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设备
本公开属于耐磨纱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制备的原材料影响其性能,通过将耐磨性高的纤维与棉纤维混纺,能够提高纱线的耐磨性;棉纤维多以棉团的形式存在,在纱线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棉纤维进行开松除杂并与高耐磨性纤维充分均匀混合,现有技术在对原棉进行开松除杂不够彻底,导致棉纤维松解不到位,从而影响棉纤维和高耐磨性纤维混合的均匀性,导致最终生产出的纱线耐磨性不足;如一种开棉装置(专利号:2019111043253)利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转速不同,形成差速,使原棉的上部和下部行成撕扯,能够更好的对原棉进行开棉,避免了开棉效果不够理想,开棉不够彻底,容易出现结块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开棉效果,进而提高了开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棉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设备,包括开清棉装置,所述开清棉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安装有存放棉团的收纳箱(3),底板(1)上端固定有安装架(2),安装架(1)上安装有抓棉机构(4)和混合箱(61),抓棉机构(4)上安装有运棉机构(5),抓棉机构(4)抓棉后,转运至运棉机构(5),由运棉机构(5)运送至混合箱(61)内;/n所述抓棉机构(4)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转动杆(41)和第二转动杆(43),第一转动杆(41)和第二转动杆(43)皆与所述安装架(2)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41)和第二转动杆(4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4)和第二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设备,包括开清棉装置,所述开清棉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安装有存放棉团的收纳箱(3),底板(1)上端固定有安装架(2),安装架(1)上安装有抓棉机构(4)和混合箱(61),抓棉机构(4)上安装有运棉机构(5),抓棉机构(4)抓棉后,转运至运棉机构(5),由运棉机构(5)运送至混合箱(61)内;
所述抓棉机构(4)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转动杆(41)和第二转动杆(43),第一转动杆(41)和第二转动杆(43)皆与所述安装架(2)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41)和第二转动杆(4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4)和第二齿轮(45),安装架(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41)转动的驱动装置(42);所述第二齿轮(45)背对安装架(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抓钩(46);
所述运棉机构(5)固定在所述第一齿轮(44)背对所述安装架(2)的侧面上,所述抓钩(46)运动至最高点时,将棉纤维传递至运棉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棉机构(5)包括安装座(50),安装座(50)与所述第一齿轮(44)的侧面固定连接,安装座(50)包括两个导柱(501),两个导柱(501)的上端固定有导板(503),两个导柱(501)之间设置有卡槽(502),当抓钩(46)转动至最高点时,卡槽(502)与抓钩(46)相互配合;
所述导柱(501)远离所述第一齿轮(44)中心位置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5011),第一滑槽(50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11),滑块(511)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槽(512),导柱(50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一通槽(5012),第二通槽(512)能够与第一通槽(5012)一一对应,导柱(501)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与第一通槽(5012)相对应的吸风机(53);
所述导柱(501)的外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504),滑块(51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513),所述第一滑槽(5011)内安装有第一弹簧(52),第一弹簧(52)的一端与所述滑块(511)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槽(501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当滑块(511)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在第一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挡板(513)与第一固定板(504)紧贴,此时第二通槽(512)与第一通槽(5012)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纱线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503)上端开设有第二滑槽(5031),第二滑槽(5031)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571);升降板(571)的上端固定与第二固定板(572),导板(503)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板(5034),第二固定板(572)与第三固定板(5034)之间连接第二弹簧(58),当升降板(571)不受其他外力作用时,在第二弹簧(58)的拉力作用下,升降板(571)的下端面紧贴在第二滑槽(5031)的内底面上;
所述导板(503)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三通槽(5032),导板(503)的一侧面上固定有与第三通槽(5032)相对应的吹风机(510);所述升降板(571)上开设有第四通槽(5711),当升降板(571)的下端面紧贴在第二滑槽(5031)的内底面上时,升降板(571)将第三通槽(5032)完全遮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港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