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09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包括防夹部,所述防夹部的前侧设置前端中部触发点,所述前端中部触发点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前侧触手,所述前侧触手呈八字型向前侧张开,所述前侧触手的根部设有前端触手根部触发点,所述防夹部的中部设置有防夹条放置腔,所述防夹条放置腔内设有防夹条。该双边防夹胶条的防夹部前侧设计了多个触发位置,满足在使用中遇到多个方向的障碍物时都能发生形变,挤压外围触点或中部触点,从而触发内置的防夹条,发出防夹信号,塞拉门及时打开避免夹持乘客;当两扇塞拉门完全关闭后八字型前侧触手完全接触,并挤压后完成塞拉门的密封。门的密封。门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双边防夹胶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

技术介绍

[0002]塞拉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降低客室空调的能耗,同时对雨水、灰尘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并且在塞拉门门扇运动的过程中又具有防夹的功能,所以塞拉门大量的应用在有轨列车和客车上。
[0003]现有的防夹胶条采用的是单边防夹结构,即一侧带有防夹感应条,通过线束与程序控制盒连接,在门扇运动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后与另一侧(无防夹感应条)胶条接触,发出防夹信号,塞拉门及时打开避免夹持乘客。但此结构在使用中存在感应迟缓、功能不完善的缺点,如障碍物直接接触无防夹感应条的一侧,则防夹功能更无法及时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以解决现有采用单边防夹,导致使用中存在感应迟缓、功能不完善的技术问题,并且优化了胶条截面的感应区域结构,增加了感应触发点,使之在多个角度都可以及时触发防夹条。在门扇运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及时的实现防夹功能,同时保证了基本的良好密封性能。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包括防夹部,所述防夹部的前侧设置前端中部触发点,所述前端中部触发点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前侧触手,所述前侧触手呈八字型向前侧张开,所述前侧触手的根部设有前端触手根部触发点,所述防夹部的中部设置有防夹条放置腔,所述防夹条放置腔内设有防夹条。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夹条放置腔的前侧的中部设有内环中部触发点,所述内环中部触发点与前端中部触发点相连,所述内环中部触发点的两边对称设有内环侧凸起触发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夹条放置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边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孔包括外环框架支撑边和内环框架支撑边,所述外环框架支撑边上设置外环受压变形缺口,所述内环框架支撑边上设置内环框架第一缺口及内环框架第二缺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环框架第一缺口和内环框架第二缺口之间设置内环框架支撑边凸起触发点。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夹部的尾部两侧,一侧设有搭接悬伸边,一侧设有搭接端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搭接悬伸边的根部设置“弓”型的避让部。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为对称的船锚状结构,其两侧设有钩边,中部设有减重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防夹条内设有防夹条引出电线。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其防夹部前侧设计了多个触发位置,满足在使用中遇到多个方向的障碍物时都能发生形变,挤压外围触点或中部触点,从而触发内置的防夹条,发出防夹信号,塞拉门及时打开避免夹持乘客;当两扇塞拉门完全关闭后八字型前侧触手完全接触,并挤压后完成塞拉门的密封。
[0017]防夹条放置腔的周边设计了多个缺口,使防夹条放置腔局部更容易发生受迫变形,且设计了多个触点,在受压时可有效提高相应触点部位的折叠馈缩性能,进而有效降低防夹放置腔的变形强度。
[0018]防夹部的尾部搭接悬伸边的根部设置“弓”型的避让部沿防夹胶条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增强了接悬伸边与塞拉门门体的紧扣力,提升了与塞拉门门体的密封性,且避让部可避让塞拉门门体制作加工后的缺陷(比如焊接焊瘤、溢出的残胶等),保证顺利安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防夹胶条在塞拉门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防夹胶条的剖面图;
[0021]图3为图2的细节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双边防夹胶条在对开塞拉门上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3]其中:1、防夹部;101、防夹条放置腔;102、前端中部触发点;103、前端触手;104、前端触手根部触发点;105、前端中部触发点根部变形缺口;106、触手变形缺口;107、前侧触点连接部;108、侧边孔;109、外环框架支撑边;110、内环框架支撑边;111、外环受压变形缺口;112、内环中部触发点;113、内环侧凸起触发点;114、内环框架第一缺口;115、内环框架支撑边凸起触发点;116、内环框架第二缺口;117、搭接悬伸边;118、搭接端口;119、避让部;2、安装部;201、钩边;202、减重孔;3、防夹条;4、防夹条引出电线;5、塞拉门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包括前侧用于防止夹伤的防夹部1、后侧用于固定在塞拉门门体上的安装部2、以及设置在防夹部1中心的防夹条3,在防夹部1中心的设置防夹条放置腔101,该防夹条3即设置在防夹条放置腔101内,该防夹条3内设有防夹条引出电线4,该防夹条引出电线4起到连接防夹胶条与塞拉门控制器的作用,当防夹胶条受到挤压后,防夹条引出电线4将信号传递给塞拉门的控制器,如图1所示。
[0026]防夹部1的前侧为迎障碍物面,为对称结构,前侧的中线位置设置前端中部触发点102,前端中部触发点102前宽后窄,前宽设计可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后部与内环中部触发点112相连,直接触发内置的防夹条,发出防夹信号;该前端中部触发点102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前侧触手103,该前侧触手103呈八字型向前侧张开,其根部设有前端触手根部触发点104;前端中部触发点102的根部设有前端中部触发点根部变形缺口105,在前侧触手103的
内侧根部设有触手变形缺口106,前端中部触发点根部变形缺口105和触手变形缺口106之间设有向前凸起的前侧触点连接部107。前端中部触发点根部变形缺口105和触手变形缺口106在遇到障碍物后,可在较小空间内,获得较大的变形馈缩能力。
[0027]如图4所示,当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的两扇门完全关闭后,两边的八字型前侧触手103完全接触,并挤压后完成塞拉门的密封。
[0028]防夹部1的中部设置有防夹条放置腔101,防夹条放置腔101内设有防夹条3,该防夹条3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防夹条放置腔101的横截面为封闭的环状内腔,腔体的前侧的中部设有内环中部触发点112,该内环中部触发点112与前端中部触发点102相连,内环中部触发点112的两边对称设有内环侧凸起触发点113。
[0029]防夹部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边孔108,上述防夹条放置腔101即设置在左侧以及右侧的侧边孔108之间,侧边孔108为两侧的防夹提供了避让空间;该侧边孔108包括外环框架支撑边109和内环框架支撑边110,外环框架支撑边109上设置外环受压变形缺口111,内环框架支撑边110上设置内环框架第一缺口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包括防夹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部(1)的前侧设置前端中部触发点(102),所述前端中部触发点(102)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前侧触手(103),所述前侧触手(103)呈八字型向前侧张开,所述前侧触手(103)的根部设有前端触手根部触发点(104),所述防夹部(1)的中部设置有防夹条放置腔(101),所述防夹条放置腔(101)内设有防夹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条放置腔(101)的前侧的中部设有内环中部触发点(112),所述内环中部触发点(112)与前端中部触发点(102)相连,所述内环中部触发点(112)的两边对称设有内环侧凸起触发点(1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条放置腔(10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边孔(1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有轨列车或客车塞拉门上的双边防夹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孔(108)包括外环框架支撑边(109)和内环框架支撑边(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际成林会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