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合成B族维生素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9550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副干酪乳杆菌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合成B族维生素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尤其是涉及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ET-22(保藏编号CGMCC No.15077)发酵合成B族维生素的方法及相关应用。

技术介绍

[0002]B族维生素也叫乙族维生素(也叫维他命B、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B复合群),共有8种,故冠以“族”。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与代谢活动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紧张的生活、工作压力中,不当的饮食习惯或因某些特定药物的使用,加上B族维生素本身溶于水的属性,均会使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快速被消耗。补充维生素B族可舒缓情绪。并且,根据研究报道,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参与能量代谢,能增强体力、滋补强身。如果缺少维生素B,则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怠滞和食欲不振。此外喝酒过多等导致肝脏损害,在许多场合下是和维生素B缺乏症并行的。
[0003]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米糠、麸皮、酵母、动物的肝脏、粗粮蔬菜等食物中。研究指出,部分B族维生素可以在人体肠道中被合成。
[0004]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异养乳酸菌,常用于乳制品发酵和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通常被发现存在于多处的人类栖息地,如人类肠道和口腔、以及青贮和自然发酵食品中。
[0005]未发现有关于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生B族维生素的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副干酪乳杆菌ET-22的新用途。
[0007]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ET-22菌株已于2017年12月1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保藏编号CGMCC No.15077。
[0008]本专利技术发现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ET-22以主要含有乳成分的料液(乳基质)作为发酵底物,具有高产B族维生素(包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9)的能力。
[0009]从而,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发酵合成B族维生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副干酪乳杆菌CGMCC No.15077发酵,制备得到含有B族维生素的发酵产物。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包括:从发酵产物的上清液中提取纯化B族维生素。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和维生素B9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或维生素B9。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发酵时所用的发酵底物可以为乳液。优选地,所述乳液为可以为生鲜牛乳或是复原乳,可以是全脂乳、低脂乳或脱脂乳。所述乳液中,可以选择性地含有5%~10%的蔗糖。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酵条件为:35℃~45℃,发酵1天~7天。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副干酪乳杆菌以种子液的形式接种于发酵底物中,接种量2%~5%。所述种子液的制备可以参照益生菌领域的常规技术进行。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副干酪乳杆菌ET-22的发酵底物的乳基质,可以是牛乳(全脂乳、低脂乳或脱脂乳)含量80%以上的乳液,其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添加甜味剂、稳定剂等辅料,例如可以是发酵乳或乳饮料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发酵底物,本专利技术的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这些乳基质均可实现高产B族维生素的效果,发酵产物特别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9。
[0017]维生素B1在牛奶中的含量平均为0.3mg每升。牛奶中维生素B1不完全来自饲料中,而且可以由奶牛瘤胃中的微生物来合成,因此经乳酸菌发酵的酸牛奶比普通牛奶维生素B1含量增加30%左右。一周岁以内的儿童,每天需要维生素B
1 5-10mg。若缺乏维生素B1,会造成儿童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神经系统活动受到破坏,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开始有吐奶或便秘,有时也有消化不良,绿便,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肌肉松弛,经常啼哭,体重减轻的症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乳液中的维生素B1含量可达60~80μg/mL。每天摄入100mL由ET-22发酵的酸乳产品,可以补充建议人体摄入量的VB1。
[0018]维生素B2在人乳中含量不高,但是牛奶中维生素B2含量可以达到1-2mg/L。儿童每天建议摄入维生素B2 1-3mg。若缺乏维生素B2,则会造成儿童生长迟缓,食欲减退,口角、口唇发炎,舌刺红肿,营养不良,身体衰弱等症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乳液中的维生素B2含量可达2.8~3μg/mL。
[0019]维生素B3(烟酸)的成人每天建议摄入量为13-19m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妇每天推荐摄入20mg,哺乳期孕妇每天推荐摄入22mg。维生素B3多含于畜肉类、鱼类以及禽类,植物类食物如蘑菇,芦笋,向日葵籽,花生,豆类和谷类中。普通酸奶中维生素B3的含量约为0.2mg/100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乳液中的维生素B3为50~80μg/mL,远远高于普通酸奶中的含量。
[0020]维生素B6又称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6功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参与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参与糖异生、UFA代谢,与糖原、神经鞘磷脂和类固醇的代谢有关;参与某些神经介质(5-羟色胺、牛磺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合成;参与核酸和DNA合成,缺乏维生素B6会损害DNA的合成,这个过程对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G.Papastoyiannidis等(2006)使用商业化发酵剂YO-1、YO-2于42℃发酵至3.5h后冷藏保存1.5h,检测维生素B6的含量分别为1.37mg/kg和1.50mg/kg;使用双歧杆菌BB-12和嗜酸乳杆菌LA-5辅助发酵后,维生素B6的含量分别为1.37mg/kg和1.31mg/k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副干酪乳杆菌ET-22发酵乳液中的维生素B6含量为7~14μg/mL。
[0021]维生素B9(叶酸)在牛乳中的含量一般为40
±
10.00μg/L,普通酸奶中的含量为80
±
20.00μg/L。维生素B9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参与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代谢;影响动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发酵合成B族维生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副干酪乳杆菌CGMCC No.15077发酵,制备得到含有B族维生素的发酵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从发酵产物的上清液中提取纯化B族维生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和维生素B9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或维生素B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酵时所用的发酵底物为乳液;优选地,所述乳液为生鲜牛乳或复原乳,其中可选择性地含有5%~10%的蔗糖。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维鍊赵雯刘伟贤刘福东侯保朝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