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无源器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对电容器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不同的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多种结构的电容器得到了研究,如多晶硅-绝缘层-多晶硅结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金属-绝缘层-金属结构。MIM电容器的两个电极采用金属,中间是沉积的介质层,具有电容密度高、电容电压系数低、电容值控制精确、寄生电容小、缺陷密度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二维MIM电容器的制备工艺过程涉及了多层薄膜的沉积和电极的刻蚀,通常采用的方法为溅射金属电极、沉积介质薄膜、光刻胶制作电极图形、反应离子刻蚀。然而,综合考虑电容密度、二次电压系数、漏电流密度和品质因子等方面的要求,单一的二维平面结构MIM电容器已无法符合电路对电容的要求。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申请号为200510132219.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器,包括:下电极;上电极,位于该下电极上;以及电容介质层,位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101),所述硅衬底(101)上刻蚀盲孔阵列,所述硅衬底(101)表面和盲孔内壁沉积绝缘层(102),所述绝缘层(102)上依次制作有第一金属层(103)、介质层(104)、第二金属层(105)、和种子层(107),所述盲孔内填充有金属材料作为硅通孔金属层(106)。/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101),所述硅衬底(101)上刻蚀盲孔阵列,所述硅衬底(101)表面和盲孔内壁沉积绝缘层(102),所述绝缘层(102)上依次制作有第一金属层(103)、介质层(104)、第二金属层(105)、和种子层(107),所述盲孔内填充有金属材料作为硅通孔金属层(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阵列的图形采用多孔图形或沟槽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深宽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层(107)的材料为金属钛/铜,所述盲孔内填充的金属材料为铜;所述绝缘层(102)的材料选自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3)和第二金属层(105)的材料选自铜、铝、钽、氮化钽、氮化钛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MIM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2)将所述硅衬底(101)表面全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103)将所述绝缘层(102)表面全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105)将所述介质层(104)表面全覆盖;所述硅通孔金属层(106)将所述第二金属层(105)表面全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103)部分裸露。
技术研发人员:温嘉鸣,周亮,张成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