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24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站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上压盖和压差发讯器,筒体的上沿通过筒体法兰与上压盖配合连接组成一个密封腔体,吊环螺钉设置于上压盖的顶部居中位置;所述筒体内设有过滤芯安装板,过滤芯安装板上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出口法兰,过滤芯安装板下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进口法兰,所述过滤芯安装板用于连接网片式过滤芯;筒体的外壁上设有压差发讯器,压差发讯器通过两个压差信号管与筒体空间对应连通,两个压差信号管等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块化设计,做为一个模块整体使用,减少现场组装的泄漏和工期延长的问题,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油站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稀油站广泛地使用在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等大型的需要润滑的设备系统中,稀油站中的润滑油经过长时间的循环,稀油会带走磨损部位的金属碎屑,但油箱本身不带有清理和换油功能,输送到机械设备中的润滑油的洁净度和润滑性能会逐渐变差,严重的增加设备的磨损,且会导致过滤器经常堵塞,影响稀油站的正常使用。
[0003]申请号为202121651157.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稀油站过滤器,包括底架、固定连接在底架上的进油管,进油管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的顶部设有出油口,过滤组件中设有滤网。滤网设于过滤组件的中部,进油管连接于滤网的下方。过滤组件内在进油管的下方设有沉淀区。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连接于第一壳体底部的第二壳体,出油口设于第一壳体的顶部,滤网设于第一壳体内,沉淀区设于第二壳体内,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于与进油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管。该过滤器的缺点是不能实时反馈滤网的堵塞程度,使滤网不能得到及时更换,影响过滤器的使用效果。
[0004]申请号为202021112679.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稀油站的内置式出油过滤器,包括油箱、过滤器壳体和过滤器顶盖,过滤器壳体设于油箱内部,且其上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油箱的上端面,所述过滤器顶盖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安装于过滤器壳体的顶部,所述过滤器壳体一侧的外壁上方设有进油口,其另一侧的外壁下方设有出油口,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的上方设有上部笼架,隔板的下方设有滤芯组件。该结构通过压差信号发生器解决了滤网堵塞程度的反馈问题,以及外置式过滤器普遍存在的外形不整齐、放置不方便、不易于包装运输、连接管路过长等问题,并且重新设计了过滤器内置后的连接结构,其缺点是过滤器不能做为一个模块使用,并完成快速安装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模块化设计,使油站过滤器及其压差检测元件做为一个模块整体使用,减少现场组装的泄漏和工期延长的问题,该模块可由生产商做为标准件预制,使用时做为一个过滤器整体安装和选型,相关管路和电气的接口在现场连接,提高安装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上压盖和压差发讯器,该模块为立式结构,筒体的上沿通过筒体法兰与上压盖配合连接组成一个密封腔体,吊环螺钉设置于上压盖的顶部居中位置;所述筒体内设有过滤芯安装板,过滤芯安装板上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出口法兰,过滤芯安装板下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进口法兰,所述过滤芯安装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网片式过滤芯的螺纹孔;过滤芯安装板对应的筒体的外壁上设有压差发讯器安装座,压差发讯器设置在压差发讯器安装座上,压差发讯器安装座上开有上下两
个孔,压差发讯器通过两个压差信号管与过滤芯安装板上下两个筒体空间对应连通,两个压差信号管等长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筒体法兰与上压盖之间设有O型圈和/或方胶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口法兰与出口法兰的轴线互相平行或垂直。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安装板下方的筒体底部侧壁上设有排渣管,排渣管端连接方头管塞或排渣阀。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网片式过滤芯的规格为DXAFP

DN50

80μm。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压盖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对丝与排气球阀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差发讯器的型号为CMS、CS

V、CM

I、CS

IV、CZ

II、CS

III、CYB

I、ZKF

II、CY

II、YM

I中的任一种,压差发讯器的标准发讯值为0.35MPa,工作压力为0.8~32MPa。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油站过滤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使油站过滤器及其压差检测元件做为一个模块整体使用,减少现场组装的泄漏和工期延长的问题,该模块可由生产商做为标准件预制,使用时做为一个过滤器整体安装和选型,相关管路和电气的接口在现场连接,提高安装效率。2)压差传感器直接设置在过滤器的外壁上,压差信号管最短,可避免因压差信号管过长带来的信号延迟和数值波动过大的问题。3)网片式过滤芯容易更换,再生效果优于熔喷式滤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筒体、2

上压盖、3

压差发讯器、4

筒体法兰、5

吊环螺钉、6

过滤芯安装板、7

出口法兰、8

进口法兰、9

网片式过滤芯、10

压差发讯器安装座、11

压差信号管、12

O型圈、13

排渣管、14

方头管塞、15

对丝、16

排气球阀、17

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0021]见图1

2,是本技术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筒体1、上压盖2和压差发讯器3,该模块为立式结构,筒体1的上沿通过筒体法兰4与上压盖2配合连接组成一个密封腔体,吊环螺钉5设置于上压盖2的顶部居中位置,模块方便吊运;筒体1内设有过滤芯安装板6,过滤芯安装板6上方的筒体1侧壁上设有出口法兰7,过滤芯安装
板6下方的筒体1侧壁上设有进口法兰8,过滤芯安装板6上设有用于连接网片式过滤芯9的螺纹孔,网片式过滤芯9通过螺栓连接在过滤芯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上压盖和压差发讯器,该模块为立式结构,筒体的上沿通过筒体法兰与上压盖配合连接组成一个密封腔体,吊环螺钉设置于上压盖的顶部居中位置;所述筒体内设有过滤芯安装板,过滤芯安装板上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出口法兰,过滤芯安装板下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进口法兰,所述过滤芯安装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网片式过滤芯的螺纹孔;过滤芯安装板对应的筒体的外壁上设有压差发讯器安装座,压差发讯器设置在压差发讯器安装座上,压差发讯器安装座上开有上下两个孔,压差发讯器通过两个压差信号管与过滤芯安装板上下两个筒体空间对应连通,两个压差信号管等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法兰与上压盖之间设有O型圈和/或方胶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法兰与出口法兰的轴线互相平行或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差检测的油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安装板下方的筒体底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宇黄继平王广丰初雪明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彩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