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缓冷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5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退火缓冷炉,其包括外防护壳体、保温内胆、运载轨道以及物料小车。外防护壳体包括有外壳本体和外置门。外壳本体罩设于保温内胆的外围。保温内胆包括有内胆本体和内置门。运载轨道内置、固定于内胆本体的空腔中,以用来承载、导向物料小车。在内胆本体的左侧面分别开设供物料置入口。当物料小车在保温内胆的内腔被推入到位后,将与外壳本体相适配的外置门、与内胆本体相适配的内置门依序封堵到位。如此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物料小车整体拖拉至临近物料置入口位置,而后工人分片地将金属复合板叠放于物料小车上,随后,整体在将物料小车推入到保温内胆内腔中的预定位置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缓冷炉
本技术涉及复合金属板带热处理
,尤其是一种退火缓冷炉。
技术介绍
金属复合板是利用各种复合技术将性能不同的金属在界面上实现冶金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通过合适的材料选择及合理的结构设计,金属复合板能够极大地改善单一金属材料的热膨胀性、强度、韧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电性能、磁性能等诸多性能,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石油、化工、船舶、冶金、电力、水利、交通、环保、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金属复合板除了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特征之外,还可以节省贵金属的使用,显著降低各种装备材料的成本。在成型制造过程中,出于消除残余应力、细化晶粒以优化整体力学性能方面考虑,需对金属复合板进行退火处理。即将金属复合板缓慢地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将其内置于退火缓冷炉中以适宜速度冷却。在现有技术中,金属复合板的置入到退火缓冷炉的流程大致如下:首先需工人依序拉开外置门、内置门,而后将金属复合板分片地叠放到保温内胆的内腔中,当同一批次金属复合板置入完毕后,依序关闭内置门、外置门。如此一来,一方面,导致金属复合板在外部环境中的暴露时间较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退火效果;另一方面,在工人分片置入金属复合板的过程中,操作十分繁琐、费力,加之内置门的入口较为狭窄,从而导致工人的视觉功能严重地受限,进而极易导致金属复合板因累放不规整而发生倾覆现象,抑或发生划伤保温内胆侧壁的现象。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退火缓冷炉的出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退火缓冷炉,其包括外防护壳体、保温内胆、运载轨道以及物料小车。外防护壳体包括有外壳本体和外置门。外壳本体罩设于保温内胆的外围。保温内胆包括有内胆本体和内置门。运载轨道内置、固定于内胆本体的空腔中,以用来承载、导向物料小车。在内胆本体的左侧面分别开设供物料置入口。当物料小车在保温内胆的内腔被推入到位后,将与外壳本体相适配的外置门、与内胆本体相适配的内置门依序封堵到位。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物料小车包括有车架以及滚轮组。车架用来直接承载物料,且由滚轮组进行支撑。滚轮组由多个与运载轨道相适配的、安装于车架正下方的滚轮构成。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车架由多段纵横相交错的纵向矩形管和横向矩形管依序拼装、焊接而成。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退火缓冷炉还包括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于运载轨道的上平面上,且其上设置有与滚轮外形相适配的弧形挡靠面。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物料小车还包括有L形防倾覆板。L形防倾覆板由竖置焊接段和横置钩挂段连接而成。竖置焊接段直接焊接固定于车架的底平面上,而横置钩挂段始终相隔预定距离置于运载轨道承载翼板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退火缓冷炉还包括有第一保温棉层。第一保温棉层填充于内胆本体和外防护壳体之间。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内胆本体由内胆外壳、第二保温棉层以及内衬依序套设而成。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保温内胆还包括有封堵复合板。封堵复合板的外形与物料置入口的外形相匹配,且其包括有承载壳体、第三保温棉以及拉手。第三保温棉填充于承载壳体内。拉手焊接固定于承载壳体的左侧壁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退火缓冷炉还包括有密封胶条。由外壳本体的左侧壁向内延伸出有环形凹槽。密封胶条嵌合于环形凹槽内,且可被弹性地压设于外壳本体和外置门之间。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退火缓冷炉,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增设有物料小车,且物料小车在推拉力的作用下可沿着运载轨道在保温内胆的内腔中进行平移运动。如此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物料小车整体拖拉至临近物料置入口位置,而后工人分片地将金属复合板叠放于物料小车上,随后,整体再将物料小车推入到保温内胆内腔中的预定位置。由上述叙述可知,一方面,金属复合板的置入操作方便、快捷,大大地减少了其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时间,确保了最终退火质量;另一方面,使得金属复合板得到更为规整的累放,避免了倾覆现象的发生;再一方面,通过控制物料小车推入距离的大小即可直接地确定金属复合板在保温内胆内腔中的相对位置,从而有效地杜绝了伤保温内胆侧壁被划伤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退火缓冷炉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退火缓冷炉中封堵复合板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退火缓冷炉中封堵复合板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退火缓冷炉中物料小车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退火缓冷炉中物料小车和运载轨道相适配状态下的示意图。1-外防护壳体;11-外壳本体;12-外置门;2-保温内胆;21-内胆本体;211-内胆外壳;212-第二保温棉层;213-内衬;22-内置门;23-封堵复合板;231-承载壳体;232-第三保温棉;233-拉手;3-运载轨道;4-物料小车;41-车架;411-纵向矩形管;412-横向矩形管;42-滚轮组;421-滚轮;43-L形防倾覆板;5-限位块;6-第一保温棉层;7-密封胶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3中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退火缓冷炉主要由外防护壳体1、保温内胆2、运载轨道3以及物料小车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外防护壳体1包括有外壳本体11和外置门12。外置门12铰接于外壳本体11的左端面上,且可自由地进行翻动。外壳本体11罩设于保温内胆2的外围,以起到保护保温内胆2的作用。保温内胆2包括有内胆本体21和内置门22。内置门22铰接于内胆本体21上,亦可自由地进行翻动。运载轨道3内置、固定于内胆本体21的空腔中,以用来承载导向物料小车4。在内胆本体21的左侧面分别开设供物料置入口。当物料小车4在保温内胆2的内腔被推入到位后,将与外壳本体11相适配的外置门12、与内胆本体21相适配的内置门22依序封堵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物料小车4整体拖拉至临近物料置入口位置,而后工人分片地将金属复合板叠放于物料小车4上,随后,整体再将物料小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缓冷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防护壳体、保温内胆、运载轨道以及物料小车;所述外防护壳体包括有外壳本体和外置门;所述外壳本体罩设于所述保温内胆的外围;所述保温内胆包括有内胆本体和内置门;所述运载轨道内置、固定于所述内胆本体的空腔中,以用来承载、导向所述物料小车;在所述内胆本体的左侧面分别开设供物料置入口;当所述物料小车在所述保温内胆的内腔被推入到位后,将与所述外壳本体相适配的外置门、与所述内胆本体相适配的内置门依序封堵到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缓冷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防护壳体、保温内胆、运载轨道以及物料小车;所述外防护壳体包括有外壳本体和外置门;所述外壳本体罩设于所述保温内胆的外围;所述保温内胆包括有内胆本体和内置门;所述运载轨道内置、固定于所述内胆本体的空腔中,以用来承载、导向所述物料小车;在所述内胆本体的左侧面分别开设供物料置入口;当所述物料小车在所述保温内胆的内腔被推入到位后,将与所述外壳本体相适配的外置门、与所述内胆本体相适配的内置门依序封堵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缓冷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小车包括有车架以及滚轮组;所述车架用来直接承载物料,且由所述滚轮组进行支撑;所述滚轮组由多个与所述运载轨道相适配的、安装于所述车架正下方的滚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缓冷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由多段纵横相交错的纵向矩形管和横向矩形管依序拼装、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火缓冷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运载轨道的上平面上,且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外形相适配的弧形挡靠面。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郑平李华清周大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色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