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99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包括罐体、进料漏斗、出料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下方的粉碎辊、设置在所述粉碎辊下方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旋转研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研磨机构下方的集尘槽、设置在所述集尘槽上的第一筛网、以及设置在所述集尘槽底部的振动电机;通过旋转研磨机构与传动机构配合,从而利用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研磨机构对树脂砂进行碾压研磨,从而高效的破碎树脂砂外表面的惰性物质,使得树脂砂符合使用要求,通过振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筛网的协同作用,利用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使得树脂砂之间的灰尘与碎屑通过第一筛网而掉落到集尘网,从而得到干净的树脂砂,实现树脂砂的高效回收与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砂型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砂型铸造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若将废砂丢弃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砂型铸造中若采用化学方式硬化的砂型及型芯,其粘结剂的硬化反应是不可逆的,这种情况下的旧砂不能简单地回用,需要把砂粒表面已失效的粘结剂膜脱除,使其基本上恢复原砂的性能,这种处理方式称为旧砂再生,通常情况下则采用树脂砂旧砂再生机;现有的树脂砂再生机主要包括料箱和振动机,回收过程主要靠树脂砂相互碰撞摩擦使其表面失效的粘结剂膜脱除,但是振动过程中树脂砂之间的碰撞效率低,不便于高效的回收树脂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破碎效果好、回收率高、节约生产成本、绿色环保和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进料漏斗,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料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下方的、为对称设置的粉碎辊,设置在所述粉碎辊下方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旋转研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研磨机构下方的集尘槽,设置在所述集尘槽上的第一筛网,设置在所述集尘槽底部的、为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的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上的、并与所述第四齿轮同轴的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末端的连接环。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箱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箱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研磨机构包括为环状设置的研磨台,设置在所述研磨台上的研磨辊,设置在所述研磨辊内的、并与所述研磨辊同轴的研磨辊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研磨辊轴末端的第三轴承。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旋转研磨机构与传动机构配合,从而利用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研磨机构对树脂砂进行碾压研磨,从而提高对树脂砂外表面的惰性物质的破碎效率,使得树脂砂符合再次使用的要求,通过振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筛网的协同作用,利用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使得树脂砂之间的灰尘与碎屑通过第一筛网而掉落到集尘网,从而得到干净的树脂砂,实现树脂砂的高效回收与再生;因此,具有破碎效果好、回收率高、节约生产成本和绿色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传动机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设置在所述罐体1顶部的进料漏斗2,用于旧砂的进料,设置在所述罐体1底部的出料管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2下方的、为对称设置的粉碎辊4,利用粉碎辊4将旧砂中的块状砂进行粉碎,设置在所述粉碎辊4下方的传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5下方的旋转研磨机构6,利用旋转研磨机构6去除旧砂的表面惰性物质,设置在所述旋转研磨机构6下方的集尘槽7,设置在所述集尘槽7上的第一筛网8,利用第一筛网8将粉尘和碎屑过滤到集尘槽7内,从而将树脂砂与碎屑粉尘分离,设置在所述集尘槽7底部的、为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9,用于提高分离效率;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脚11,所述出料管3上设置有出料阀31。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箱51,所述传动箱51的顶部为斜面结构,设置在所述传动箱51内的转动电机52,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52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53,与所述第一齿轮53啮合的第二齿轮54,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54上的、并与所述第二齿轮54同轴的第一转轴55,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55上的第三齿轮56,与所述第三齿轮56啮合的第四齿轮57,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57上的、并与所述第四齿轮57同轴的第二转轴58,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58末端的连接环59,利用连接环59固定和连接第二转轴58和研磨辊62;所述传动箱51与所述第一转轴55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511,所述传动箱51与所述第二转轴58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512。所述旋转研磨机构6包括为环状设置的研磨台61,设置在所述研磨台61上的研磨辊62,设置在所述研磨辊62内的、并与所述研磨辊62同轴的研磨辊轴63,以及设置在所述研磨辊轴63末端的第三轴承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电机52的型号为YE2-112M-2,所述振动电机9的型号为YZS-20-2。工作原理:首先,将旧砂加入到进料漏斗2,利用进料漏斗2使得旧砂进入罐体1,随后旧砂落到粉碎辊4之间,从而利用粉碎辊4将旧砂中的块状砂粉碎;随后粉碎后的旧砂掉落到传动箱51顶部,再从传动箱51的两侧滚落,从而进入旋转研磨机构6。通过传动箱51内的转动电机52转动并带动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54、第一转轴55、第三齿轮56和第四齿轮57转动,第四齿轮57再带动第二转轴58转动,再利用设置在第二转轴58末端的连接环59使得研磨辊62以第二转轴58为轴心而转动;此时当旧砂从传动箱51两侧掉落并靠近研磨辊62,在研磨辊62的滚动研磨的作用下,使得树脂砂外表面上包括的惰性物质破裂并与树脂砂分离;随后树脂砂掉落至第一筛网8上,利用振动电机9的振动作用配合第一筛网8,将粉尘和碎屑过滤到集尘槽7内,使得树脂砂与碎屑粉尘分离,而树脂砂从第一筛网8的两侧掉落,并利用出料管3完成出料。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旋转研磨机构与传动机构配合,从而利用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研磨机构对树脂砂进行碾压研磨,从而提高对树脂砂外表面的惰性物质的破碎效率,使得树脂砂符合再次使用的要求,通过振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筛网的协同作用,利用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使得树脂砂之间的灰尘与碎屑通过第一筛网而掉落到集尘网,从而得到干净的树脂砂,实现树脂砂的高效回收与再生;因此,具有破碎效果好、回收率高、节约生产成本和绿色环保的优点。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进料漏斗,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下方的、为对称设置的粉碎辊,设置在所述粉碎辊下方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旋转研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研磨机构下方的集尘槽,设置在所述集尘槽上的第一筛网,设置在所述集尘槽底部的、为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进料漏斗,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下方的、为对称设置的粉碎辊,设置在所述粉碎辊下方的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旋转研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研磨机构下方的集尘槽,设置在所述集尘槽上的第一筛网,设置在所述集尘槽底部的、为对称设置的振动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树脂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的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第四齿轮上的、并与所述第四齿轮同轴的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享富成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志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