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592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包括轴承,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内圈,第一内圈的上端面设置有滚珠,第一内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凸起,将滚珠挤压在外圈内部,降低了滚珠出现轴向移位的风险,解决了滚珠在内圈、外圈之间窜动的问题,使轮毂与轴承的旋转更平稳,通过设置内圈,以轴承作为支撑,两个内圈挤压滚珠的反作用力加大了内圈与轴承的接触力,解决了在比较快的加速时,两个内圈与轴承之间会发生径向打滑的问题,降低了轮毂旋转时的抖动和对轴承的磨损,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都是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并且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制造。这些车统一的特点是能够节约燃油能源,减少废气排放,效率较高噪声较低,加速快。同时因为新能源汽车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技术都不是很成熟。通常有车辆保有量低,充电、加气、维修不方便的共性,并且相比常规燃油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排量小动力不足不适合长距离行驶。存在以下问题:1、当前的轮毂单元外圈与内圈之间的滚珠抵靠于限位环,而限位环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滚动体轴向移位的风险,滚珠就会在内圈、外圈之间窜动,致使轮毂与轴承旋转时不平稳。2、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内圈使用与轴承直接连接的方式,在比较快的加速时,内圈与轴承之间会发生径向的打滑,轮毂旋转就会抖动甚至磨损轴承,使轴承的使用寿命骤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解决了长期使用过的限位换会出现滚动体在内圈、外圈之间窜动与比较快的加速时内圈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包括轴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内圈(2),所述第一内圈(2)的上端面设置有滚珠(3),所述第一内圈(2)的外表面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起(7),所述凸起(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8),所述凸起(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圈(9),所述第二内圈(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10),所述轴承(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底孔(11),所述第一底孔(11)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底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包括轴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内圈(2),所述第一内圈(2)的上端面设置有滚珠(3),所述第一内圈(2)的外表面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起(7),所述凸起(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8),所述凸起(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圈(9),所述第二内圈(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10),所述轴承(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底孔(11),所述第一底孔(11)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底孔(13),所述螺栓(1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14),所述第一连接法兰(8)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底孔(15),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0)的内侧面设置有第四底孔(16),所述第四底孔(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底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2)转动连接于轴承(1)的外表面,所述滚珠(3)滚动连接于第一内圈(2)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外圈,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伟栋匡东施春江王晗施建平王玲珑石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