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225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8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主缸,包括初级液压腔,初级液压腔设置在制动踏板之后,制动轮缸,初级液压腔与所述制动轮缸流体连通,建压单元,建压单元与所述制动轮缸流体连通,且构造用于建立相应于制动踏板的操纵的液压提供给所述制动轮缸,以及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构造为在制动踏板被踩下时提供制动踏板力的反馈,其中,制动力踏板回馈装置通过从初级液压腔与所述制动轮缸之间的流体通路的分叉点中分叉出的流体支路与初级液压腔和所述制动轮缸流体连通,其中在分叉点之前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单向阀,并且在分叉点之后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一通断阀,以及,在建压单元与所述制动轮缸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二通断阀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系统
本申请涉及车辆的制动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故障时提高安全性的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辆制动系统通常都具备建压单元,用来提供给制动轮缸以液压,从而完成制动过程。然而,在建压单元发生故障、即不能建压时,如果仅仅依靠车辆的制动主缸提供液压给制动轮缸,这可能会使得车辆不能够安全地制动,并且也不能够满足行业的相关标准。而专门为此设置单独的故障安全建压机构也是耗费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具体而言,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利用现有制动系统中的机构通过简单地改造来实现在建压单元故障时制动系统的安全运行。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主缸,包括初级液压腔,所述初级液压腔设置在制动踏板之后,制动轮缸,所述初级液压腔与所述制动轮缸流体连通,建压单元,所述建压单元与所述制动轮缸流体连通,且构造用于建立相应于制动踏板的操纵的液压提供给所述制动轮缸,以及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构造为在制动踏板被踩下时提供制动踏板力的反馈,其中,所述制动力踏板回馈装置通过从所述初级液压腔与所述制动轮缸之间的流体通路的分叉点中分叉出的流体支路与所述初级液压腔和所述制动轮缸流体连通,其中在所述分叉点之前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单向阀,并且在所述分叉点之后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一通断阀,以及,在所述建压单元与所述制动轮缸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二通断阀组件。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示例性地示出本申请所公开的制动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制动系统100包括制动主缸10、制动轮缸20、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和建压单元40。在此,建压单元40构造用于基于制动踏板200的操纵、也就是说驾驶员期望的制动力来提供液压给制动轮缸20。具体而言,制动主缸10包括初级液压腔11,可选地,制动主缸10也可以包括次级液压腔12。初级液压腔11设置在制动踏板200之后,且根据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深度/速率等情况,使得其中的液压被传递出去。其中,初级液压腔11与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并且建压单元40也与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而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可以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时提供制动踏板力的回馈,并且,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通过从初级液压腔11与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的分叉点中分叉出的流体支路与所述初级液压腔11和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此外,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制动系统100中,在分叉点之前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单向阀50,并且在分叉点之后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一通断阀60,以及,在建压单元40与所述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二通断阀组件,这些阀门结构能够使得液压在不同的情况下传递到期望的机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制动系统100中,能够如现有技术中的那样,制动主缸10还包括次级液压腔12,其设置在初级液压腔11之后。此外,在次级液压腔12与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还设置有第三通断阀70。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制动系统100中,在建压单元40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时,如图1中所示,单向阀50打开,并且第一通断阀60和第三通断阀70关闭,这使得液压能够从制动主缸10的初级液压腔11传递到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中。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用来基于制动踏板200的操作为驾驶员提供制动踏板力的回馈。具体而言,基于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的作用,在本申请的范围中,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包括液压腔和配属于其的活塞31、弹性元件32以及电机33。在此,弹性元件32纵向地、即沿着液压腔的纵轴线地设置在活塞与电机33之间,从而能够分别由电机33和活塞对其施加力而发生压缩或拉伸。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时,制动主缸10中的液压被压缩而、例如通过初级液压缸传递给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的液压腔,使得液压腔中的液压增大并且推动活塞运动而压缩弹性元件32。在此,从制动主缸10传递到液压腔中的液压取决于制动踏板200的操纵、也就是说具体而言包括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深度和/速率决定。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过程中,由于弹性元件32被压缩,使得与弹性元件32连接的电机33基于制动踏板200的操纵能够输出力。电机33所输出的力能够作用于弹性元件32,使得弹性元件32被活塞压缩的量得到补偿。在此可以规定,弹性元件32的伸缩量得到补偿,使得其被活塞压缩的量完全得到回复。在以上所述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时,弹性元件32被活塞压缩,电机33为了补偿弹性元件32被压缩的量,需要进行反转、也就是相对于弹性元件32后退一定的量,才能够实现弹性元件32被压缩的量得到补偿。在此,电机33所输出的力取决于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深度和/或速率以及制动踏板200被操纵的其他变量。也就是说,可以提前对电机33进行标定,不同的踏板深度和/或速率对应于不同的电机33转速或者输出力矩。也就是说,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深度越深,电机33所要反转后退的量越大,且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速率越快,电机33反转所提供的力越大。使得依据制动踏板200被操纵的情况不同来调整驾驶员所能获得的制动踏板反馈感觉。在此,弹性元件32可以设计为一体式的弹簧。在此基础上,弹簧可以纵向地设置在液压腔中并且由液压腔进行引导,如这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进一步地,在液压腔中、弹簧背对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引导活塞来引导弹簧在液压腔中的运动。电机33通过引导活塞与弹簧相连接。也能够设置,弹簧预紧地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电机33之间。这种设置能够更加改善驾驶员在踩制动踏板200时的反馈感觉。而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制动系统100中,在建压单元40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此时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可以作为故障情况下的辅助建压单元40来给制动轮缸20提供液压。在这种情况下,单向阀50和第二通断阀组件关闭,并且第一通断阀60和第三通断阀70打开,使得液压能够从制动踏板力反馈装置和次级液压腔12提供到制动轮缸20中。具体而言,在建压单元40发生故障时,电机33可以输出力矩来满足制动系统100最低的制动力需求,使得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中的液压腔被压缩,从而将液压提供给制动轮缸20。当然也能够设计,电机33可以基于制动踏板200被操纵的情况、例如包括制动踏板200被踩下的深度和/或速率输出期望的力矩来满足制动踏板200所对应的期望制动力。也就是说,在这种故障情况下,制动轮缸20的液压可以同时由次级液压腔12和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的液压腔来提供,这保证了即使在建压单元40发生故障时,制动系统100也能够被提供足够的制动力。在本申请的范围中,建压单元40的故障包括一切导致建压单元40不能够正常地提供液压的故障。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动主缸(10),包括初级液压腔(11),所述初级液压腔(11)设置在制动踏板(200)之后,/n制动轮缸(20),所述初级液压腔(11)与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n建压单元(40),所述建压单元(40)与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且构造用于建立相应于制动踏板(200)的操纵的液压提供给所述制动轮缸(20),以及/n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构造为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时提供制动踏板力的反馈,其中,/n所述制动力踏板回馈装置通过从所述初级液压腔(11)与所述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的分叉点中分叉出的流体支路与所述初级液压腔(11)和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其中/n在所述分叉点之前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单向阀(50),并且在所述分叉点之后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一通断阀(60),以及,/n在所述建压单元(40)与所述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二通断阀组件(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主缸(10),包括初级液压腔(11),所述初级液压腔(11)设置在制动踏板(200)之后,
制动轮缸(20),所述初级液压腔(11)与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
建压单元(40),所述建压单元(40)与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且构造用于建立相应于制动踏板(200)的操纵的液压提供给所述制动轮缸(20),以及
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构造为在制动踏板(200)被踩下时提供制动踏板力的反馈,其中,
所述制动力踏板回馈装置通过从所述初级液压腔(11)与所述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的分叉点中分叉出的流体支路与所述初级液压腔(11)和所述制动轮缸(20)流体连通,其中
在所述分叉点之前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单向阀(50),并且在所述分叉点之后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一通断阀(60),以及,
在所述建压单元(40)与所述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二通断阀组件(8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主缸(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初级液压腔(11)后的次级液压腔(12),其中,在所述次级液压腔(12)与所述制动轮缸(20)之间的流体通路中设置有第三通断阀(7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压单元(40)发生故障时,所述单向阀(50)和所述第二通断阀组件(80)关闭,并且所述第一通断阀(60)和所述第三通断阀(70)打开,使得所述液压从所述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以及从所述次级液压腔(12)提供到所述制动轮缸(2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踏板力回馈装置(30)包括:
液压腔和配属于其的活塞(31),其中,所述液压腔通过所述单向阀(50)与所述制动主缸(10)的初级液压腔(11)流体连通;
电机(33);以及
弹性元件(32),所述弹性元件(32)纵向地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电机(33)之间,其中,所述弹性元件(32)由所述电机(33)和所述活塞纵向地施加力作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压单元(40)发生故障时,所述电机(33)基于所述制动踏板(200)的操纵驱动所述液压腔,使得所述液压腔提供液压至所述制动轮缸(20)。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