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66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抬升机构,所述架体的底部中心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贴合机构。该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通过凸轮向下转动下压抵板,使中心块下移,配合铰杆传动,使转架之间背向旋转展开,凸轮停转后,在弹簧一弹力作用下,抵板上移复位使转架夹持物体,在转架转动夹持物体时,在限位槽限位下,齿环同向旋转配合齿轮一和传动带的传动,收卷轴旋转牵引拉杆组,配合平行杆组伸展,磁杆二和磁杆一先后伸出抵接物体表面,达到抓取过程中增大与物体接触面摩擦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机械手作为智能机器人执行工作的主要组件,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冶金医疗等领域,用以取代人手进行抓取和搬运等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械手外部采用刚性结构,对于外表光滑的物体难以做到有效抓取,致使在抓取物体过程中重物滑落损坏,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且现有机械手传动结构复杂,致使操作难度提高,操作步骤繁琐,降低了机械手抓取重物的效率,不符合智能制造的生产理念。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该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通过凸轮向下转动下压抵板,使中心块下移,配合铰杆传动,使转架之间背向旋转展开,凸轮停转后,在弹簧一弹力作用下,抵板上移复位使转架夹持物体,在转架转动夹持物体时,在限位槽限位下,齿环同向旋转配合齿轮一和传动带的传动,收卷轴旋转牵引拉杆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抬升机构(2),所述架体(1)的底部中心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贴合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抬升机构(2),所述架体(1)的底部中心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贴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2)包括凸轮(21)、抵板(22)、支杆(23)、弹簧一(24),所述凸轮一(21)的底部抵接有抵板(22),所述抵板(22)的底部轴心固定连接有支杆(23),所述抵板(22)的下表面弹性连接有弹簧一(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1)转动连接在架体(1)的顶部,所述凸轮(21)轴心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抵板(22)的下表面通过弹簧一(24)弹性连接在架体(1)的顶部,所述支杆(23)限位连接在架体(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中心块(31)、铰杆(32)、转架(33)、弹簧二(34)、限位槽(35),所述中心块(31)的左右两端铰接有铰杆(32),所述铰杆(32)的另一端铰接有转架(33),所述转架(33)的中部弹性连接有弹簧二(34),所述转架(33)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3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提高抓取稳定性的压动式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块(31)固定连接在支杆(23)的底端,所述中心块(31)的左右两端通过铰杆(32)传动连接有转架(33),所述转架(33)的顶端铰接在架体(1)的中部,所述转架(33)关于架体(1)中心对称布置,所述转架(33)的中部上表面弹性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笙号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