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13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车架坐管、电机吊架、车架后叉及避震结构,车架主体管内设有电池安装腔,电机吊架于顶部设有安装面,安装面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管的后端连接,安装面的中部与车架坐管的底端连接,安装面于前端与中部之间设有第一铰接座,安装面的后端上设有第二铰接座;车架后叉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避震结构包括避震安装件及避震器,避震安装件铰接于车架坐管的中部,避震安装件的后端与车架后叉的另一端铰接,避震器设于避震安装件的前端与第一铰接座之间,避震器的两端相对与避震安装件的前端及第一铰接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能提升电动自行车整体避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自行车大多采用外挂式电池,将电池外挂于坐管前端上,然而,外挂式电池难免会受到风吹、日晒、雨淋,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缩减。此外,这种电池的外挂式安装容易妨碍电动自行车车架的避震结构设计,导致大部分采用外挂式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大多不具备避震结构,仅能通过在安装至电动自行车车架上的前叉或车座上来进行避震设计,但对于电动自行车来整体来说,仅在前叉或车座上设置避震结构,避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该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电池内置式安装的设置方式,使得所述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具有能设置避震结构的空间,从而通过设置避震结构,有效地提升电动自行车整体的避震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车架坐管、电机吊架、车架后叉及避震结构,车架主体管设置于车架前管的后方,车架主体管的前端连接所述车架前管,车架主体管内设有用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前管(10)、车架主体管(20)、车架坐管(30)、电机吊架(40)、车架后叉(50)及避震结构(6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20)设置于车架前管(10)的后方,车架主体管(20)的前端连接所述车架前管(10),车架主体管(20)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201)的电池安装腔(21),电机吊架(40)设于车架主体管(20)的后方,电机吊架(40)于顶部设有安装面(41),安装面(41)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管(20)的后端连接,安装面(41)的中部与车架坐管(30)的底端连接,安装面(41)于前端与中部之间的上方设有第一铰接座(42),安装面(41)的后端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前管(10)、车架主体管(20)、车架坐管(30)、电机吊架(40)、车架后叉(50)及避震结构(6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20)设置于车架前管(10)的后方,车架主体管(20)的前端连接所述车架前管(10),车架主体管(20)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201)的电池安装腔(21),电机吊架(40)设于车架主体管(20)的后方,电机吊架(40)于顶部设有安装面(41),安装面(41)的前端与车架主体管(20)的后端连接,安装面(41)的中部与车架坐管(30)的底端连接,安装面(41)于前端与中部之间的上方设有第一铰接座(42),安装面(41)的后端上设有第二铰接座(43);所述车架后叉(50)设于车架坐管(30)的后方,车架后叉(50)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座(43)铰接;所述避震结构(60)包括避震安装件(61)及避震器(62),所述避震安装件(61)铰接于车架坐管(30)的中部,避震安装件(61)的两端相对伸出至车架坐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