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76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8
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围形成模腔,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和一对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模腔,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均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合理,能在注塑前对物料进行搅动以保证温度均匀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
技术介绍
机床附件用于扩大机床的加工性能和使用范围,包括各类护罩、拖链、吸尘管、通风管、导轨刮屑板等,上述的某些机床附件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在实际注塑时,物料通过输料管注射进模具的模腔,但是在传输的过程中,由输料管的轴线向外扩散物料的温度逐渐减低,这样物料进入模腔后的温度也是不均匀的,造成局部应力不一致,降低了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在注塑前对物料进行搅动以保证温度均匀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围形成模腔,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和一对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模腔,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均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中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内径;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进口高度高于所述倾斜部的出口高度。在所述第一进料通道内、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下方设有扰流块,所述扰流块的轴向截面呈上大下小的雨滴状,所述第一进料通道内还穿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所述扰流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在工作时,同时向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输送物料,通过对第二进料通道的内径限制,提高物料在第二进料通道内的流动速度,这样,当第二进料通道内的物料喷射到第一进料通道内后,会形成对第一进料通道内的物料的冲击与穿透,也就实现了汇集在第一通道内的三股物料流的搅动,使得物料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趋于一致,结构合理,确保了物料在进入模腔前处于温度均匀的稳定状态,也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模腔;4、第一进料口;5、第二进料口;6、第一进料通道;7、第二进料通道;8、容置腔;9、扰流块;1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合围形成模腔3,所述上模1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4和一对第二进料口5,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均连通输料管,通过输料管向第一进料通道6和第二进料通道7内输送物料,所述第二进料口5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4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料口4连通第一进料通道6,所述第二进料口5连通第二进料通道7;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连通模腔3,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7均连通第一进料通道6,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7的内径。在注射时,同时向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输送物料,由于第一进料通道6的内径大于第二进料通道7的内径,使得物料在第二进料通道7的输送速度大于物料在第一进料通道6内的输送速度,这样,当第二进料通道7内的物料喷射到第一进料通道6内后,会形成对第一进料通道6内的物料的冲击与穿透,也就实现了汇集在第一通道内的三股物料流的搅动,使得物料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趋于一致,结构合理,确保了物料在进入模腔3前处于温度均匀的稳定状态,也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的中部设有容置腔8,所述容置腔8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的内径;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7均与所述容置腔8连通。容置腔8的内径较大,延长了物料在第一进料通道6内的滞留时间,也就延长了三股物料流在第一进料通道6内的搅动时间,确保了进入模腔3的物料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一致或无限接近。所述容置腔8位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的上部,所述第二进料通道7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进口高度高于所述倾斜部的出口高度。倾斜部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物料在第二进料通道7内的流动速度,也就提高了从第二进料通道7内喷射出的物料对在第一进料通道6内的物料的搅动效果。在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内、位于所述容置腔8的下方设有扰流块9,所述扰流块9的轴向截面呈上大下小的雨滴状,所述第一进料通道6内还穿设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固定所述扰流块9。混合后的物料进扰流块9的扰流及支架10的切割作用,再次进行混合、搅动,确保了物料的温度的一致性。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围形成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和一对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通道;/n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模腔,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均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合围形成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和一对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通道;
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模腔,一对所述第二进料通道均连通第一进料通道,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通道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机床附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的中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伶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瑞晟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