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52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包括复合纤维本体,所述复合纤维本体包括有多根PTT丝和多根锦纶丝,且多根所述PTT丝与多根锦纶丝在复合纤维本体内部呈十字形的间隔排布,两根相邻的PTT丝与锦纶丝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抗静电纤维和冷感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中增设的抗静电纤维,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抗静电性能,即提高了该复合纤维本体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中增设的冷感纤维,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的舒适度,即能够提升利用该复合纤维本体制成的布料具备一定的凉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
本技术涉及复合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
技术介绍
复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物理改性纤维。复合纤维需要采用特殊结构的复合纺丝机纺丝。主要用于毛线、毛毯、毛织物、保暖絮绒填充料、丝绸织物、非织造布、医疗卫生用品和特殊工作服等。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市面上逐渐出现一种具备高弹力和记忆的涤纶复合纤维。现目前的涤纶复合纤维在使用时,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弹性和记忆性,但是这类复合纤维在舒适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这类复合纤维制成的布料往往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该设计方案具备舒适度高、抗静电性能较好、抗火性能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复合纤维舒适度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包括复合纤维本体,所述复合纤维本体包括有多根PTT丝和多根锦纶丝,且多根所述PTT丝与多根锦纶丝在复合纤维本体内部呈十字形的间隔排布,两根相邻的PTT丝与锦纶丝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抗静电纤维和冷感纤维。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中,所述PTT丝、锦纶丝、抗静电纤维和冷感纤维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中,所述抗静电纤维有多根且呈相对的设置在PTT丝与锦纶丝的左上角的圆弧面和右下角的圆弧面上;该设计的出现,能够使抗静电纤维均匀的分布在PTT丝与锦纶丝之间。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中,所述冷感纤维有多根且呈相对的设置在PTT丝与锦纶丝的右上角的圆弧面和左下角的圆弧面上;该设计的出现,能够使冷感纤维均匀的分布在PTT丝与锦纶丝之间。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中,所述复合纤维本体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抗火层,所述抗火层包裹PTT丝、锦纶丝、抗静电纤维和冷感纤维,所述抗火层为一种氢氧化镁阻燃剂;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提升复合纤维本体的抗火性能。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中,所述PTT丝、锦纶丝、抗静电纤维和冷感纤维在复合纤维本体的内部之间均设有中空间隙,且位于复合纤维本体内部的中空间隙中掺杂有纳米二氧化钛;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的抗紫外线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中增设的抗静电纤维,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抗静电性能,即提高了该复合纤维本体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中增设的冷感纤维,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的舒适度,即能够提升利用该复合纤维本体制成的布料具备一定的凉感;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的外表面增设的抗火层,则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的抗火性能,延长复合纤维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内部的中空间隙中增设的纳米二氧化钛,又能够使得该复合纤维本体具备良好的屏蔽紫外线的功能,从而降低紫外线对穿着者的伤害。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复合纤维本体的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纤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合纤维本体;2、PTT丝;3、锦纶丝;4、抗静电纤维;5、冷感纤维;6、抗火层;7、中空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包括复合纤维本体1,复合纤维本体1包括有多根PTT丝2和多根锦纶丝3,且多根PTT丝2与多根锦纶丝3在复合纤维本体1内部呈十字形的间隔排布,两根相邻的PTT丝2与锦纶丝3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PTT丝2、锦纶丝3、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抗静电纤维4有多根且呈相对的设置在PTT丝2与锦纶丝3的左上角的圆弧面和右下角的圆弧面上;该设计的出现,能够使抗静电纤维4均匀的分布在PTT丝2与锦纶丝3之间。冷感纤维5有多根且呈相对的设置在PTT丝2与锦纶丝3的右上角的圆弧面和左下角的圆弧面上;该设计的出现,能够使冷感纤维5均匀的分布在PTT丝2与锦纶丝3之间。复合纤维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抗火层6,抗火层6包裹PTT丝2、锦纶丝3、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抗火层6为一种氢氧化镁阻燃剂;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提升复合纤维本体1的抗火性能。PTT丝2、锦纶丝3、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在复合纤维本体1的内部之间均设有中空间隙7,且位于复合纤维本体1内部的中空间隙7中掺杂有纳米二氧化钛;该设计的出现,能够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1的抗紫外线功能。在使用本技术时(工作原理),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1中增设的抗静电纤维4,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1抗静电性能,即提高了该复合纤维本体1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1中增设的冷感纤维5,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1的舒适度,即能够提升利用该复合纤维本体1制成的布料具备一定的凉感;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1的外表面增设的抗火层6,则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复合纤维本体1的抗火性能,延长复合纤维本体1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复合纤维本体1内部的中空间隙7中增设的纳米二氧化钛,又能够使得该复合纤维本体1具备良好的屏蔽紫外线的功能,从而降低紫外线对穿着者的伤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包括复合纤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本体(1)包括有多根PTT丝(2)和多根锦纶丝(3),且多根所述PTT丝(2)与多根锦纶丝(3)在复合纤维本体(1)内部呈十字形的间隔排布,两根相邻的PTT丝(2)与锦纶丝(3)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包括复合纤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本体(1)包括有多根PTT丝(2)和多根锦纶丝(3),且多根所述PTT丝(2)与多根锦纶丝(3)在复合纤维本体(1)内部呈十字形的间隔排布,两根相邻的PTT丝(2)与锦纶丝(3)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PTT丝(2)、锦纶丝(3)、抗静电纤维(4)和冷感纤维(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力记忆型涤纶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纤维(4)有多根且呈相对的设置在PTT丝(2)与锦纶丝(3)的左上角的圆弧面和右下角的圆弧面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极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