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30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铜铝箔箔轧;碱洗;酸洗;涂胶;上锡;表面低温光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铝箔上锡
,具体涉及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工艺中,电解铜箔表面热镀锡时容易出现焊锡挂不上去或者挂锡率特别低的问题,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铜箔表面的氧化物

油斑等未处理干净

为解决此类问题,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电解铜箔表面涂抹一种用氯化锌与盐酸配置而成的强酸性助焊剂,但是最终的上锡率勉强才能达到
70


此外,这种助焊剂是强酸性的,会与电解铜箔表面产生二次氧化或腐蚀等,助焊效果不佳,易导致“虚焊”、
掉锡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
铜铝箔箔轧:
[0007]选取铜铝复合带材,对其进行打磨和箔轧;
[0008]2)
碱洗;
[0009]3)
酸洗;
[0010]4)
涂胶;
[0011]5)
上锡;
[0012]6)
表面低温光整

[0013]进一步的,步骤
1)
中,所述铜铝复合带材为铜铝复合带材
T2

8011
,其正面材质为
T2
紫铜,反面材质为
8011
合金铝,铜与铝的百分占比分别为
20

、80
%;
[0014]对铜铝复合带材箔轧至
0.035

0.060mm
,带材宽度
800

1020mm
,厚度公差
±1μ
m
,铜面粗糙度
Ra

0.3

0.6
μ
m
,铝面粗糙度
Ra≤0.5
μ
m
,表面达因值小于
42#。
[0015]进一步的,步骤
2)
中,碱洗的步骤包括:
[0016]将步骤
1)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置于一浸泡式箱体内,采用有机碱进行碱洗,有机碱的浓度控制在
10

15
%,加热温度控制在
50

70℃
,碱洗速度控制在5‑
15m/min
,碱洗后表面达因值小于
36#
,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5次

[0017]进一步的,步骤
3)
中,酸洗的步骤包括:
[0018]将步骤
2)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置于一浸泡式箱体内,采用稀硫酸与过硫酸钠进行浸泡式清洗,速度控制在5‑
20m/min
,稀硫酸与过硫酸钠的浓度控制在2‑5%,质量比为1:1,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5次;
[0019]随后,将铜铝复合带材置于另一浸泡式箱体内,采用稀硫酸进行浸泡式清洗,稀硫
酸的浓度控制在2‑5%,酸洗速度控制在5‑
15m/min
,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5次,烘干,备用

[0020]进一步的,步骤
4)
中,涂胶的步骤包括:
[0021]将特制胶粘剂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均匀涂布于步骤
3)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表面并进行预处理,温度控制在
135

165℃。
[0022]进一步的,所述特制胶粘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0023]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
10

20

[0024]氮化硼5‑
10

[0025]硅烷偶联剂4‑
10

[0026]二氧化铈2‑6份
[0027]固化剂3‑8份;
[0028]所述氮化硼为球形氮化硼和不规则氮化硼按照1‑2:1‑3的重量比混合制成,球形氮化硼为粒径
3.5
‑5μ
m
的球形氮化硼与粒径为
0.3

1.5
μ
m
的球形氮化硼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不规则氮化硼为粒径2‑6μ
m
的不规则氮化硼与粒径为
0.1

1.0
μ
m
的不规则氮化硼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0029]进一步的,所述特制胶粘剂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30]1)
制备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
[0031]于
95

98℃
下,按照1:
1.5
的重量比搅拌混匀聚酰亚胺及酚醛树脂,再加入咪唑或聚酰胺固化剂,继续搅拌混匀后即可得到所需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
[0032]2)
将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
10

20


氮化硼5‑
10
份及一半量的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
90

95℃
,搅拌时间为
20

50min
,真空度控制在
0.08

0.11MPa
,随后,加入二氧化铈2‑6份,继续搅拌混合,再加入另一半量的硅烷偶联剂,继续搅拌混合,再加入固化剂3‑8份,搅拌混匀,得到所需特制胶粘剂

[0033]进一步的,步骤
5)
中,上锡的步骤包括:
[0034]在步骤
4)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表面,采用真空溅射镀膜方式形成锡层,此时需要满足:溅射电压控制在
400

450V
,溅射电流控制在
0.2

0.4A
,真空度控制在
(3.3

3.8)
×
10
‑3Pa
,锡沉积速率控制在
145

155nm/min。
[0035]进一步的,步骤
5)
中,上锡的步骤包括:
[0036]将步骤
4)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送入熔锡炉进行挂锡,熔锡采用沉浸式,炉体长度
1.5m
,采用电阻丝加热,温度控制在
26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铜铝箔箔轧:选取铜铝复合带材,对其进行打磨和箔轧;
2)
碱洗;
3)
酸洗;
4)
涂胶;
5)
上锡;
6)
表面低温光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所述铜铝复合带材为铜铝复合带材
T2

8011
,其正面材质为
T2
紫铜,反面材质为
8011
合金铝,铜与铝的百分占比分别为
20

、80
%;对铜铝复合带材箔轧至
0.035

0.060mm
,带材宽度
800

1020mm
,厚度公差
±1μ
m
,铜面粗糙度
Ra

0.3

0.6
μ
m
,铝面粗糙度
Ra≤0.5
μ
m
,表面达因值小于
4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碱洗的步骤包括:将步骤
1)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置于一浸泡式箱体内,采用有机碱进行碱洗,有机碱的浓度控制在
10

15
%,加热温度控制在
50

70℃
,碱洗速度控制在5‑
15m/min
,碱洗后表面达因值小于
36#
,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5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
中,酸洗的步骤包括:将步骤
2)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置于一浸泡式箱体内,采用稀硫酸与过硫酸钠进行浸泡式清洗,速度控制在5‑
20m/min
,稀硫酸与过硫酸钠的浓度控制在2‑5%,质量比为1:1,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5次;随后,将铜铝复合带材置于另一浸泡式箱体内,采用稀硫酸进行浸泡式清洗,稀硫酸的浓度控制在2‑5%,酸洗速度控制在5‑
15m/min
,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2‑5次,烘干,备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
中,涂胶的步骤包括:将特制胶粘剂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均匀涂布于步骤
3)
所得铜铝复合带材表面并进行预处理,温度控制在
135

165℃。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规避助焊剂且提高上锡率的铜铝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胶粘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
10

20
份氮化硼5‑
10
份硅烷偶联剂4‑
10
份二氧化铈2‑6份固化剂3‑8份;所述氮化硼为球形氮化硼和不规则氮化硼按照1‑2:1‑3的重量比混合制成,球形氮化硼为粒径
3.5
‑5μ
m
的球形氮化硼与粒径为
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柳根周大龙濮忠清尚郑平邬凯元高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色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