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68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加工机床包括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和差减壳扩张机构,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加工机床上,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侧部;液压系统位于第二连接座与固定尾座之间,且设置有液压油缸和液压杆;液压杆与液压油缸相连接;伺服电机安装在液压油缸侧部,且与安装在其侧部的配电箱相联接;差减壳扩张机构位于位于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其包括安装在底座上方的定位托盘、差减壳和压块;差减壳置于定位托盘的上部;差减壳可与差速器总成相配合使用;压块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系统相连接。该装置实用性强,可提升差减壳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人工敲击加工导致差速器轴承内外圈有压痕,损坏差速器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总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传统的车桥主减差速器总成中的差减壳加工方式是人工使用尼龙棒敲击加工差减壳,而人工敲击入壳方式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敲击可能导致差速器轴承内外圈有压痕,影响轴承寿命,也可能在人工敲击时尼龙棒掉落碎屑,损坏差速器轴承,导致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实用性强,提升差减壳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改善工人操作环境,避免人工敲击加工导致差速器轴承内外圈有压痕,损坏差速器轴承。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包括加工机床,所述的加工机床上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固定尾座,所述的第一连接座通过支撑轴与第二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座通过支撑轴与固定尾座相连接,所述的加工机床还包括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和差减壳扩张机构,所述的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加工机床上,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侧部;所述的液压系统位于第二连接座与固定尾座之间,且设置有液压油缸和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与液压油缸相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液压油缸侧部,且与安装在其侧部的配电箱相联接;所述的差减壳扩张机构位于位于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其包括安装在底座上方的定位托盘、差减壳和压块;所述的差减壳置于定位托盘的上部;所述的差减壳可与差速器总成相配合使用;所述的压块设置于卡接件与差减壳之间。上述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外侧设有连接拉杆,且与支撑轴通过第一连接座外侧的紧固件相固接。上述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液压系统、伺服电机、差减壳扩张机构电性连接。上述的,所述的用于扩张差减壳的压块呈对称设置于差减壳两侧,其一端设有弧形凹槽与差减壳的侧部相卡合。上述的,所述的液压油缸上设有传动管,且通过传动管与伺服电机相连接。上述的,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液压油缸驱动液压杆伸缩移动。本技术合理新颖,取得以下有益效果:该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可用于对差减壳进行加工,实用性强,提升差减壳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改善工人操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差减壳扩张机构扩张差减壳,避免人工敲击加工导致差速器轴承内外圈有压痕,可有效避免人工敲击时尼龙棒掉落碎屑,导致异响,损坏差速器轴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差减壳扩张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01-控制装置,201-液压系统,301-差减壳扩张机构,3001-定位托盘,3002-差减壳,3003-压块,3003-压块,30031-弧形凹槽,0-加工机床,1-第一连接座,2-支撑轴,3-第二连接座,4-固定尾座,5-伺服电机,6-配电箱,7-液压油缸,8-传动管,9-液压杆,10-紧固件,11-连接拉杆,12-差速器总成,1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包括加工机床0,所述的加工机床0上设有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3和固定尾座4,所述的第一连接座1通过支撑轴2与第二连接座3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座3通过支撑轴2与固定尾座4相连接,所述的加工机床0还包括控制装置101、液压系统201和差减壳扩张机构301,所述的控制装置101固定安装在加工机床0上,位于第一连接座1的侧部;所述的液压系统201位于第二连接座3与固定尾座4之间,且设置有液压油缸7和液压杆9;所述的液压杆9与液压油缸7相连接;所述的伺服电机5安装在液压油缸7侧部,且与安装在其侧部的配电箱6相联接;所述的差减壳扩张机构301位于位于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其包括安装在底座13上方的定位托盘3001、差减壳3002和压块3003;所述的差减壳3002置于定位托盘3001的上部;所述的差减壳3002可与差速器总成12相配合使用;所述的压块3003设置于卡接件3004与差减壳300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座1外侧设有连接拉杆11,且与支撑轴2通过第一连接座1外侧的紧固件10相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装置101与液压系统201、伺服电机5、差减壳扩张机构30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扩张差减壳3002的压块3003呈对称设置于差减壳3002两侧,其一端设有弧形凹槽30031与差减壳3002的侧部相卡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压油缸7上设有传动管8,且通过传动管8与伺服电机5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液压油缸7驱动液压杆9伸缩移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参照图1-图4,该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可用于对差减壳进行加工,包括加工机床0,加工机床0上设有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3和固定尾座4,第一连接座1通过支撑轴2与第二连接座3相连接;第一连接座1外侧设有连接拉杆11,且与支撑轴2通过第一连接座1外侧的紧固件10相固接。第二连接座3通过支撑轴2与固定尾座4相连接。加工机床0还包括控制装置101、液压系统201和差减壳扩张机构301,控制装置101固定安装在加工机床0上,位于第一连接座1的侧部;控制装置101与液压系统201、伺服电机5、差减壳扩张机构301电性连接。液压系统201位于第二连接座3与固定尾座4之间,且设置有液压油缸7和液压杆9;液压杆9与液压油缸7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包括加工机床(0),所述的加工机床(0)上设有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3)和固定尾座(4),所述的第一连接座(1)通过支撑轴(2)与第二连接座(3)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座(3)通过支撑轴(2)与固定尾座(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机床(0)还包括控制装置(101)、液压系统(201)和差减壳扩张机构(301),所述的控制装置(101)固定安装在加工机床(0)上,位于第一连接座(1)的侧部;所述的液压系统(201)位于第二连接座(3)与固定尾座(4)之间,且设置有液压油缸(7)和液压杆(9);所述的液压杆(9)与液压油缸(7)相连接;伺服电机(5)安装在液压油缸(7)侧部,且与安装在其侧部的配电箱(6)相联接;所述的差减壳扩张机构(301)位于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其包括安装在底座(13)上方的定位托盘(3001)、差减壳(3002)和压块(3003);所述的差减壳(3002)置于定位托盘(3001)的上部;所述的差减壳(3002)可与差速器总成(12)相配合使用;所述的压块(3003)设置于卡接件(3004)与差减壳(300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总成辅助入壳机构,包括加工机床(0),所述的加工机床(0)上设有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3)和固定尾座(4),所述的第一连接座(1)通过支撑轴(2)与第二连接座(3)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座(3)通过支撑轴(2)与固定尾座(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机床(0)还包括控制装置(101)、液压系统(201)和差减壳扩张机构(301),所述的控制装置(101)固定安装在加工机床(0)上,位于第一连接座(1)的侧部;所述的液压系统(201)位于第二连接座(3)与固定尾座(4)之间,且设置有液压油缸(7)和液压杆(9);所述的液压杆(9)与液压油缸(7)相连接;伺服电机(5)安装在液压油缸(7)侧部,且与安装在其侧部的配电箱(6)相联接;所述的差减壳扩张机构(301)位于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其包括安装在底座(13)上方的定位托盘(3001)、差减壳(3002)和压块(3003);所述的差减壳(3002)置于定位托盘(3001)的上部;所述的差减壳(3002)可与差速器总成(12)相配合使用;所述的压块(3003)设置于卡接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军委王杰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江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