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04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管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换热器、加热器和阀门,管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是,所述管道由三路结构相似的通道集成而成,所述三路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所述换热器循环进水口和冷进总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或测温仪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将止回阀与调节阀相结合,减少液体冲击,各通道独立可按工艺需要分别进行各自的加热或冷却。2)三种工况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关实现切换,满足橡胶密炼机的工艺要求。3)各路通道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按比例配置,能实现快速、有效地控制密炼机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橡胶密炼机是橡胶产业企业里的最基本又是关键设备之一,温度控制对密炼机来说十分重要。橡胶密炼机传统的温度控制方法是对密炼机各区段的温度根据混炼过程工艺的要求,通过对温度调节仪表进行温度值设定,并对各区段的循环回水口(或循环出水口)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或热电阻)作为测量值反馈,温度调节仪把设定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使各区段的循环回水温度值控制在其设定温度附近值上下(恒温控制),由于温控装置与密炼机之间连接的循环管路较长,其循环水在循环管道内存在流动阻力。再加之测温元件有一定的感温时间,往往测量与控制间存在较大的信号传输滞后,这就严重影响密炼机内混炼物料在混炼过程温度控制的准确与及时,往往产生温度超调和震荡。专利申请号为201821459412.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密炼机温度控制装置,包括通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通道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换热器、加热器和阀门,所述通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管路通道为三路结构相似的独立通道集成而成,所述三路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所述换热器循环进水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或测温仪表。该温控系统中采用CKD电动开关阀,每套通路中安装有7个手动蝶阀,经过用户使用反馈发现,由于蝶阀较多,在启动、工作、故障等状态转换时,操作比较复杂,对系统不熟悉的人往往无从下手。而冷却开关阀瞬间开启或关闭,在管道内部产生较大的冲击,使泵的密封、板换的密封带来损坏,降低密封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分别对各冷却区进行独立控制,将止回阀与调节阀相结合,减轻开关阀瞬间开启或关闭,对管道造成的冲击,以PLC为系统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加热和冷却的切换控制,以保证将冷却区温度快速、有效地控制在设定的第一温度值,延长温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管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换热器、加热器和阀门,所述通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由三路结构相似的通道集成而成,三路所述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三路通道共用冷进总管、冷回总管和软化水总管,所述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第六循环管、第七循环管、第八循环管、第九循环管和第十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软化水总管与水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水泵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循环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通处,所述第四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进总管连接第二三通处,所述第五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循环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于第一三通处,所述第五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区的进口,所述第六循环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循环管于第三三通处,所述第六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循环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七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循环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七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八循环管的一端与第七循环管的另一端和述冷却区的出口连接于第四三通处,所述第八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出总管相连接于第五三通,所述第九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换热器的冷却出口,所述第九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出总管上的第六三通,所述第十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却入口,所述第十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进总管于第七三通处;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三三通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循环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七循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八循环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为止回阀。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区分别为混炼室侧壁、转子和排料门。进一步的,所述第十循环管上设有电驱动或气压驱动的冷却调节阀,所述冷却调节阀为KOSO气动薄膜式调节阀。进一步的,所述通径比例优选为混炼室侧壁通道:转子通道:排料门通道=DN65:DN50:DN40。进一步的,所述通径比例优选为混炼室侧壁通道:转子通道:排料门通道=DN50:DN50:DN4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中的任一个为手动阀或电动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中的任一个为蝶阀、球阀或闸板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三通道设置,配有独立的加热、冷却水循环及温控装置,通过检测密炼机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比对设定温度,经过PID计算,准确调节控制冷却调节阀的开度,精准调控循环水温度,确保密炼机在最接近设定温度范围内工作,保持最小的温度变化幅度。2)将止回阀与调节阀相结合,简化控制,更方便地实现工艺状态的切换,满足橡胶密炼机的工艺要求,截止阀始终保持适当的开度,避免阀门骤开骤闭带来的冲击,可以延长温控系统泵、板换、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噪声。3)多通道组合设置时,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按比例配置,在保证生产工艺的前提下,能实现快速、有效地控制密炼机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开机加热状态水路流向示意图,为开工状态时管路水流情况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正常冷却状态水路流向示意图,为正常生产时管路水流情况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换热器故障状态水路流向示意图,为换热器故障状态时管路水流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是本技术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排料门通道11、转子通道12、混炼室侧壁通道13、机架1和PLC控制系统2。排料门通道11上设置有水泵111、换热器112、加热器113和若干阀门;转子通道12上设置有水泵121、换热器122、加热器123和若干阀门;混炼室侧壁通道13通道上设置有水泵131、换热器132、加热器133和若干阀门。使用时,可将三路通道(分别为混炼室侧壁通道、转子通道、排料门通道)盘设固定在机架1上。本技术温控装置是确保密炼机正常工作的辅助设备。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际验证,人们发现生产橡胶橡胶的密炼机的混炼室侧壁、转子、排料门的温度必须在很小的范围内恒定才能保证橡胶的质量最佳,这个温度范围根据密炼橡胶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用天然橡胶作为聚合物原料密炼生产橡胶橡胶时,混炼室侧壁的温度要在40±1.5℃,转子的温度要在30±1.5℃,排料门的温度在30±1.5℃范围内,正是基于密炼机每个冷却区域结构温度的区别,三个通路循环水路通径与冷却水管路通径不同,由于密炼机的加工能力不同,不同密炼机温控系统的管路通径也有区别。比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管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换热器、加热器和阀门,所述管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由三路结构相似的通道集成而成,三路所述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三路通道共用冷进总管、冷回总管和软化水总管,所述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第六循环管、第七循环管、第八循环管、第九循环管和第十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软化水总管与水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水泵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循环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通处,所述第四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进总管连接第二三通处,所述第五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循环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于第一三通处,所述第五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区的进口,所述第六循环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循环管于第三三通处,所述第六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循环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七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循环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七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八循环管的一端与第七循环管的另一端和述冷却区的出口连接于第四三通处,所述第八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出总管相连接于第五三通,所述第九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换热器的冷却出口,所述第九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出总管上的第六三通,所述第十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却入口,所述第十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进总管于第七三通处;/n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三三通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循环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七循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八循环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为止回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密炼机低冲击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管道、机架和控制器,所述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换热器、加热器和阀门,所述管道盘设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由三路结构相似的通道集成而成,三路所述通道的通径根据冷却区热容大小按比例配置,三路通道共用冷进总管、冷回总管和软化水总管,所述通道中包括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第三循环管、第四循环管、第五循环管、第六循环管、第七循环管、第八循环管、第九循环管和第十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连接在软化水总管与水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循环管连接在水泵出水口与加热器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三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加热器出水口,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循环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三通处,所述第四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进总管连接第二三通处,所述第五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循环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三循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于第一三通处,所述第五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区的进口,所述第六循环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循环管于第三三通处,所述第六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循环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七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循环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七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八循环管的一端与第七循环管的另一端和述冷却区的出口连接于第四三通处,所述第八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出总管相连接于第五三通,所述第九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换热器的冷却出口,所述第九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出总管上的第六三通,所述第十循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却入口,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宇李福建黄继平尹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彩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