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吸能装置及安全岛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846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被动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缓冲吸能装置及安全岛。该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基座、滑块组件、框架组件和吸能元件。其中,基座设有导轨;滑块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上;框架组件的一端与滑块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基座连接,框架组件的中部设有安装腔体;吸能元件安装于安装腔体内缓冲吸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吸能装置,采用框架组件和吸能元件通过滑块组件沿着导轨方向滑动的技术手段,保证整个缓冲吸能装置安全可靠地将正向冲击力平稳吸收,可应用在渠化岛上,解决了现有渠化岛防护装置保护功能较弱的问题,有效保护驾乘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吸能装置及安全岛
本技术涉及被动安全防护
,尤其提供一种缓冲吸能装置和安全岛。
技术介绍
在公路交通防护领域,渠化岛是一种设置于往返行车道之间,供行人横穿道路时因车道宽度过宽而不能一次性穿越往返车道间,设置的行人临时停留位置。该渠化岛的作用是在车辆横行的道路中间保护行人安全。传统的渠化岛为由水泥浇筑而成的岛头和在行人等候区边缘安置的分隔柱围绕形成的一片行人安全区域。一般地,在岛头位置使用防撞圆桶(内置细沙)、防撞柱或者刚性防撞罩等防护装置,用于对撞向岛头的车辆进行缓冲防护。然而,如果在岛头位置使用防撞圆桶,其保护能力弱,缓冲吸能力不足,导致渠化岛的岛头无法将车辆截停的风险,进而造成车辆冲进渠化岛撞击行人。如果使用防撞柱或者刚性防撞罩时,高速的车辆直接撞到刚性止挡上,由于没有缓冲,对司机及碰撞车辆造成剧烈冲击而产生人员伤亡。仅2019年,深圳因车辆冲撞岛头造成10死21伤,且车速在50km/h-70km/h造成的事故占比53%。因此,传统的渠化岛防护装置的保护功能较弱,车辆正向撞击容易产生人员伤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导轨;/n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n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所述框架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框架组件的中部设有安装腔体;以及/n吸能元件,所述吸能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导轨;
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所述框架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框架组件的中部设有安装腔体;以及
吸能元件,所述吸能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包括两个向外凸的管件,两个所述管件位于所述导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为弯曲管,所述弯曲管设有弯曲强度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元件包括第一外壳和蜂窝件,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轮廓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蜂窝件容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蜂窝件形成有若干个蜂窝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是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座设有底板,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
所述基座设有后罩板,所述后罩板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后罩板朝靠近所述安装腔体的方向弯曲;以及
所述导轨为工型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与所述滑块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泽魏伟罗昌杰程卫张凤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