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刷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55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印刷刀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可移动连接有横梁,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分别包括安装在底座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第一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刮墨刀组,第二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回墨刀组,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螺丝和7形块,7形块的竖直部上设有与限位螺丝相配合连接的螺丝孔;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分别包括安装在底座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以及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不但使得刮墨刀和回墨刀得以平稳的上下移动,还使得刮墨刀和回墨刀在进行刮墨或者回墨作业时不向外摆动,保证了PCB板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印刷刀组
本技术涉及
,尤其是一种新型印刷刀组。
技术介绍
PCB板即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目前PCB板的印刷作业都是通过气缸配合刀具进行的,由于刀具的长度比较大,虽然气缸是连接在刀具的中部,但在进行印刷作业时难免会出现刀具作业不平衡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影响PCB板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印刷刀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印刷刀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可移动连接有横梁,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和所述第二气缸组分别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刮墨刀组,所述第二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回墨刀组,所述刮墨刀组和所述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螺丝和7形块,所述7形块的竖直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螺丝相配合连接的螺丝孔。进一步的,所述刮墨刀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气缸组的作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方梁,所述第一方梁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夹刀结构,所述第一夹刀结构上设有刮墨刀,所述7形块的水平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抵靠在所述第一方梁上;所述第一气缸组带动所述刮墨刀进行上下运动,所述限位螺丝通过抵靠所述第一方梁从而限制所述刮墨刀在进行刮墨作业时向外摆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梁与所述第一夹刀结构通过第一夹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套包括套夹和与所述套夹配套的固定螺丝;方便所述第一夹刀结构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回墨刀组包括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气缸组的作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下端面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方梁,所述第二方梁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夹刀结构,所述第二夹刀结构上设有回墨刀,所述7形块的水平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抵靠在所述第二方梁上;所述第二气缸组带动所述回墨刀进行上下运动,所述限位螺丝通过抵靠所述第二方梁从而限制所述刮墨刀在进行回墨作业时向外摆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方梁与所述第二夹刀结构通过第二夹套固定连接;方便所述第二夹刀结构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一端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上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横梁的内部设有导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套的滑块,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所述底座进行左右移动作业,即带动所述刮墨刀组和所述回墨刀组进行左右移动作业。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块都有2个,2个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横梁内部的两侧端,2个所述导轨之间设有所述传送带;使得所述底座平稳快速的进行左右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分别包括安装在底座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以及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不但使得刮墨刀和回墨刀得以平稳的上下移动,还使得刮墨刀和回墨刀在进行刮墨或者回墨作业时不向外摆动,保证了PCB板的印刷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气缸组;2、第二气缸组;3、底座;4、电机;5、主动轮;6、从动轮;7、传送带;8、导轨;9、滑块;10、横梁;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3、第一夹套;14、第一夹刀结构;15、第一方梁;16、刮墨刀;17、限位机构;21、第三连接块;22、第四连接块;23、第二夹套;24、第二夹刀结构;25、第二方梁;26、回墨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印刷刀组,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上端面可移动连接有横梁10,底座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缸组1和第二气缸组2,第一气缸组1和第二气缸组2分别包括安装在底座3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第一气缸组1的下端设有刮墨刀组,第二气缸组2的下端设有回墨刀组,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17,限位机构17包括限位螺丝和7形块,7形块的竖直部上设有与限位螺丝相配合连接的螺丝孔。刮墨刀组包括第一连接块11,第一连接块11的上端面与第一气缸组1的作业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1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方梁15,第一方梁15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夹刀结构14,第一夹刀结构14上设有刮墨刀16,7形块的水平部与第二连接块12的侧端固定连接,限位螺丝穿过螺丝孔抵靠在第一方梁15上;第一气缸组1带动刮墨刀16进行上下运动,限位螺丝通过抵靠第一方梁15从而限制刮墨刀16在进行刮墨作业时向外摆动。第一方梁15与第一夹刀结构14通过第一夹套13固定连接,第一夹套13包括套夹和与套夹配套的固定螺丝;方便第一夹刀结构14的安装和拆卸。回墨刀组包括第三连接块21,第三连接块21的上端面与第二气缸组2的作业杆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21的下端面设有第四连接块22,第四连接块2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方梁25,第二方梁25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夹刀结构24,第二夹刀结构24上设有回墨刀26,7形块的水平部与第四连接块22的侧端固定连接,限位螺丝穿过螺丝孔抵靠在第二方梁25上;第二气缸组2带动回墨刀26进行上下运动,限位螺丝通过抵靠第二方梁25从而限制刮墨刀16在进行回墨作业时向外摆动。第二方梁25与第二夹刀结构24通过第二夹套23固定连接;方便第二夹刀结构24的安装和拆卸。横梁10的一端上设有电机4,电机4的电机4轴连接有主动轮5,横梁10的另一端上设有从动轮6,主动轮5与从动轮6通过传送带7连接,横梁10的内部设有导轨8,底座3的上端面设有与导轨8配套的滑块9,传送带7与底座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电机4通过传送带7带动底座3进行左右移动作业,即带动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进行左右移动作业。导轨8和滑块9都有2个,2个导轨8设置在横梁10内部的两侧端,2个导轨8之间设有传送带7;使得底座3平稳快速的进行左右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2所示,在进行PCB板印刷作业前,把限位螺丝分别抵靠在第一方梁15和第二方梁25上,在电机4的正转带动作业下,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做水平移动,然后第一气缸组1向下作业,使得刮墨刀16到达PCB板后进行刮墨作业,刮墨作业完毕后,第一气缸组1向上作业带动刮墨刀16向上;接着在电机4的反转带动下,刮墨刀组和回墨刀组做水平往回移动,同时第二气缸组2向下作业,使得回墨刀26到达PCB板后进行回墨作业,回墨作业完毕后,第二气缸组2向上作业带动回墨刀26向上,即完成一次PCB板的印刷作业。相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印刷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可移动连接有横梁,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和所述第二气缸组分别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刮墨刀组,所述第二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回墨刀组,所述刮墨刀组和所述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螺丝和7形块,所述7形块的竖直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螺丝相配合连接的螺丝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印刷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可移动连接有横梁,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缸组和第二气缸组,所述第一气缸组和所述第二气缸组分别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前后两端的2个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刮墨刀组,所述第二气缸组的下端设有回墨刀组,所述刮墨刀组和所述回墨刀组都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螺丝和7形块,所述7形块的竖直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螺丝相配合连接的螺丝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印刷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刀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气缸组的作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一方梁,所述第一方梁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夹刀结构,所述第一夹刀结构上设有刮墨刀,所述7形块的水平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孔抵靠在所述第一方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印刷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梁与所述第一夹刀结构通过第一夹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套包括套夹和与所述套夹配套的固定螺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明蔡闻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鹏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