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66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包括箱体、传动组件、安装架和第一传输组件,传动组件固定设置在箱体内,安装架固定设置在箱体上且位于箱体一侧且安装架中间镂空,第一传输组件设置在安装架的镂空处,还包括第二传输组件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第二传输组件设置在第一传输组件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控制第二传输组件压合产品,且通过在传输带上装嵌海绵块,这样不仅有利于气泡的排除,还可避免对薄膜造成损坏;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方式,实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的同步反向运动,并通过转向连接轴使得第二传输组件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持运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
本技术属于覆膜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产品生产出来后容易划伤和腐蚀,造成各种损失。因此,厂家都会使用覆膜设备对产品覆膜来预防这一问题,但由于各种外界因素,覆膜时容易产生气泡,影响覆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压合排气解决气泡问题的海绵排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包括箱体、传动组件、安装架和第一传输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箱体一侧,所述安装架中间镂空,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镂空处,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还包括第二传输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方,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海绵块。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柄、螺杆、固定板、移动板、导板和垫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垫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两所述导板分设在所述垫板两侧,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两端,并与所述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上。优选地,所述导板与所述垫板结合形成凹槽,所述移动板两侧延伸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带内腔的支撑架、主动辊、从动辊和托板,所述主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一端,所述从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另一端,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下端,并与所述传输带接触,所述支撑架一侧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另一侧设置有把手。优选地,所述从动辊上设置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的调节孔内。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架、主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轴和转向连接轴,所述主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转向连接轴与所述主动辊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组件控制第二传输组件压合产品,且通过在传输带上装嵌海绵块,使得下压时能对产品够保持一定的压紧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气泡的排除,还可避免对薄膜造成损坏;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方式,实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的同步反向运动,并通过转向连接轴使得第二传输组件在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持运动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传输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传动组件2、固定架21、主动轴22、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传动轴25、转向连接轴26、安装架3、第一传输组件4、第二传输组件5、传输带51、支撑架52、把手521、调节孔522、主动辊53、从动辊54、调节轴541、托板55、调节组件6、手柄61、螺杆62、螺母621、固定板63、移动板64、凸块641、导板65、凹槽651、垫板66、调节螺杆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包括箱体1、传动组件2、安装架3和第一传输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2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安装架3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且位于所述箱体1一侧,所述安装架3中间镂空,所述第一传输组件4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的镂空处,所述第一传输组件4与所述传动组件2传动连接,还包括第二传输组件5和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4件上方,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与所述调节组件6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转动连接,根据所述调节组件6可调节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对产品的压紧力,提高排气效果,由于覆盖在产品上的薄膜具有柔性,使得在压合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所述第一传输组件4转动无法进行传送且会对薄膜造成损坏,因此,通过设置所述传动组件2使得所述第一传输组件4转动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能够同步反向转动,进而实现对覆膜产品的传送;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包括传输带51,所述传输带51上设置有海绵块511,利用所述海绵块511的柔韧性和弹性,可防止覆膜产品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的压合下造成损坏,且能够提供一定的压紧力。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手柄61、螺杆62、固定板63、移动板64、导板65和垫板66,所述固定板63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导板65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垫板66上,两所述导板65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垫板66两侧,所述垫板6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63上,这样有利于所述移动板64的拆卸,由于所述螺杆62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63上,且所述螺杆62上设置有螺母621,所述螺母621与所述移动板64固定连接,所述手柄61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62上端,使得通过操作所述手柄61可使所述移动板64上下移动。具体的,为实现所述移动板64能够在所述垫板66上滑动,所述导板65通过与所述垫板66结合形成凹槽651,进一步将所述移动板64两侧延伸设置的凸块641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65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输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传输带51内的支撑架52、主动辊53、从动辊54和托板55,所述主动辊5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2一端,所述从动辊54通过轴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包括箱体、传动组件、安装架和第一传输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箱体一侧,所述安装架中间镂空,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镂空处,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输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方,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转动连接;/n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海绵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包括箱体、传动组件、安装架和第一传输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箱体一侧,所述安装架中间镂空,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镂空处,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输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方,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海绵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柄、螺杆、固定板、移动板、导板和垫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垫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两所述导板分设在所述垫板两侧,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两端,并与所述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覆膜机的海绵除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与所述垫板结合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远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鄂松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