态与头枕2折叠状态之间切换;靠背骨架1设有触发件,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还包括触发式拉力机构6和拉索12总成;在靠背骨架1向前或向后翻转通过触发角度范围时,触发件均能够触发触发式拉力机构6,使触发式拉力机构6通过拉索12总成对头枕2的折叠开关施加一次拉力,其中,触发角度范围属于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的翻转角度范围。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的翻转角度范围。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的翻转角度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小型汽车而言,后排前后的空间极为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布置舒适性良好的座椅是极需考虑的。由于需要保证乘坐时人体头部支撑,头枕是汽车座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头枕往往会增加座椅的纵向尺寸,而纵向尺寸的增加在座椅放倒时往往要求与前排座椅有足够的空间,这给本不充裕的车内空间的优化带来挑战。
[0003]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驾外出活动频繁,随程物件较多,这就要求有足够的载物空间来摆放随程物件。除了后排座椅的放倒躺平能为载物空间的增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外,通过调节头枕与座椅靠背便能更多地增加车内空间。
[0004]现有的头枕与座椅靠背的放平大多为手动操作,且头枕与座椅靠背需要分开操作,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旨在实现对汽车座椅中的头枕及靠背实现电动联动调节翻倒放平,以增加汽车后排的载物空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头枕、坐垫骨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靠背骨架相对坐垫骨架在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翻转,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头枕为自动折叠式头枕,该自动折叠式头枕在其折叠开关每一次受到拉力作用时,能够在头枕使用状态与头枕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0009]所述靠背骨架设有触发件,所述的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还包括触发式拉力机构和拉索总成;在所述靠背骨架向前或向后翻转通过触发角度范围时,所述触发件均能够触发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使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通过所述拉索总成对所述头枕的折叠开关施加一次拉力,其中,所述触发角度范围属于所述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的翻转角度范围。
[0010]在本实施方式中,靠背骨架向前翻转的过程中通过出发角度范围时,所述触发件随即触发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触发式拉力机构通过所述拉索总成对折叠开关使头枕切换至折叠状态,实现了靠背骨架在翻倒放平时头枕也随着靠背骨架的放平而折叠;靠背骨架向后翻转的过程中,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后,触发式拉力机构通过所述拉索总成对折叠开关使头枕随靠背骨架的向后翻转而切换至使用状态。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件为设置于所述靠背骨架底端的凸轮,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位于所述触发件的下方位置,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包括一杆身设置有第一导向槽
的摇臂杆,一杆身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的摆臂杆,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定位柱,用于连接所述摆臂杆底端的转轴,靠近摇臂杆顶端的挂点;所述摆臂杆与所述摇臂杆相交,且顶端连接所述拉索;所述摇臂杆倾斜设置,其顶端设置有用于被所述凸轮的上端部,其底端设置一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轴杆;所述摇臂杆在接近其底端的杆身处设置一垂直于所述摇臂杆的凸片,所述凸片上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挂点之间连接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中轴线平行于摇臂杆;
[0012]在所述靠背骨架向前或向后翻转通过触发角度范围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摇臂杆的上端部接触,带动所述摇臂杆相对所述定位柱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
[001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开关每经拉索的一次拉扯即会实现头枕的折叠或复原,当驱动机构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凸轮击打摇臂杆的顶端,使得摇臂杆在定位柱的限制下沿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向下平移,摇臂杆底端的轴杆进而带动摆臂杆沿转轴向下转动,使得摆臂杆顶端拉动拉索,通过拉索的作用最终触发折叠开关,实现靠背骨架在折叠的同时折叠头枕,同时摇臂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复原座椅时,驱动机构往相反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带动凸轮再一次击打摇臂杆的顶端,使得摇臂杆在定位柱的限制下沿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向下平移,摇臂杆底端的轴杆进而带动摆臂杆沿转轴向下转动,使得摆臂杆顶端拉动拉索,通过拉索的作用最终触发折叠开关,实现靠背骨架在返回原位的同时实现头枕的还原,同时摇臂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包括一内螺纹管,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且旋接于所述内螺纹管的螺栓。
[0015]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旋拧螺栓,实现对摇臂杆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以适应电机的扭矩,避免凸轮在击打摇臂杆时不能使得摇臂杆产生平移。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杆的顶端设置一弧形部。
[001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摇臂杆顶端的弧形部能够带动摇臂杆相对定位柱沿第一导向槽先克服弹簧的弹簧力平滑的向下滑动、再在在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平滑的向上滑动,以使得触发式拉力机构可靠的完成一次对拉索总成的拉力施加与撤销,确保头枕受控在头枕使用状态与头枕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的可靠性。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角器和电机,还包括后支架,连杆以及底框,所述靠背骨架包括背板和设置于所述背板两侧的靠背侧板,所述坐垫骨架与所述靠背侧板铰接,底框的后部固连后支架,靠背侧板通过调角器安装在坐垫骨架上,坐垫骨架的候补与靠背侧板铰接,连杆的上部与坐垫骨架的前部铰接,连杆的下部与底框的前补铰接,电机用于驱动靠背骨架相对后支架转动。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靠背侧板、坐框侧板、连杆以及底框形成四连杆结构,能够在驱动靠背骨架相对坐垫骨架在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翻转的同时,带动坐垫骨架相对底框升降。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被所述拉索穿过的长套管,用于将所述长套管的底端固定于后支架内侧壁上的第一卡点,用于将长套管的顶端固定于背板的第二卡点,所述拉索的两端均穿出套管,其中一端连接触发式拉力机构,另一端连接折叠开关。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得拉索穿过长套管,并将长套管固定,避免了拉索在拉扯过程中与骨架或汽车座椅的面料缠绕。
[002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实现了电动调节座椅靠背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头枕的联动调节;
[0024](2)得益于头枕的自动折叠,在方便了用户操作的同时,更进一步节约了汽车的后排座椅空间。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处于靠背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图中的头枕处于使用状态;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的骨架靠背处于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立体图,图中的头枕处于折叠状态;
[0028]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的骨架靠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图,图中的头枕处于折叠状态;
[0029]图4为本技术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为了帮助理解本申请,在此提供在附图中找到的组件和/或零部件对应的编号如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1)、头枕(2)、坐垫骨架(301)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靠背骨架(1)相对坐垫骨架(301)在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2)为自动折叠式头枕(2),该自动折叠式头枕(2)在其折叠开关每一次受到拉力作用时,能够在头枕(2)使用状态与头枕(2)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靠背骨架(1)设有触发件,所述的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还包括触发式拉力机构(6)和拉索(12)总成;在所述靠背骨架(1)向前或向后翻转通过触发角度范围时,所述触发件均能够触发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6),使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6)通过所述拉索(12)总成对所述头枕(2)的折叠开关施加一次拉力,其中,所述触发角度范围属于所述靠背使用状态与靠背折叠状态之间的翻转角度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头枕坐靠联动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为设置于所述靠背骨架(1)底端的凸轮(5),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6)位于所述触发件的下方位置,所述触发式拉力机构(6)包括一杆身设置有第一导向槽(601)的摇臂杆(61),一杆身设置有第二导向槽(621)的摆臂杆(62),与所述第一导向槽(601)滑动配合的定位柱(8),用于连接所述摆臂杆(62)底端的转轴(9),靠近摇臂杆(61)顶端的挂点;所述摆臂杆(62)与所述摇臂杆(61)相交,且顶端连接所述拉索(12);所述摇臂杆(61)倾斜设置,其顶端设置有用于被所述凸轮(5)的上端部(602),其底端设置一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621)的轴杆(603);所述摇臂杆(61)在接近其底端的杆身处设置一垂直于所述摇臂杆(61)的凸片(604),所述凸片(604)上设置一通孔(605),所述通孔(605)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祖深刘人鑫田建明赵培杰郭文庚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