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胶工艺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678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9
炼胶工艺系统及方法,包括密炼机、向密炼机中投送橡胶生胶的投料系统、向密炼机中投送配合剂的配合剂投料器、与密炼机的排料口对接用于翻胶冷却的降温开炼机和用于压片收胶的成型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开炼机和成型收胶系统之间设有对胶料进行多次低温薄通的自动薄通装置,降温开炼机与自动薄通装置之间以及自动薄通装置与成型收胶系统之间均通过传送带传导胶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配合剂的分散率,降低薄通劳动强度,通过多次低温薄通形成循环炼胶,可有效减少橡胶生料与配合剂在密炼机中的炼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对开炼机设备的要求低,能耗小,投资少,有效降低薄通劳动强度,提高炼胶生产流水线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炼胶工艺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胶工艺系统及方法,属于炼胶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炼胶工艺方法主要以密炼机为主,通过多次反复进入密炼机炼胶达到分散生胶与配合剂的目的,从而制备制品所需的混炼胶,此类方法虽然分散效果较好,但生产效率低,周转时间长,所需场地较大,同时浪费人力物力。现有的一次法工艺是通过将胶料一次密炼完成后通过开炼机进行加硫,如专利CN102019649A中方法,在密炼机中完成一段胶,然后通过输送带,在开炼机中完成加硫,该种方法虽然生产效率高,但由于采用开炼机加硫时,一些硫磺及促进剂母胶容易受开炼机中堆积胶挤压出现滚落现象,采用粉末材料则易飞扬而污染环境,造成胶料性能波动,同时各开炼机加硫状态难以确保完全一致,容易同一车次的胶料不均一性。专利CN110744737A虽有改善加硫滚落流失的现象,但完全在密炼机中低温炼胶,炼胶温度为100℃-105℃,意味着转子转速非常慢,胶料吃粉效率低,炼胶效率低,未完全吃完的粉料将在螺杆挤出机中残留,导致每车物料存在非均一性。专利CN111195994A中通过反复变辊距、变堆积胶量、变速度的剪切炼胶后排胶,可解决加硫滚落流失现象,但开炼机炼胶时间过长,容易过炼导致胶料性能下降,且对开炼机装置要求极高,设备投资大。薄通是炼胶过程中最有效的分散手段,传统薄通通过人工在开炼机上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炼胶工艺系统及方法,有效提高配合剂的分散率,降低薄通劳动强度,通过多次低温薄通形成循环炼胶,可有效减少橡胶生料与配合剂在密炼机中的炼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对开炼机设备的要求低,能耗小,投资少,有效降低薄通劳动强度,提高炼胶生产流水线自动化水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炼胶工艺系统,包括密炼机、向密炼机中投送橡胶生胶的投料系统、向密炼机中投送配合剂的配合剂投料器、与密炼机的排料口对接用于翻胶冷却的降温开炼机和用于压片收胶的成型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开炼机和成型收胶系统之间设有对胶料进行多次低温薄通的自动薄通装置,降温开炼机与自动薄通装置之间以及自动薄通装置与成型收胶系统之间均通过传送带传导胶料。优选的,所述的自动薄通装置包括开炼机、向开炼机的冷却管道中注入低温冷却水进行强力冷却的强冷却装置和用于传导胶料且传导方向可变的胶料传导机构,开炼机、强冷却装置和胶料传导机构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胶料传导机构架设于开炼机的排料口和入料口之间,胶料随胶料传导机构传导方向的改变而导入成型收胶系统中,降温开炼机通过传送带向开炼机传导胶料,开炼机中辊筒的下方均设置用于将胶料从辊筒刮下的刮刀。优选的,所述的胶料传导机构包括与开炼机排料口对接的下输送带、通过自动伸缩杆件控制而变向的变向输送带和将胶料导入开炼机入料口的上输送带,变向输送带的出料端与上输送带入料端搭接,并通过变向搭接与成型收胶系统入料口对接的传送带。优选的,所述的变向输送带的变向角度大于等于度,下输送带、变向输送带和下输送带的输送长度总和不少于5m,开炼机中的辊筒辊距为0.1mm-0.4mm。优选的,所述的成型收胶系统包括接收自动薄通装置导出的胶料的成型开炼机、对胶料进行成型后冷却的冷却系统和用于收胶的收胶系统,成型开炼机通过传送带与冷却系统连接,收胶系统与冷却系统的出料口对接。采用以上所述的炼胶工艺系统的炼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橡胶生胶和除硫磺外的配合剂分别投入密炼机中并在密炼机中进行低温混炼,制备一段胶;第二步:向密炼机中投入硫磺继续混炼,制备终炼胶;第三步:终炼胶排至降温开炼机中进行自动翻胶冷却降温;第四步:将胶料导至自动薄通装置中进行多次低温薄通;第五步:将胶料导至成型收胶系统中进行压片收胶,完成炼胶。优选的,第一步中密炼机的炼胶温度为115℃-130℃,炼胶时间为180s-360s,第二步中密炼机的炼胶温度为90℃-100℃,炼胶时间为60s-90s。优选的,强冷却装置向开炼机的冷却管道中注入的低温冷却水不超过12℃,使开炼机中的辊筒温度不高于30℃。优选的,开炼机的薄通时间为密炼机炼胶时间与降温开炼机翻胶时间之和。优选的,第四步具体是指:根据胶料性能调节中的低温冷却水温度、开炼机的辊筒温度、开炼机中刮刀与辊筒的间距、开炼机的自动薄通时间,并用胶料传导机构将胶料循环多次投入开炼机中进行低温薄通,在达到开炼机的自动薄通时间时变向输送带自动变向搭接至与成型收胶系统入料口对接的传送带上。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炼胶工艺系统在降温开炼机和成型收胶系统之间设置了自动薄通装置,橡胶生料和配合剂在密炼机被制备成终炼胶,降温开炼机将终炼胶进行翻动自冷却再至导入自动薄通装置中,自动薄通装置中对终炼胶进行多次低温薄通,降低薄通温度提高薄通剪切力以提升薄通效果,有效提高配合剂的分散率,有效降低薄通劳动强度,通过多次低温薄通形成循环炼胶,可有效减少橡胶生料与配合剂在密炼机中的炼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2.自动薄通装置中开炼机用于薄通,强冷却装置用于向开炼机中注入低温冷却水以调节开炼机中辊筒的温度,使薄通温度低于温室,提高薄通剪切力以提升薄通效果,胶料传导机构用于胶料薄通时自动化导胶,保证胶料被循环多次薄通并在薄通完成后通过变向将胶料导至成型收胶系统,实现薄通的自动化循环以及炼胶工序的自动化流转,循环薄通的次数根据单次薄通后胶料特性进行实时调整,保证胶料特性,提高炼胶工艺的可靠性,且设备结构简单,对开炼机设备的要求低,能耗小,投资少,有效降低薄通劳动强度,提高炼胶生产流水线自动化水平,实现无人化操作。3.本专利技术的炼胶工艺方法,从第一步至第四步炼胶温度逐步降低,终炼胶在降温开炼机中被翻动自然冷却后导入至自动薄通装置中进行胶料的多次循环薄通,并且根据胶料性能调节冷却水温、开炼机的辊筒温度、开炼机中刮刀与辊筒的间距、开炼机的自动薄通时间,使薄通温度低于温度,提高薄通剪切力从而提升薄通效率,解决传统炼胶工艺中薄通难度大,对设备的要求高且炼胶时间不好掌握影响胶料特性的技术问题,有效降低薄通劳动强度,保证胶料特性,提高炼胶工艺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炼胶工艺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炼胶工艺系统,包括密炼机1、向密炼机1中投送橡胶生胶的投料系统2、向密炼机1中投送配合剂的配合剂投料器3、与密炼机1的排料口对接用于翻胶冷却的降温开炼机4和用于压片收胶的成型收胶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开炼机4和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设有对胶料进行多次低温薄通的自动薄通装置6,降温开炼机4与自动薄通装置6之间以及自动薄通装置6与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均通过传送带传导胶料。以上所述的炼胶工艺系统在降温开炼机4和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设置了自动薄通装置6,橡胶生料和配合剂在密炼机1被制备成终炼胶,降温开炼机4将终炼胶进行翻动自冷却再至导入自动薄通装置6中,自动薄通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炼胶工艺系统,包括密炼机(1)、向密炼机(1)中投送橡胶生胶的投料系统(2)、向密炼机(1)中投送配合剂的配合剂投料器(3)、与密炼机(1)的排料口对接用于翻胶冷却的降温开炼机(4)和用于压片收胶的成型收胶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开炼机(4)和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设有对胶料进行多次低温薄通的自动薄通装置(6),降温开炼机(4)与自动薄通装置(6)之间以及自动薄通装置(6)与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均通过传送带传导胶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炼胶工艺系统,包括密炼机(1)、向密炼机(1)中投送橡胶生胶的投料系统(2)、向密炼机(1)中投送配合剂的配合剂投料器(3)、与密炼机(1)的排料口对接用于翻胶冷却的降温开炼机(4)和用于压片收胶的成型收胶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开炼机(4)和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设有对胶料进行多次低温薄通的自动薄通装置(6),降温开炼机(4)与自动薄通装置(6)之间以及自动薄通装置(6)与成型收胶系统(5)之间均通过传送带传导胶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薄通装置(6)包括开炼机(61)、向开炼机(61)的冷却管道中注入低温冷却水进行强力冷却的强冷却装置(62)和用于传导胶料且传导方向可变的胶料传导机构(63),开炼机(61)、强冷却装置(62)和胶料传导机构(63)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胶料传导机构(63)架设于开炼机(61)的排料口和入料口之间,胶料随胶料传导机构(63)传导方向的改变而导入成型收胶系统(5)中,降温开炼机(4)通过传送带向开炼机(61)传导胶料,开炼机(61)中辊筒的下方均设置用于将胶料从辊筒刮下的刮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料传导机构(63)包括与开炼机(61)排料口对接的下输送带(631)、通过自动伸缩杆件控制而变向的变向输送带(632)和将胶料导入开炼机(61)入料口的上输送带(633),变向输送带(632)的出料端与上输送带(633)入料端搭接,并通过变向搭接与成型收胶系统(5)入料口对接的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向输送带(632)的变向角度大于等于90度,下输送带(631)、变向输送带(632)和下输送带(633)的输送长度总和不少于5m,开炼机(61)中的辊筒辊距为0.1mm-0.4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收胶系统(5)包括接收自动薄通装置(6)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宇黄光王三孟穆洪帅刘权黄良平王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