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欣钰专利>正文

双腔制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64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8
双腔制动控制阀,包括有外壳、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密封圈、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第四油道、顶杆、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控制阀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两者均可以连接前刹主泵与后刹主泵。控制阀的第一出油口既可以连接前刹泵,也可以连接后刹泵,第二出油口则同样可以连接前刹泵,也可以连接后刹泵,使车辆上的前刹主泵与后刹主泵,都可以对车辆上的前刹泵与后刹泵同时实施制动。车辆上的前刹主泵和后刹泵以及后刹主泵与前刹泵,即使其中的两个一旦同时产生泄漏,控制阀也可以对车辆的前刹泵以及后刹泵中的一个保持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腔制动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辅助制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腔制动控制阀。
技术介绍
制动性能是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目前两轮三轮车制动系统按操作方式分为前、后轮两套独立的制动系统和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两轮三轮车上能够前后轮同时平稳制动的制动阀和制动系统,虽都称为联合制动的方式。但其联合制动方式只对于车辆的后刹主泵有效,而车辆的前刹主泵仍然是独立的系统,其只能够单独对前轮实施制动,而不能够对前后轮同时实施制动,前刹主泵与前刹泵要实现前后轮的同时制动,只能通过在前刹泵上增加活塞和管道来实现。同时车辆上的前刹泵一旦产生泄漏,车辆则就会因泄漏而失去制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两轮三轮车能够前后轮同时平稳制动的制动阀和制动系统,虽都称为联合制动的方式。但其制动方式只对于车辆的后刹主泵有效,而车辆的前刹主泵仍然只能够单独对前轮实施制动,而不能够前后轮同时实施制动,要实现前后轮的同时制动,只能通过在前刹泵上增加活塞和管道来实现。同时车辆上的前刹泵一旦产生泄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腔制动控制阀,包括有外壳(1)、 第一进油口(2.1)、第二进油口(2.2)、第一出油口(3.1)、第二出油口(3.2)、第一回油孔(4.1)、第二回油孔(4.2)、第一弹簧(5.1)、第二弹簧(5.2)、密封圈(10),其特征为:该双腔制动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油道(6.1)、第二油道(6.2)、第三油道(6.3)、第四油道(6.4)、顶杆(7)、第一活塞(8.1)、第二活塞(8.2)、第一活塞腔(9.1)、第二活塞腔(9.2);/n所述外壳(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腔(9.1) 、第二活塞腔(9.2) ,第一活塞腔(9.1)与第二活塞腔(9.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油道(6.1)、第二油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腔制动控制阀,包括有外壳(1)、第一进油口(2.1)、第二进油口(2.2)、第一出油口(3.1)、第二出油口(3.2)、第一回油孔(4.1)、第二回油孔(4.2)、第一弹簧(5.1)、第二弹簧(5.2)、密封圈(10),其特征为:该双腔制动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油道(6.1)、第二油道(6.2)、第三油道(6.3)、第四油道(6.4)、顶杆(7)、第一活塞(8.1)、第二活塞(8.2)、第一活塞腔(9.1)、第二活塞腔(9.2);
所述外壳(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腔(9.1)、第二活塞腔(9.2),第一活塞腔(9.1)与第二活塞腔(9.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油道(6.1)、第二油道(6.2)以及第三油道(6.3)和第四油道(6.4);
所述第一活塞腔(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欣钰
申请(专利权)人:樊欣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