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34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包括涤纶纱线本体、棉麻纱和支撑棉纱,所述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连接有编制纱,且编制纱的外侧设置有织带纱,所述织带纱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纤维,且石墨烯纤维的外侧安装有棉麻纱,所述涤纶纱线本体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连接纤维,且连接纤维的外侧连接有棉线,并且棉线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棉纱。该高强力涤纶纱线,提高了涤纶纱线的强力和耐磨性,增加了线与线之间紧密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散开和断裂的情况,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柔软性,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
本技术涉及涤纶纱线
,具体为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
技术介绍
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纺织涤纶纱线也在不断发展中。然木目前的大多数涤纶强度和耐磨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易散开和断裂,导致纱线发生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同时表面粗糙,不够柔软,使用时手感较差,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力涤纶,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数涤纶强度和耐磨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易散开和断裂,导致纱线发生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同时表面粗糙,不够柔软,使用时手感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包括涤纶纱线本体、棉麻纱和支撑棉纱,所述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连接有编制纱,且编制纱的外侧设置有织带纱,所述织带纱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纤维,且石墨烯纤维的外侧安装有棉麻纱,所述涤纶纱线本体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连接纤维,且连接纤维的外侧连接有棉线,并且棉线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棉纱。优选的,所述涤纶纱线本体包括光滑层、耐磨层和第一柔软层,光滑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耐磨层,耐磨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柔软层。优选的,所述棉线包括可塑层、弹性层、聚酰胺纤维层和第二柔软层,可塑层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的外侧连接有聚酰胺纤维层,聚酰胺纤维层的外侧缝合连接有第二柔软层。优选的,所述棉线在涤纶纱线本体内等角度设置,且棉线外侧连接的连接纤维的外侧形状为弧形。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槽与连接块的纵截面均为梯形。优选的,所述编制纱与织带纱呈相互交叉型连接,织带纱的外侧与石墨烯纤维垂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力涤纶纱线,提高了涤纶纱线的强力和耐磨性,增加了线与线之间紧密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散开和断裂的情况,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柔软性,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感;1、通过涤纶纱线本体的外侧的间距分布有连接槽和连接块,连接槽与连接块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槽与连接块的纵截面均为梯形,增加了线与线之间紧密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散开,提高了使用寿命;2、通过光滑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耐磨层,耐磨层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柔软层,耐磨层减少了摩擦,避免使用时易产生静电,同时耐磨层增加了耐磨性,第一柔软层提高了柔软性;3、通过涤纶纱线本体内部等角度分布有棉线,且棉线的外侧贴合式连接有连接纤维,同时棉线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棉纱,进一步提高了本涤纶纱线的强力,同时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涤纶纱线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纱线本体;101、光滑层;102、耐磨层;103、第一柔软层;2、棉麻纱;3、支撑棉纱;4、连接纤维;5、棉线;501、可塑层;502、弹性层;503、聚酰胺纤维层;504、第二柔软层;6、连接槽;7、连接块;8、编制纱;9、织带纱;10、石墨烯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包括涤纶纱线本体1、光滑层101、耐磨层102、第一柔软层103、棉麻纱2、支撑棉纱3、连接纤维4、棉线5、可塑层501、弹性层502、聚酰胺纤维层503、第二柔软层504、连接槽6、连接块7、编制纱8、织带纱9和石墨烯纤维10,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且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6,涤纶纱线本体1包括光滑层101、耐磨层102和第一柔软层103,光滑层101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耐磨层102,耐磨层102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柔软层103,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连接有编制纱8,且编制纱8的外侧设置有织带纱9,织带纱9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纤维10,且石墨烯纤维10的外侧安装有棉麻纱2,涤纶纱线本体1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连接纤维4,且连接纤维4的外侧连接有棉线5,并且棉线5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棉纱3,棉线5包括可塑层501、弹性层502、聚酰胺纤维层503和第二柔软层504,可塑层501的外侧设置有弹性层502,弹性层502的外侧连接有聚酰胺纤维层503,聚酰胺纤维层503的外侧缝合连接有第二柔软层504。如图1和图2中,棉线5在涤纶纱线本体1内等角度设置,且棉线5外侧连接的连接纤维4的外侧形状为弧形,连接槽6与连接块7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槽6与连接块7的纵截面均为梯形起到增加柔软性的作用,增加了线与线之间紧密性,避免使用时出现散开的现象,编制纱8与织带纱9呈相互交叉型连接,且织带纱9的外侧与石墨烯纤维10垂直连接,在增加强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强力涤纶纱线时,首先,如图1和图2中,涤纶纱线本体1外侧等间距分布有连接槽6和连接块7,且连接槽6与连接块7发生卡合连接,增加了线与线之间紧密性,避免使用时出现散开的现象,编制纱8与织带纱9交错连接,同时石墨烯纤维10与织带纱9呈垂直连接,且石墨烯纤维10与棉麻纱2交错连接,在增加强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增加了牢固性,防止断裂,光滑层101减少了摩擦,避免使用时易产生静电,耐磨层102增加了耐磨性,第一柔软层103提高了柔软性。如图3和图4中,涤纶纱线本体1内部等角度分布有棉线5,且棉线5的外侧贴合式连接有连接纤维4,同时棉线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棉纱3,进一步体现出本涤纶纱线的高强力,同时对涤纶纱线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可塑层501增加了涤纶纱线的可塑性,弹性层502便于对可塑层501进行防护,聚酰胺纤维层503进一步增加了耐磨性,第二柔软层504增加了整体的伸展性,这就是该高强力涤纶纱线的使用方法。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包括涤纶纱线本体(1)、棉麻纱(2)和支撑棉纱(3),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且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6),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连接有编制纱(8),且编制纱(8)的外侧设置有织带纱(9),所述织带纱(9)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纤维(10),且石墨烯纤维(10)的外侧安装有棉麻纱(2),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连接纤维(4),且连接纤维(4)的外侧连接有棉线(5),并且棉线(5)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棉纱(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包括涤纶纱线本体(1)、棉麻纱(2)和支撑棉纱(3),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且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6),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的外侧连接有编制纱(8),且编制纱(8)的外侧设置有织带纱(9),所述织带纱(9)的外侧设置有石墨烯纤维(10),且石墨烯纤维(10)的外侧安装有棉麻纱(2),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连接纤维(4),且连接纤维(4)的外侧连接有棉线(5),并且棉线(5)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棉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力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纱线本体(1)包括光滑层(101)、耐磨层(102)和第一柔软层(103),光滑层(101)的内部缝合连接有耐磨层(102),耐磨层(102)的内部缝合连接有第一柔软层(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爱伊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