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庆强专利>正文

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46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包括散热器和加固件,所述散热器内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管,每组所述散热管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散热管一端设置有管口,所述管口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设置在相邻三个管口之间,所述加固件由C形卡子和卡爪组成,所述卡爪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爪分别设置在C形卡子两端之间,所述卡爪与管口插接,所述卡爪与管口连接处设置有复合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钎焊将卡爪一侧的复合层融化,将加固件焊接在散热器的散热管内壁上,间接增加管角的厚度从而加固管子强度,以降低震动对管子的影响,起到加固作用以减少漏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箱内部加固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新能源的时代,然而关于电动汽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当开动一辆汽车的时候产生的热量足以摧毁汽车本身,因此需要在汽车上安装一套冷却系统保护它免受损害,并使发动机处于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在散热模块中,电动汽车散热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是保护发动机避免因过热造成的破坏电动汽车,目前电动汽车散热器一般都是采用铝合金材料,散热管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散热管做成扁平形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冷却液在散热管内流动,空气在散热管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通过整体的循环达成散热。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散热器工作会产生震动,设置在散热器内的散热管也随之震动,长时间的震动会导致散热管的破裂,发生漏水漏油的现象,降低了散热器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通过将加固件插接于一组管口最上排管口内壁顶部与最下排管口内壁底部之间,散热器进入钎焊炉焊接,卡爪与管口内壁接触的复合层经过钎焊融化和管口内壁焊接到一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包括散热器和加固件,所述散热器内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管,每组所述散热管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散热管一端设置有管口,所述管口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设置在相邻三个管口之间;所述加固件由C形卡子和卡爪组成,所述卡爪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爪分别设置在C形卡子两端之间,所述卡爪与管口插接,所述卡爪与管口连接处设置有复合层。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管之间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均匀分布在散热器内部,所述芯体由金属铜制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与管口相连通,所述C形卡子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所述加固件通过限位槽与管口插接,所述加固件与管口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卡爪平行分布,且两个卡爪均与C形卡子垂直分布。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件由铝制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加固件边缘设置为圆角。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C形卡子与卡爪一体化设置,所述卡爪的厚度与管口内径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卡爪之间的距离与一组管口最上排管口内壁顶部到最下排管口内壁底部的距离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层由铝镁合金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在加固件的卡爪上设置复合层,钎焊时将卡爪一侧的复合层融化,由铝镁合金制成的复合层在卡爪与管口内壁之间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覆盖层,将加固件焊接在散热器的散热管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间接增加管角的厚度从而加固管子强度,以降低震动对管子的影响,起到加固作用以减少漏水率,通过在C形卡子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使得C形卡子与管口之间形成间隙,冷却液通过散热管经过C形卡子与管口之间的间隙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既能增加连接强度,又不影响冷却液的循环流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固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加固件与散热器的插接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散热器、2加固件、3散热管、4管口、5C形卡子、6卡爪、7复合层、8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包括散热器1和加固件2,所述散热器1内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管3,每组所述散热管3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散热管3一端设置有管口4,所述管口4与散热器1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2设置在相邻三个管口4之间;所述加固件2由C形卡子5和卡爪6组成,所述卡爪6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爪6分别设置在C形卡子5两端之间,所述卡爪6与管口4插接,所述卡爪6与管口4连接处设置有复合层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管3之间设置有芯体8,所述芯体8均匀分布在散热器1内部,所述芯体8由金属铜制成。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管3与管口4相连通,所述C形卡子5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所述加固件2通过限位槽与管口插接,所述加固件2与管口4之间设有间隙,有利于冷却液从加固件2和管口4之间的间隙流出而不影响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两个所述卡爪6平行分布,且两个卡爪6均与C形卡子5垂直分布。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件2由铝制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加固件2边缘设置为圆角,提升了安全性,且安装时不易对管口产生损伤。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C形卡子5与卡爪6一体化设置,所述卡爪6的厚度与管口4内径相匹配,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插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层7由铝镁合金制成,进行钎焊时复合层7在加固件2和管口4内壁之间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覆盖层,氧化铝是铝的稳定氧化物,质地极硬且具有很强的耐化学惰性,有利于加固件2和管口4内壁的紧密连接。实施方式具体为:将散热器1的芯体8组装完成后,将加固件2插接于相邻三个管口4之间,加固件2与管口4插接后紧密贴合,有利于结构的紧凑,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散热器1进入钎焊炉焊接,卡爪6与管口4内壁接触的复合层7经过钎焊融化和管口4内壁焊接到一起,管口4向内延伸与散热管3相连通,在C形卡子5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冷却液通过散热管3经过管口4与C形卡子5之间的间隙流出而不受阻挡,有利于增加连接强度,又不影响冷却液的循环流量,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1工作会产生震动,设置在散热器1内的散热管3也随之震动,长时间的震动会导致散热管3的破裂,发生漏水漏油的现象,降低散热器1工作效率,减少散热器1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5,将散热器1的芯体8组装完成后,将加固件2插接于相邻三个管口4之间,加固件2与管口4插接后紧密贴合,有利于结构的紧凑,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散热器1进入钎焊炉焊接,卡爪6与管口4内壁接触的复合层7经过钎焊融化和管口4内壁焊接到一起,在C形卡子5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管口4与C形卡子5之间设有间隙,冷却液通过散热管3经过管口4与C形卡子5之间的间隙流出而不受阻挡。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包括散热器(1)和加固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内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管(3),每组所述散热管(3)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散热管(3)一端设置有管口(4),所述管口(4)与散热器(1)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2)设置在相邻三个管口(4)之间;/n所述加固件(2)由C形卡子(5)和卡爪(6)组成,所述卡爪(6)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爪(6)分别设置在C形卡子(5)两端之间,所述卡爪(6)与管口(4)插接,所述卡爪(6)与管口(4)连接处设置有复合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包括散热器(1)和加固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1)内部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管(3),每组所述散热管(3)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散热管(3)一端设置有管口(4),所述管口(4)与散热器(1)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2)设置在相邻三个管口(4)之间;
所述加固件(2)由C形卡子(5)和卡爪(6)组成,所述卡爪(6)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爪(6)分别设置在C形卡子(5)两端之间,所述卡爪(6)与管口(4)插接,所述卡爪(6)与管口(4)连接处设置有复合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内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管(3)之间设置有芯体(8),所述芯体(8)均匀分布在散热器(1)内部,所述芯体(8)由金属铜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庆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