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2266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和系统,从而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和驾驶性能,并减少在特定行驶条件下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所述方法包括以预定时间间隔存储实时车速数据,并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响应于确定出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基于车速变化信息来确定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是否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当确定出在发动机的怠速状态下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对应于预定条件时,将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调整为处于开启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发动机悬置的方法和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其可以提高车辆的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VH)性能以及车辆的驾驶性能,并且防止在车辆的特定行驶条件下在悬置中产生噪声和振动。
技术介绍
随着应用于车辆的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低振动和低噪声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分析车辆的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VH)性能来最大化驾驶舒适性的努力正在进行中。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在特定的每分钟转数(RPM)范围发生的发动机振动会以特定的频率通过车身传递到车辆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爆炸部分对车辆内部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发动机和车身之间安装有支撑车辆的发动机并减少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的发动机悬置,并且所述发动机悬置大致分为橡胶发动机悬置、空气阻尼发动机悬置以及充液式发动机悬置。其中,充液式发动机悬置被称为液压发动机悬置或水力发动机悬置,并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指定量的液体容纳在绝缘体下方,并沿上液体腔室和下液体腔室之间的流动路径流动,从而产生阻尼力。这种液压发动机悬置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情况减小高频振动(低振幅振动)和低频振动(高振幅振动)。近来,为了改善液压发动机悬置的隔振特性,正在开发其中致动器可以主动地使激励板竖直移动的主动发动机悬置和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其中,被称为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半主动式控制发动机悬置(半ACM)配置为以开启/关闭的方式控制悬置的特性,并且广泛地使用了体积刚度型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其中隔膜的动作受到控制)以及旁路型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其中单独设置连接上液体腔室和下液体腔室的第二流动路径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在旁路型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中,喷嘴板安装在绝缘体和隔膜之间,并且所述喷嘴板将绝缘体和隔膜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上液体腔室和下液体腔室。此外,除了环状的第一流动路径(第一喷嘴)以外,在喷嘴板上还形成有比第一流动路径长度更短且横截面积更大的第二流动路径(第二喷嘴)。在所述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中,当绝缘体由于从发动机传递来的载荷和振动而发生弹性变形时,基于上液体腔室的内部容积的增加或减少而使流体流动,并且在所述过程中,减少了车身的振动。在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中,安装有电磁致动器,在所述电磁致动器中,电枢(柱塞)根据是否向线圈施加电流而竖直移动,从而打开和关闭第二流动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当安装在隔膜下方的电枢升高时,第二流动路径关闭;当电枢降低时,第二流动路径打开。在怠速期间,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通过打开关闭的第二流动路径来降低怠速激励频带的动力特性,从而减少了通过悬置传递到车身的振动量。但是,在车辆行驶期间,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关闭第二流动路径,从而以改变其特性的方式进行操作。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开启状态是通过悬置控制器将电流输出到悬置中的线圈的状态,即通过悬置控制器将工作电流施加到线圈的状态。在一般的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系统中,悬置控制器配置为在预定的安装条件得到满足时,将电池电流施加到线圈,以开启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在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开启状态下,由于电流施加到线圈,线圈和电枢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克服复位弹簧的刚度而使电枢向下移动,然后固定电枢,由此第二流动路径(或进出口)打开。因此,在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开启状态下,电枢不能关闭第二流动路径,并且隔膜容易移动,因此,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动态特性和阻尼性能较低。另一方面,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关闭状态是不通过悬置控制器向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中的线圈输出电流的状态,即工作电流不施加到线圈的状态。在一般的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系统中,当预定的悬置关闭条件得到满足时,悬置控制器不将电池电流施加到线圈,以关闭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在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关闭状态下,由于中断施加到线圈的电流,电枢通过复位弹簧向上移动,然后被固定,因此第二流动路径(或进出口)关闭。因此,在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关闭状态下,电枢关闭第二流动路径,隔膜因此固定而不容易移动,因此,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动态特性和阻尼性能较高。然而,在常规的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系统中,为了改善噪声和振动性能(以下称为“NVH性能”),必须开启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以维持低动态特性。如果将动态特性维持在较低水平,则车辆的NVH性能会提高,但是悬置的阻尼性能会下降,因此车辆的驾驶性能会下降。通常,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系统被应用以改善车辆在怠速期间的NVH性能,因此,当维持较低的悬置动态特性时,悬置的阻尼性能的劣化无关紧要。另外,在变速器锁止条件下,当在增加的噪声和振动环境下行驶车辆时,NVH性能可能变差,为了减轻行驶时NVH性能变差,需要减轻行驶时车辆的阻尼性能的恶化,这通过将悬置的工作范围从常规的怠速区域扩展到“怠速区域+行驶区域”,从而即使在行驶时也可以操作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系统。此外,当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例如,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可能会开启,因此,隔膜(例如,解耦器)和喷嘴(例如,浇道)之间会可能会产生敲击声。特别地,在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开启状态下,电枢不能关闭第二流动路径,隔膜可自由移动,因此,降低了悬置的动态特性并且也降低了悬置的阻尼性能,如上所述。当车辆在这种状态下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高强度的振动会周期性地输入到悬置,并且这种振动会移动隔膜并撞击致动器壳体(特别是形成喷嘴的壳体的一部分)和喷嘴(其为隔膜周围的外围部件),因此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在本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该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与常规的车辆行驶条件相比,进一步细分了车辆行驶条件,以确定在悬置的控制逻辑中悬置的开启和关闭状态,并且因此可以仅通过改进控制逻辑而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就可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和驾驶性能,从而能够扩展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工作范围,使得仅在怠速期间用于提高NVH性能的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系统也可用于改善行驶过程中的NVH性能,并减少在特定行驶条件下(例如,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悬置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所述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具有第一流动路径、第二流动路径以及配置为打开和关闭第二流动路径的致动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悬置控制器以预定时间间隔存储实时车速数据;通过悬置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响应于确定出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通过悬置控制器基于车速变化信息来确定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是否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以及响应于确定出在发动机的怠速状态下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通过悬置控制器将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调整为处于开启状态,以使致动器打开第二流动路径。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车速变化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先前车速的变化和当前车速的变化的信息,所述先前车速设定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间处的车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所述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具有第一流动路径、第二流动路径以及配置为打开和关闭第二流动路径的致动器,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悬置控制器以预定时间间隔存储实时车速数据;/n通过悬置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n响应于确定出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通过悬置控制器基于车速变化信息来确定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是否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以及/n响应于确定出在发动机的怠速状态下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通过悬置控制器将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调整为处于开启状态,以使致动器打开第二流动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6 KR 10-2020-00232871.一种用于控制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的方法,所述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具有第一流动路径、第二流动路径以及配置为打开和关闭第二流动路径的致动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悬置控制器以预定时间间隔存储实时车速数据;
通过悬置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怠速状态;
响应于确定出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通过悬置控制器基于车速变化信息来确定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是否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以及
响应于确定出在发动机的怠速状态下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通过悬置控制器将半主动式发动机悬置调整为处于开启状态,以使致动器打开第二流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速变化信息包括关于先前车速的变化以及当前车速的变化的信息,所述先前车速设定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间处的车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是否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包括:响应于确定出当前车速超过先前车速,通过悬置控制器确定出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是否对应于优先考虑噪声和振动性能的预定条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壮镐李岐远田在根许俊行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