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20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用以对一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其中,该图像数据是包括多条水平线,每该水平线包括多个像素数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至少一缓冲单元,用以依序输出多个超像素,其中,每该超像素至少包括一第一像素数据及与该第一像素数据相邻的一第二像素数据,且该第一像素数据及该第二像素数据不属于同一条水平线;以及    至少一处理单元,耦接至该缓冲单元,用以依序对该些超像素进行一图像处理工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2)
技术介绍
在图像处理系统,例如扫描仪,或是多功能事务机(Multiple FunctionPeripheral,MFP)中,图像数据通常会经过几个阶段的处理后才能送至输出端显示、打印或储存等。这几个阶段的处理可能包括了图像数据的缩放(scaling)、图像增强、色彩处理、滤波处理(filtering)、半色调处理(halftone processing)以及对特定输出入设备的数据格式化等。请参照图1,其是传统的图像处理系统方块图。图像处理系统主要由图像处理装置120及存储器130所构成,用以针对图像数据DATA进行上述图像处理程序。其中,图像数据DATA是由多个画面(frame)110所组成,每个画面110包括多条水平线(horizontal line)112,每条水平线包括多个像素数据(pixel data)。实际使用中,图像数据110是以水平线为单位,画面上每条水平线依序地馈入图像处理装置120中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装置120包括多个处理单元121,123,125,其中,每个处理单元是分别用以针对馈入的图像数据DATA进行上述的图像处理。例如处理单元121,123,125可以是比例处理器(scaling processor)、色彩处理器(color processor)及半色调处理器(halftone processor)。图像处理装置120中的每个处理单元需分别地与外部存储器130耦接。习知的图像处理程序为,每个处理单元需先自存储器130中适当的位置提取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之后,再将处理过后的图像数据传回存储器130储存。下一级的图像处理单元则在上一级的图像处理单元执行完图像处理之后,再从存储器130中提取经由前一级处理单元图像处理过后的图像数据作下一级的图像处理,以此类推。举例而言在作图像处理时,常常需要取图像数据的一部份,例如图3A中由多条水平线215A,215B,215C所组成的部分图像数据215,作缩放(scaling)或滤波(filtering)处理。习知作法中,负责缩放或是滤波的处理单元需依序读取部分图像数据215中相对应区块(如图3A中虚线标示的像素区块220)的像素数据来进行缩放或是滤波处理,然后把处理后的数据存在存储器130中。以一张600点每英寸(dpi),宽度为8英寸(inch)的图像为例,若同时需要用到5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具有600个8bits/pixel的像素数据,其所需存储器大小就至少要600×8×5=24000bytes。因此,习知作法需要的存储器容量相当可观。习知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缺点还有,对每个处理单元而言,需等到前一个处理单元处理完至少一条线并送至存储器130之后,再进行下一级的图像处理,因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此外,习知的图像处理程序会使得图像数据在每个图像处理阶段时进出图像处理装置120以及外部的存储器130之间,因此图像处理装置120中各个处理单元需耗费许多效能来处理数据的传送与接收。此外,由于存储器130的数据输出输入的频宽有限,且由多个处理单元共同使用,即需等到前一个处理单元执行完毕之后,再进行下一级的图像处理,故数据处理的速度变慢,整体效能降低。(3)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避免各个处理单元存取图像处理装置外部的存储器,以提升运作效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用以处理一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数据包括多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包括多个像素数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缓冲单元,用以依序输出多个超像素,其中,每个超像素至少包括第一像素数据及与之相邻的第二像素数据,且第一像素数据及第二像素数据不属于同一条水平线;以及至少一处理单元,耦接至缓冲单元,用以依序对这些超像素进行图像处理。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4)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图像处理系统方块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方块图。图3A~3C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概念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其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方块图。图像处理装置220具有多个处理单元221,223,225,用以分别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步骤。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221,223,225例如是比例处理器、色彩处理器及半色调处理器。此外,图像处理装置220还具有多个缓冲单元21,23,25,每个缓冲单元是设置于两处理单元之间,分别与两处理单元串接。以缓冲单元23为例,其分别与处理单元221及223耦接。缓冲单元23是用以暂存由前一级处理单元221输出的图像数据,且提供给下一级的处理单元223作下一级的图像处理。其中,缓冲单元21,23,25可以是存储器或缓存器,例如SRAM。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图像处理装置220,藉由设置于前后两级的处理单元之间的缓冲单元,使得每一个处理单元不需要等到前一级处理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完图像处理之后,才能对图像数据进行下一级的图像处理。只要有部分的图像数据储存至缓冲单元之后,下一级的处理单元即可自缓冲单元提取图像数据进行下一级的图像处理。如此可大幅地减少图像处理装置220执行图像处理程序所需要的时间。此外,缓冲单元不需要具备如上所述的习知的外部存储器一般大的存储器容量,硬件成本可大幅地降低。而且图像处理装置220中各处理单元输出的数字数据,是经由缓冲单元缓冲后直接送至下一个处理单元作处理,由于不需要进出外部的存储器,故不仅可加速图像数据的处理,更可提升处理单元的效能。请参照图3A~3C,其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专利技术概念的示意图。一般图像处理是由画面的左上角,第一条水平线216的第一个像素数据216A开始,依序地(216A,216B,216C,216D,…)输入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图像处理,如图3B所示。在本文中是称此像素数据输出顺序为一般像素数据顺序。但是,有时仅需要对画面的某个部份,例如图像数据110中,相邻多条水平线215A,215B,215C,如图3A所示,所构成的二维图像进行特定的图像处理。甚或有时仅需要对某些特定的像素数据,例如某些垂直相邻的像素数据218A,218B,218C,218D,….,如图3C所示,进行特定的图像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水平线215A,215B,215C….合称为超线条(superline),而上述的垂直相邻的像素数据218A,218B,218C,218D,….合称为超像素(superpixel)。在上述的情况下,习知以一固定的数据传送顺序将像素数据送入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多个不同的图像处理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请参照图4,其绘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缓冲单元43除了是以序列(sequential)形式依序输入及输出像素数据以外,也可以以一个超像素为单位而输入及输出多个像素数据。在第二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21输出的像素数据是以具有多个像素数据218A,218B,218C,218D,……的超像素为单位,输入至缓冲单元43中。缓冲单元43是用以储存一或多个超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煌欧欣颖谢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