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23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头孢克洛缓释片,包括内核和包衣,内核的组分包括头孢克洛、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和肠溶型阻滞剂,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质量占内核的质量的15.0%‑30.0%。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为骨架材料,配合肠溶型阻滞剂,通过控制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质量占比,使制得的缓释片药物释放恒定,缓释性能优异,产品稳定性良好,放样过程中成品杂质产生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原料组成少,不含润滑剂,采用直接压片的方式,其制备步骤少,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适用于工业化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头孢克洛属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淋病菌感染、中耳炎等症。目前头孢克洛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缓释微丸、缓释片和分散片等多个剂型。头孢克洛普通制剂一般日服用量为三次,服用次数多,给患者带来不便,而头孢克洛缓释片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保持其原有的抗菌特性,且具有减少服药次数、改善依从性的优点,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目前市面上的缓释剂大部分均采用湿法制粒后压片,虽然缓释作用明显,但放样过程中成品杂质增加明显;且原料繁多,制备过程复杂,产业化难度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药物释放恒定,且产品稳定性良好,放样过程中成品杂质产生少的头孢克洛缓释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其制备工艺简单,药物释放恒定,且产品稳定性良好,放样过程中成品杂质产生少。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以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为骨架材料,配合肠溶型阻滞剂,采用直接压片工艺制备头孢克洛缓释片,能够避免传统的湿法制粒后压片导致的湿热不稳定杂质增多,也改善了干法制粒中工序复杂的问题。制得的成品缓释性能明显,且稳定性良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具体的,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包括内核和包衣,所述内核的组分包括头孢克洛、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和肠溶型阻滞剂,所述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质量占所述内核的质量的15.0%-30.0%。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内核包括以下组分:62.0%-80.0%的头孢克洛、15.0%-30.0%的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1.0%-8.0%的肠溶型阻滞剂。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流动性良好,亲水性强,遇水后迅速水化,形成凝胶,进而控制药物成分的溶出;且由于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自身具有润滑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用量,使头孢克洛缓释片中无需再额外加入润滑剂,压片过程中也无粘冲现象出现;更重要的是,因为无需加入润滑剂,原辅料只需一次混合即可压片,节约了工序,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优选的,所述内核还包括助流剂,所述助流剂的质量占所述内核的质量的0.1%-1.5%。优选的,所述头孢克洛缓释片,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内核包括以下组分,65.0%-80.0%的头孢克洛、15.0%-30.0%的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1.0%-5.0%的肠溶型阻滞剂和0.1%-0.15%的助流剂。优选的,所述头孢克洛缓释片中头孢克洛的规格为0.3g-0.5g。优选的,所述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选自WSR-301NF、WSRCoagulantNF或WSR-303NF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肠溶型阻滞剂选自肠溶材料丙烯酸树脂LH-55、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头孢克洛口服后主要吸收部位是胃及小肠上部,当选用水溶性骨架材料时,药物释放较快,达不到缓释目的。而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肠溶型阻滞剂,配合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能够使药物达到良好的缓释效果,且在放置中药物稳定性强。优选的,所述助流剂为滑石粉、二氧化硅或硅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包衣为胃溶型包衣,所述包衣的材料选自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具体的,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内核组分混合,压片,包衣,制得所述头孢克洛缓释片;所述混合的时间为35-60min;所述压片的压力为6-16kN。由于头孢克洛不耐湿热,因此在制剂过程中,湿法制粒、干燥等过程会严重影响头孢克洛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粉末直接压片,不仅减少制备工序,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放样过程中杂质的产生,制得的产品稳定性强。所述制备方法中的关键在于原料的选取,配合工艺的设置。如将本专利技术中的骨架材料换用其他水溶解性材料,如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在其余配方和制备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压片过程均出现粘冲,无法顺利压片。而制备中混合的时间与压片的压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本专利技术工艺为原辅料混合后直接压片,混合时间过短物料无法混匀,尤其是关键辅料骨架材料及阻滞材料不能与头孢克洛原料混合均匀,影响缓释效果;混合时间过长,已混合均匀的物料会因过度混合出现再次分层现象。当压片的压力偏小时,所得缓释片较松散,释放过快;压力过大,所得缓释片过于致密,释放过慢,均达不到缓释目的。优选的,所述混合的时间为40-60min。优选的,所述压片的压力10-16kN,所述压片的转速10-20转/分钟。具体的,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处方量原辅料,分别过筛,在混合机混合35-60分钟,备用;设定压片机的压力为6-16kN,转速10-20转/分钟,进行压片;采用胃溶型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后成品增重2~5%,制得所述头孢克洛缓释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的应用。所述头孢克洛缓释片用于抗感染,优选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淋病菌感染、中耳炎等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以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为骨架材料,配合肠溶型阻滞剂,通过控制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质量占比为15%-30%,使制得的缓释片药物释放恒定,缓释性能优异,产品稳定性良好,放样过程中成品杂质产生少。(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原料组成少,不含润滑剂,采用直接压片的方式,其制备步骤少,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适用于工业化大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作用。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实施例1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包括内核和包衣,内核包括以下组分:成膜材料:羟丙甲基纤维素(胃溶型包衣液)。其制备方法如下:称取处方量原辅料,分别过筛,在混合机混合60分钟,备用;设定压片机压力为6kN,转速为12转/分钟,进行压片,得素片。所得素片采用60%乙醇溶液配制胃溶型包衣液,包衣,包衣后成品增重3%。实施例2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包括内核和包衣,内核包括以下组分:成膜材料:羟丙纤维素(胃溶型包衣液)。其制备方法如下:称取处方量原辅料,分别过筛,在混合机混合40分钟,备用;设定压片机压力为15kN,转速为10转/分钟,进行压片,得素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包括内核和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的组分包括头孢克洛、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和肠溶型阻滞剂,所述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质量占所述内核的质量的15.0%-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孢克洛缓释片,包括内核和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的组分包括头孢克洛、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和肠溶型阻滞剂,所述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的质量占所述内核的质量的15.0%-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内核包括以下组分:62.0%-80.0%的头孢克洛,15.0%-30.0%的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1.0%-8.0%的肠溶型阻滞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选自WSR-301NF、WSRCoagulantNF或WSR-303NF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型阻滞剂选自肠溶材料丙烯酸树脂LH-55、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或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孢克洛缓释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王健松陶婵娟黄海文钟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