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副车架通常采用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与发动机舱纵梁连接,随着人们对汽车耐久性、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副车架的安装结构的焊接、总装工艺性,还对副车架的安装点强度、动刚度及噪声传递函数等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的自重、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现有的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已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结构简单,重量轻,能够保证副车架与发动机舱纵梁连接强度和刚度。本技术的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包括纵梁连接组件和副车架安装柱,所述纵梁连接组件为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具有开口向上的内腔,所述纵梁连接组件的上部能够与发动机舱纵梁连接,所述纵梁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柱过孔,所述副车架安装柱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柱过孔连接,所述副车架安装柱的上部向上伸出于所述内腔,所述副车架安装柱的下部能够与副车架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连接组件和副车架安装柱(3),所述纵梁连接组件为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具有开口向上的内腔,所述纵梁连接组件的上部能够与发动机舱纵梁连接,所述纵梁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柱过孔,所述副车架安装柱(3)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柱过孔连接,所述副车架安装柱(3)的上部向上伸出于所述内腔,所述副车架安装柱(3)的下部能够与副车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连接组件和副车架安装柱(3),所述纵梁连接组件为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具有开口向上的内腔,所述纵梁连接组件的上部能够与发动机舱纵梁连接,所述纵梁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柱过孔,所述副车架安装柱(3)的中部与所述安装柱过孔连接,所述副车架安装柱(3)的上部向上伸出于所述内腔,所述副车架安装柱(3)的下部能够与副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底板(17)、左侧板(12)和右侧板(11),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17)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第二底板(25)、前侧板(23)和后侧板(24),所述前侧板(23)和所述后侧板(2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25)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底板(17)和所述第二底板(25)连接,所述左侧板(12)、所述右侧板(11)、所述前侧板(23)和所述后侧板(24)的上部均能够通过焊接与发动机舱纵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23)和所述后侧板(24)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从下到上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支架(2)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架(2)位于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1)之间,所述第二底板(25)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7)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23)的上部向前弯折形成前连接翻边(21),所述后侧板(24)的上部向后弯折形成后连接翻边(22),所述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先,廖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