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28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打磨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全自动打磨设备,其结构简单,便于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减小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包括升降台、工作台、螺纹杆、导向杆和驱动杆,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底端连接有底板,升降台上设置有四组支架,每两组支架上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升降台顶部设置有L型板,L型板上设置有气缸,气缸底端输出端设置有门型板,门型板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工作台处于升降台的右侧,工作台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腿,工作台底部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螺纹杆与两组第一轴承内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打磨设备
本技术涉及钢管打磨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全自动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全自动打磨设备是一种用于钢管使用过程中,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降低其内壁粗糙度,使其更好进行后续工作的辅助装置,其在钢管打磨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钢管内壁打磨设备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即手持抛光轮,并操作转动的抛光轮将钢管内壁打磨光滑,这种方式对使用者的体力有很大的考验,并且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急需一种全自动打磨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全自动打磨设备,其结构简单,便于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减小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包括升降台、工作台、螺纹杆、导向杆和驱动杆,所述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端连接有底板,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四组支架,所述每两组所述支架上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所述升降台顶部设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底端输出端设置有门型板,所述门型板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并且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工作台处于升降台的右侧,所述工作台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腿,所述工作台底部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螺纹杆与两组所述第一轴承内圈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导向杆穿过移动板并且导向杆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设置有过渡板,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过渡板顶端穿过通孔,所述过渡板顶端连接有基座,所述螺纹杆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所述驱动杆右端设置有驱动孔,所述圆盘前侧壁边缘区域设置有轴体,所述轴体前端穿过驱动孔,所述驱动杆左端与往复杆右端轴连接。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所述底板顶部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升降台连接。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所述导向杆为两组。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所述门型板顶侧壁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L型板。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所述驱动孔处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轴体与第二轴承内圈连接。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所述过渡板为两组。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所述驱动轴轴线处于两组所述支撑轴的中垂线所在竖直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两组连接板和第一轴承的配合下,第二电机通电后可使螺纹杆旋转,由于螺纹杆与移动板螺纹连接,且移动板在螺纹杆和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不能旋转,从而第二电机通电可使移动板、过渡板以及基座等同时发生左右向的移动,由于往复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驱动杆与往复杆轴连接,且驱动杆在轴体的配合下与圆盘边缘区域转动连接,从而第三电机通电后可使第四电机和抛光轮发生左右向的摆动,正常使用时,操作气缸使驱动轴处于最高处,然后将钢管(钢管长度小于抛光轮长度)放置在两组支撑轴上,操作气缸使驱动轴以及两组支撑轴将钢管夹紧,并操作液压缸将钢管调节至合适高度上,使抛光轮可以插入到钢管内部,然后操作第二电机使抛光轮等整体向左平移,使抛光轮穿过钢管,再次调节液压缸高度使抛光轮与钢管内壁接触,开启第一电机使驱动轴、钢管、两组支撑轴旋转,开启第三电机使抛光轮往复移动,开启第四电机使抛光轮旋转,旋转且往复移动的抛光轮将钢管内壁打磨光滑,打磨完毕后,关闭第一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操作第二电机使抛光轮脱离钢管,操作气缸使驱动轴脱离钢管,然后取下钢管,本装置可对复合条件的钢管内壁进行打磨,减小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螺纹杆、导向杆、连接板、第一轴承、移动板和过渡板的俯视图;图4是支撑轴、驱动轴和抛光轮的右视图;图5是抛光轮穿过钢管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升降台;2、工作台;3、螺纹杆;4、导向杆;5、驱动杆;6、液压缸;7、底板;8、支架;9、支撑轴;10、L型板;11、气缸;12、门型板;13、驱动轴;14、第一电机;15、连接板;16、第一轴承;17、移动板;18、过渡板;19、基座;20、第二电机;21、第三电机;22、圆盘;23、固定杆;24、往复杆;25、第四电机;26、抛光轮;27、轴体;28、伸缩杆;29、限位杆;30、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全自动打磨设备,包括升降台1、工作台2、螺纹杆3、导向杆4和驱动杆5,升降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液压缸6底端连接有底板7,升降台1上设置有四组支架8,每两组支架8上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9,升降台1顶部设置有L型板10,L型板10上设置有气缸11,气缸11底端输出端设置有门型板12,门型板12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13,并且驱动轴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4,工作台2处于升降台1的右侧,工作台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腿,工作台2底部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6,螺纹杆3与两组第一轴承16内圈连接,螺纹杆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7,导向杆4穿过移动板17并且导向杆4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板15连接,移动板17顶部设置有过渡板18,工作台2上设置有通孔,过渡板18顶端穿过通孔,过渡板18顶端连接有基座19,螺纹杆3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基座19上设置有第三电机21,第三电机21输出端设置有圆盘22,基座19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杆24,往复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5,第四电机25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26,驱动杆5右端设置有驱动孔,圆盘22前侧壁边缘区域设置有轴体27,轴体27前端穿过驱动孔,驱动杆5左端与往复杆24右端轴连接;在两组连接板15和第一轴承16的配合下,第二电机20通电后可使螺纹杆3旋转,由于螺纹杆3与移动板17螺纹连接,且移动板17在螺纹杆3和导向杆4的共同作用下不能旋转,从而第二电机20通电可使移动板17、过渡板18以及基座19等同时发生左右向的移动,由于往复杆24与固定杆23滑动连接,驱动杆5与往复杆24轴连接,且驱动杆5在轴体27的配合下与圆盘22边缘区域转动连接,从而第三电机21通电后可使第四电机25和抛光轮26发生左右向的摆动,正常使用时,操作气缸11使驱动轴13处于最高处,然后将钢管(钢管长度小于抛光轮26长度)放置在两组支撑轴9上,操作气缸11使驱动轴13以及两组支撑轴9将钢管夹紧,并操作液压缸6将钢管调节至合适高度上,使抛光轮26可以插入到钢管内部,然后操作第二电机20使抛光轮26等整体向左平移,使抛光轮26穿过钢管,再次调节液压缸6高度使抛光轮26与钢管内壁接触,开启第一电机14使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1)、工作台(2)、螺纹杆(3)、导向杆(4)和驱动杆(5),所述升降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底端连接有底板(7),所述升降台(1)上设置有四组支架(8),所述每两组所述支架(8)上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9),所述升降台(1)顶部设置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上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底端输出端设置有门型板(12),所述门型板(12)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13),所述并且驱动轴(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工作台(2)处于升降台(1)的右侧,所述工作台(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腿,所述工作台(2)底部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6),所述螺纹杆(3)与两组所述第一轴承(16)内圈连接,所述螺纹杆(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7),所述导向杆(4)穿过移动板(17)并且导向杆(4)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15)连接,所述移动板(17)顶部设置有过渡板(18),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过渡板(18)顶端穿过通孔,所述过渡板(18)顶端连接有基座(19),所述螺纹杆(3)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所述基座(19)上设置有第三电机(21),所述第三电机(21)输出端设置有圆盘(22),所述基座(19)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杆(24),所述往复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5),所述第四电机(25)输出端设置有抛光轮(26),所述驱动杆(5)右端设置有驱动孔,所述圆盘(22)前侧壁边缘区域设置有轴体(27),所述轴体(27)前端穿过驱动孔,所述驱动杆(5)左端与往复杆(24)右端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1)、工作台(2)、螺纹杆(3)、导向杆(4)和驱动杆(5),所述升降台(1)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底端连接有底板(7),所述升降台(1)上设置有四组支架(8),所述每两组所述支架(8)上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9),所述升降台(1)顶部设置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上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底端输出端设置有门型板(12),所述门型板(12)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13),所述并且驱动轴(13)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工作台(2)处于升降台(1)的右侧,所述工作台(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支腿,所述工作台(2)底部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6),所述螺纹杆(3)与两组所述第一轴承(16)内圈连接,所述螺纹杆(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7),所述导向杆(4)穿过移动板(17)并且导向杆(4)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15)连接,所述移动板(17)顶部设置有过渡板(18),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过渡板(18)顶端穿过通孔,所述过渡板(18)顶端连接有基座(19),所述螺纹杆(3)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所述基座(19)上设置有第三电机(21),所述第三电机(21)输出端设置有圆盘(22),所述基座(19)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宗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