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65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包括中心杆、推拉套环、手柄机构、调整丝杆、3根推拉杆、3根第一连架杆、3根扩张连杆和3根第二连架杆,3块弧形导向板分别依次穿过推拉套环和中心杆末端与推拉套环配合,调整丝杆穿过手柄机构与推拉套环相配合,手柄机构能够驱动推拉套环进行轴向移动,3根扩张连杆与3根第一连架杆和3根第二连架杆构成联动杆机构,旋转调整丝杆,使驱动推拉套环沿中心杆轴向进行移动,进而传递给推拉杆以拉力或推力,推拉杆能够所述联动杆机构,使其扩张或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结构简洁,使用方便,稳定可靠,能够无损的安装垫片与平面滚针轴承,并将其与销轴孔对中,进而实现对销轴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中,销轴铰接是很常见的一种装配方式,在两个零件连接的位置,配有垫片与推力滚针轴承,以承受轴向载荷,确定和保持两铰接部件之间的轴向相互位置。在更换新的垫片和滚针轴承时,往往由于两铰接部件属于过盈配合导致安装困难,不易于将垫片与销孔对中。目前,普遍使用锤击敲打的方式,将垫片和滚针轴承安装到位,此过程易造成垫片的变形和滚针轴承的损坏。因此,需要一个辅助装置,将垫片和滚针轴承安装到位,而不造成其损伤。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转动机械联轴器找中心装置及其调整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联轴器找中心及地脚垫片调整装置与方法,主要包括微型电涡传感器、桥规、数据处理与显示器等组成。利用电涡传感器测量联轴器外圆和断面的微小偏差值,通过电缆传输电信号至处理器,转换成位移量后导入联轴器中心偏差计算软件进行外圆偏差和断面开口数值,计算模块根据测量结果反推地脚垫片的调整量,校正中心偏差在标准的范围内,至此完成整个联轴器中心的全过程。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法兰垫片对中装置,包括第一绳组单元和第二绳组单元,所述第一绳组单元和第二绳组单元均包括索套、与索套相连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绳组单元和第二绳组单元的所述索套的尺寸相同,所述索套用于套住垫片的上下两面,所述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在使用状态下突出于法兰盘之外。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对中装置及其对中测量方法,包括一第一对中模板和一第二对中模板,所述第一对中模板包括一第一对中孔及至少一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对中模板包括一第二对中孔及至少一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对中模板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在一第一受测物上,所述第二对中模板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在一第二受测物上,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相对设置,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对中孔与所述第二对中孔的对中度得到所述第一受测物与所述第二受测物的对中度。但是,上述对中装置并不适用于垫片与销轴孔的对中,并且现阶段,尚没有针对垫片和滚针轴承与销轴孔的对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以解决垫片和滚针轴承与销轴孔的对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主要由中心杆1、推拉套环2、手柄机构3、调整丝杆4、3根推拉杆5、3根第一连架杆6、3根扩张连杆7和3根第二连架杆8组成;所述中心杆1末端开有3个螺纹底孔102;所述推拉套环2设置于中心杆1末端,其中心设有螺纹通孔,沿圆周呈设有三个孔,3块弧形导向板103分别依次穿过推拉套环2的三个孔以及螺纹底孔102,与推拉套环2配合;所述调整丝杆4穿过手柄机构3与推拉套环2中心螺纹通孔相配合,且手柄机构3与3块弧形导向板103固定,手柄机构3能够驱动推拉套环2进行轴向移动;所述手柄机构3底部还开有限位卡片槽,其内装有能够与调整丝杆4上的调整丝杆限位槽401相配合的限位卡片303,用于限制调整丝杆4的轴向移动;所述中心杆1外部装有用于连接并承托第一连架杆6和第二连架杆8的中心杆机架101,中心杆机架101沿中心杆1外部呈圆周三等分,分布于中心杆1外壁;所述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一端分别与中心杆机架101相连,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相连,3根推拉杆5两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和推拉套环2相连,扩张连杆7与第一连架杆6和第二连架杆8构成联动杆机构;旋转调整丝杆4,使驱动推拉套环2沿中心杆1轴向进行移动,进而传递给推拉杆5以拉力或推力,推拉杆5能够所述联动杆机构,使其扩张或收缩。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机构3中心设有通孔,中心通孔外侧还设有3个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机构3采用3个盖板螺栓302与3块弧形导向板103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机构3底部设有3个限位块301,用于手柄结构3的限位。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丝杆4末端设有方形底孔402,调整丝杆4上还设有调整丝杆限位槽40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片303呈U型片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片303使用限位卡片固定螺栓304与手柄机构3固定。进一步地,所述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一端分别与中心杆机架101铰接,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3根扩张连杆7铰接,3根推拉杆5两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和推拉套环2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可实现对垫片和推力滚针轴承进行与销轴孔的对中调整,运用多组连杆机构相配合,组成一个同步联动机构,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可通过调整扩张杆的扩张程度,使其适用于不同口径的销轴孔进行垫片与滚针轴承和销轴孔的对中调整;对中装置能够将两铰接机构中间的垫片和推力滚针轴承进行与销轴孔的对中调整;对中装置稳定可靠,能够无损的安装垫片与平面滚针轴承,并将其与销轴孔对中,进而实现对销轴的装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总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中心杆等轴测试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手柄机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连杆铰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工作示意图。图中,1.中心杆2.推拉套环3.手柄机构4.调整丝杆5.推拉杆6.第一连架杆7.扩张连杆8.第二连架杆101.中心杆机架102.螺纹底孔103.弧形导向板301.限位块302.盖板螺栓303.限位卡片304.限位卡片固定螺栓401.调整丝杆限位槽402.方形底孔901.铰接构件902.垫片与滚针轴承903.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主要由中心杆1、推拉套环2、手柄机构3、调整丝杆4、3根推拉杆5、3根第一连架杆6、3根扩张连杆7和3根第二连架杆8组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心杆(1)、推拉套环(2)、手柄机构(3)、调整丝杆(4)、3根推拉杆(5)、3根第一连架杆(6)、3根扩张连杆(7)和3根第二连架杆(8)组成;/n所述中心杆(1)末端开有3个螺纹底孔(102);所述推拉套环(2)设置于中心杆(1)末端,其中心设有螺纹通孔,沿圆周呈设有三个孔,3块弧形导向板(103)分别依次穿过推拉套环(2)的三个孔以及螺纹底孔(102),与推拉套环(2)配合;/n所述调整丝杆(4)穿过手柄机构(3)与推拉套环(2)中心螺纹通孔相配合,且手柄机构(3)与3块弧形导向板(103)固定,手柄机构(3)能够驱动推拉套环(2)进行轴向移动;/n所述手柄机构(3)底部还开有限位卡片槽,其内装有能够与调整丝杆(4)上的调整丝杆限位槽(401)相配合的限位卡片(303),用于限制调整丝杆(4)的轴向移动;/n所述中心杆(1)外部装有用于连接并承托第一连架杆(6)和第二连架杆(8)的中心杆机架(101),中心杆机架(101)沿中心杆(1)外部呈圆周三等分,分布于中心杆(1)外壁;/n所述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一端分别与中心杆机架(101)相连,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相连,3根推拉杆(5)两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和推拉套环(2)相连,扩张连杆(7)与第一连架杆(6)和第二连架杆(8)构成联动杆机构;/n旋转调整丝杆(4),使驱动推拉套环(2)沿中心杆(1)轴向进行移动,进而传递给推拉杆(5)以拉力或推力,推拉杆(5)能够所述联动杆机构,使其扩张或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垫片与销轴孔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中心杆(1)、推拉套环(2)、手柄机构(3)、调整丝杆(4)、3根推拉杆(5)、3根第一连架杆(6)、3根扩张连杆(7)和3根第二连架杆(8)组成;
所述中心杆(1)末端开有3个螺纹底孔(102);所述推拉套环(2)设置于中心杆(1)末端,其中心设有螺纹通孔,沿圆周呈设有三个孔,3块弧形导向板(103)分别依次穿过推拉套环(2)的三个孔以及螺纹底孔(102),与推拉套环(2)配合;
所述调整丝杆(4)穿过手柄机构(3)与推拉套环(2)中心螺纹通孔相配合,且手柄机构(3)与3块弧形导向板(103)固定,手柄机构(3)能够驱动推拉套环(2)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手柄机构(3)底部还开有限位卡片槽,其内装有能够与调整丝杆(4)上的调整丝杆限位槽(401)相配合的限位卡片(303),用于限制调整丝杆(4)的轴向移动;
所述中心杆(1)外部装有用于连接并承托第一连架杆(6)和第二连架杆(8)的中心杆机架(101),中心杆机架(101)沿中心杆(1)外部呈圆周三等分,分布于中心杆(1)外壁;
所述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一端分别与中心杆机架(101)相连,3根第一连架杆(6)和3根第二连架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相连,3根推拉杆(5)两端分别与3根扩张连杆(7)和推拉套环(2)相连,扩张连杆(7)与第一连架杆(6)和第二连架杆(8)构成联动杆机构;
旋转调整丝杆(4),使驱动推拉套环(2)沿中心杆(1)轴向进行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冬冬于长清巫洋孙野刘志远杜书张子双王震伟南飞谢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